這些癥狀“超時”沒好轉,可能是疾病信號
更新于:2025-03-26 07:27:19

本文轉自:拂曉報

有些癥狀在不少人看來都是小病,以為吃點藥、多睡覺就能好,無需太過重視。殊不知,小拖病,大拖命!有些癥狀超過“期限”沒有好轉,其實是身體發出的疾病信號!

1、便秘:超過三天需防腸梗阻

對於以往無便秘史,但近期便秘癥狀持續超過三天的個體,應高度關注並建議進行CT檢查,明確是否存在腸梗阻及其潛在病因。腸梗阻初期可能因腹痛不明顯,其癥狀易與便秘混淆,部分患者甚至僅表現為噁心、嘔吐等上消化道癥狀,從而延誤了正確診斷與治療,增加了併發症的風險。

2、體重:半年內顯著下降需警惕

步入60歲後,因肌肉量自然減少,每年體重或會輕微下降約0.5%。

但若在六個月內,體重下降了超過5%,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來評估體重下降的原因。

3、咳嗽咳痰:超過兩周應排查結核咳嗽

咳痰癥狀若持續兩周以上,建議進行結核病相關檢查。之所以設定“咳嗽兩周”為觀察節點,是因為多數急性呼吸道感染導致的咳嗽通常在一周內緩解。

若咳嗽持續,可能指向慢性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結核等嚴重疾病。

4、慢性疲勞:超過半年需關注

長期感到身體疲憊,且休息后無法緩解,特別是當這種疲勞狀態持續或反覆發作超過六個月,並伴隨低熱、頭痛、肌痛、神經心理癥狀及睡眠障礙時,應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征的可能性。

5、口腔潰瘍:超過兩周不愈需檢查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口腔潰瘍是常見的事。但是,口腔潰瘍超過兩周不愈,就要警惕是不是癌症信號。

6、慢性腹瀉:超過六周需排查炎症性腸病

生活中,很多人認為拉肚子不是什麼病。如果連續6周以上有慢性腹瀉,就要引起重視了。炎症性腸病的腹瀉可沒有那麼簡單,主要有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兩個類型。這類疾病需專業診斷與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據《生命時報》

土星環 又玩失蹤
土星環 又玩失蹤
2025-03-26 05:16:30
航拍太湖春日好風光
航拍太湖春日好風光
2025-03-26 05: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