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順其自然是誤區
更新于:2025-03-26 07:21:14

本文轉自:新聞晨報

更年期順其自然是誤區

會引起骨質疏鬆、心血管等問題,請你做個會“打算”的女神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任醫師鄒世恩教授

潮熱、出汗、煩躁、焦慮、失眠……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關懷日。隨著人類預期壽命逐年延長,許多女性人生的最後30年甚至40年都將在絕經後度過,更年期開始越來越被人們認識和注意。“‘潮起潮落「經」歷更美好’藝術展”上,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主任醫師鄒世恩指出,大眾對於更年期還處於傳統的觀點,認為順其自然就行,“實際上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絕經的本質是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缺乏不僅會引起上述的更年期癥狀,還會引起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泌尿生殖道問題。”女性卵巢功能一般在40歲以後就會開始加速衰退,建議40歲以後做個會“打算”的女神,説明自己優雅度過更年期。

●十個女性七八個會有癥狀,心腦血管和骨骼將發生巨大變化

更年期到底多久“更完”?更年期為婦女卵巢功能逐漸消退至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一般發生於45~55歲。一般持續4~5年比較常見,但是也有持續長達十年多的病例。

張女士今年61歲,從49歲絕經後就有潮熱、多汗症癥狀。她一直認為是自然現象,過幾年應該就會好了,就這樣熬了12年。沒想到的是,癥狀非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嚴重:經常出現陣發性潮熱、出汗,發作時臉上像針扎一樣,每天發作十多次。一系列檢查發現,張女士患有絕經綜合征,也就是更年期綜合征。

“面對更年期的各種癥狀,我們不是過度治療,而是過度不治療。”鄒世恩幾乎每天都會在門診中面對痛不欲生的更年期女性,“十個女性裡面至少有七八個有癥狀,只是每個人的癥狀輕重不同。如果我們在更年期這個階段幫她們管理好,未來很多中老年女性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也會顯著下降。”

更年期雖然是一個自然現象,但是絕大多數女性會出現潮熱、汗出、煩躁、疲乏等不適癥狀,影響工作生活狀態、影響健康,這就是病態了,“有專門的疾病名稱,叫絕經綜合征,老百姓俗稱更年期綜合征。”鄒世恩指出,“這些癥狀的出現,其實是告訴我們,女性激素水準下降(或劇烈波動)了,身體馬上要出現大的變化了:心血管、骨骼以及全身其他器官開始走向衰老。”

雌激素的缺乏是更年期癥狀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對骨骼、血管內皮和代謝都有保護作用。當雌激素缺乏后,心血管問題會逐漸增加。

因此,個體化的激素補充治療是一項必要的醫療措施。如果更年期癥狀嚴重,不要在家裡熬著、忍著,建議及時去更年期門診就診。

更年期保健是一項長期性、整體性的健康管理。出現月經變化的更年期女性應該提高警惕,但不要驚慌,也不要盲目悲傷。提前瞭解一些相關的知識,做好相應的思想準備,查閱絕經健康管理方面的文章/科普視頻早做打算,説明自己優雅度過更年期。

●節食減肥、壓力大增?健康晴雨錶背後追溯原因更重要

節食減肥,怎麼把“大姨媽”減沒了?學習壓力大,孩子的例假紊亂?在門診中,卵巢功能過早減退,或者因為學習生活壓力導致閉經的人越來越多,甚至出現35歲的年齡,50歲的卵巢!

“很多人覺得,只要不生孩子月經不來也沒關係,這也是很大的誤區。月經是女性生理週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關係到生育能力,更是女性整體健康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鄒世恩指出,月經是健康晴雨錶,醫生會去追溯是子宮還是卵巢或是代謝出現問題。

減肥,對於很多女孩子來說是一輩子的“事業”。但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現“跌重式閉經”。“大家都知道雌激素,孕激素很重要,它們的原料是膽固醇,所以你要保證一定的脂肪率或者血脂代謝正常,才能保證內分泌的正常。如果過度減肥,就可能造成閉經,我們這叫中樞性閉經。因為大腦給你身體一個信號:再這麼減下去或者快速減重,你身體可能吃不消。所以減肥適中最好。”鄒世恩提醒減肥要科學,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的進行,一旦減肥方法不得當,會引起一系列的身體變化,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女性可以通過觀察月經周期變化(每次月經間隔時間明顯延長或縮短)、經期是否顯著減短、經量是否減少來簡單自測卵巢功能。當出現月經紊亂時,應前往醫院就診檢查,如有需要,提早干預。

醫學專家們希望,通過與藝術家的共創,以藝術展覽的形式,引起公眾關注,呼籲社會重視並尊重每位女性的生理體驗與需求,讓更多女性得到應有的關懷與支援。文/晨報記者 陳里予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