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閩北日報
日常生活中,我們能聽到各類“如果這麼做”“如果不這麼做”就會傷害身體健康的說法。這些說法是真是假?
1.“不吃水果會導致缺乏營養”
從營養的角度來講,蔬菜完全可以替代水果。從維生素C的含量來看,甜椒、小白菜、西蘭花等蔬菜完全可以媲美水果。膳食纖維則更不用說,大多數蔬菜都富含膳食纖維。從礦物質來講,毛豆、竹筍等富含鉀,金針菜、莧菜等富含鈣,菠菜、芹菜等富含鎂,這些蔬菜也完全不遜色於水果。
2.“水果味道越酸維生素C含量越高”
吃水果嘗到的酸,其實是有機酸,比如檸檬主要就含有檸檬酸,有機酸還包括蘋果酸、水楊酸、枸櫞酸等。水果中有機酸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並沒有必然的關係,比如很酸的檸檬,實際上維生素C含量並不高,而大棗、獼猴桃等維生素含量則很高。
3.“蝦髮黑就是有毒”
蝦體發黑並不意味著“有毒”,這通常是由於自然氧化或存放時間過長引起的。蝦在死亡后,其體內的酶會分解黑色素細胞,導致蝦殼或蝦頭部出現發黑現象。蝦如果存放時間過長或儲存條件不當,可能會腐敗變質。變質的蝦除了發黑外,還會伴隨異味、質地變軟等癥狀,這樣的蝦就不適合食用。
4.“蕎麥面不利於控血糖”
有傳言說,蕎麥面的升糖指數比蘋果、梨、香蕉、紅薯等的GI(血糖生成指數)都高,而且還是高碳水食物,不利於控制血糖。
其實,蕎麥面適合需要控血糖的人群食用。蕎麥面是將蕎麥種子去殼研磨而成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營養,飽腹感強,有助於控制食慾。蕎麥面的GI值為59,屬於中等GI的食物,這數值雖然比蘋果、梨、桃子、香蕉等水果高,但相比於白米、白饅頭這類高GI的主食,蕎麥面對血糖較高的人群還是比較友好的。另外,蕎麥面還含有較高的抗性澱粉,有助於改善餐后血糖值,降低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來源:中國新聞網、人民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