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面試被問「你在未來 5 年的職業目標是什麼」,但前端都快死了,我該如何回答職業規劃的問題?
更新于:2025-03-26 01:45:07

這問題讓我想起前陣子一個事,一個以前的同事來找我,他要創業了,找我是因為『需要一個前端』,而他認識的人中我是『前端做得最好的』,可是,這位同事離職已經是五年前了,也就是他對於我的印象,還是五年前的我。

在這五年中,我也並沒有跳槽,只是因為工作需要,先是轉到了視頻方向,然後轉到AI方向,我的角色也從碼農變成一個技術官僚,雖然我當年的前端技藝給我的朋友留下設深刻映像,但那畢竟是五年前了,現在的我,和前端幾乎沒啥關係了。

五年了!

五年可以發生很多事情,足夠讓一個人改變很多。

我說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說明的是,規劃5年之後的職業目標,是不大可能準確的。

你現在做的是前端,明年可能就會去做另一個方向;你現在只是一個程式師,過幾年你可能是完全另外一個責任。

如果從業超過5年的朋友,你們可以回顧一下你們功率履歷,你現在做的是5年前一樣的工作嗎?肯定不是吧。

同樣的道理,可以肯定,5年之後,你也不會現在的崗位上

所以,如果你現在做的是前端,你可以預期5年之後你大概率不是繼續做現在的前端工作,那麼前端這個行業是死是活和你關係不是很大。

現在AI輔助程式設計衝擊最大的就是前端方向,與其不切實際幻想前端5年後如何如何,不如抓住當下,適應AI發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結合AI和前端的能力。

如果面試的時候被問到『你在未來5年的職業目標是什麼』,你可以這麼回答——

這世界發展很快,5年之後行業發展到什麼程度很難預測,而我個人肯定是要適應行業發展,我相信,無論行業如何發展,只要不斷學習,增強自身的適應能力,總能有一席之地。相對於5年的規劃,我更看重1年內的規劃,在1一年內,我希望增強前端技能,適應AI發展的需要,利用AI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這就是我的職業目標。

嗨,說到底,這種『職業目標』的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只要是表達正能量、表達自己有腦子思考未來、表達自己能夠與時俱進,都是好答案。

你最後能拿到Offer,也不會是因為你說了一個漂亮的5年職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