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麼干: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的機動車車牌已發展到六代半,這個半代其實就是指目前流行的新能源車牌,實際上這個綠色漸變車牌的方案從一推出就飽受爭議,其實用「爭議」這個詞我都言過其實了,畢竟爭議得是「針尖對麥芒」,一方說好看一方說醜才能稱之為爭議,就好比梅西C羅誰是歷史最佳的爭議叫爭議,梅西和Nobody之間更沒有爭議。
總不會有人覺得現行的新能源車牌——「 特漂亮 」吧?
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車是近十年才真正大規模普及的,雖然是新勢力中最年輕的品牌,但是在工作中小米汽車的用戶不斷向企業反映這個問題,雷軍代表非常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也符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1]的工作方法。
正因為發展了十年,才正是需要進入下一個階段的關鍵時間節點,而且往往在工作中,誰發現問題誰解決問題 ,相信雷軍代表不僅僅是有想法,甚至已經有了對應的準備和方案。
更重要的是,當年做市場調研時是由比亞迪集團提交了三個設計圖而最終選擇了現在的方案,從比亞迪到小米,可能也象徵著一種話語權的更迭。
我國的車牌上面的內容由漢字、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還包括一些必要的防偽技術,尤其是新能源車牌還包括特殊的符號以區分老舊燃油車。在進行字體設計時需要考慮對齊和對字體的優化,要讓字體在視覺上更和諧,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也更易於區分,合適的留白也能讓不同的字母和數字組合可以應對複雜的變化。
我在設計的過程中就發現,以前的車牌漢字部分已經經過特殊的處理,是等線體/黑體的變體(即西文字體中的非襯線字體)再經過特殊的處理,以防止偽造區分真偽,而中文字體的字重目前還有優化的空間,尤其是以“冀、贛、藏”等多比劃“浙、湘”等左右結構的,還有明顯的優化空間。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現在使用的機動車號牌的數位部分反而不是與非襯線體配套的阿拉伯數位,這就很尷尬,之所以很多網友會表達XX國家、地區的車牌看起來更好看,並非是單純的崇洋媚外,而僅僅是最樸素的追求,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是需要發行、管理部門重視的問題。
其實國內部隊車、使館車的車牌設計一直都有獨特的氣質,正是因為黑白本就屬於基色,同時也是反差、對比度差異最大的顏色,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黑白車牌是主流樣式。考慮到正處於產品換代的關鍵時期,新能源車與燃油車採用相同的規格尺寸,以平面設計區隔彼此,所以我設計的舊能源車牌的顏色和方向與部隊車輛做了區分。
而且完全不用擔心所謂成本的問題,舊能源汽車現在依然是市場上保有量最大的群體,何況重新上牌哪有不花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