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食博主大祥哥自曝投資被騙千萬?
更新于:2025-03-26 00:24:24

迎合貪婪,販賣焦慮,速成承諾。

——這是“割韭菜”的三個最有效的途徑。

不是說只有普通老百姓才能當韭菜,富豪也可以是,尤其是突然暴富的人群。

對於大富之人來說,錢這個東西,正常花,可能是花不完的。

但是——

投資可以投完……而且,很快。

2022年,經緯投資的張穎說——

過去,富二代最惡劣的表現,無非就是花天酒地、吃喝嫖賭。

但是現在不是了,現在的富二代,最快的敗家方式是眼高手低,牛氣哄哄、信心滿滿地去做大額的投資,那真是家裡有多少錢都能敗光啊。

可見——

有時候,窮人花一輩子時間也富不起來,但很多富豪(或富二代)淪落為普通人,甚至窮人,常常用不了幾年的時間。

你看,大祥哥五年的心血,敗光,也就是一次投資而已。

⭕️不論你的財富有多少,守得住才是最重要的啊。

吳軍先生曾經總結了“富不起來”的六個根本問題,其中一個就是亂投資。

對於普通百姓的我們,很有借鑒意義。

這六個根本問題如下:

⭕️一、有一點錢就想著投資,尤其是投資自己不太懂的行業。

這種現象,在一些中產身上最有體現。

當一個人的積蓄不到年收入的四五倍時,投資好一點,差一點,對生活沒有太大影響。

但有些人對投資的興趣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什麼投資產品都感興趣,不僅玩股票、理財,還會想著買第二套房產。

這麼做不僅會佔用他們原本不算多的資金,而且往往極大地消耗人的精力和時間,最後或許會在疲於奔命的過程中,逐漸失去自己的事業發展目標。

換句話說,一個人看多了各種投資,覺得什麼投資都不錯,都該瞭解一點,最後卻唯獨沒有時間思考自己的事業到底該如何發展。

這樣的狀態,遇到一些風浪後,可能就會陷入生活上的窘迫。

⭕️二、太隨意的創業,特別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世界上很多領域的創業都比想像得難。

你可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餐館倒閉或者換老闆的速度特別快。

這是因為有些人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覺得開餐館門檻低,不就是做菜么。

但事實上,這也是一個特別卷的行業,一位粵菜館的老闆說,他們光調料就有幾百種,有些還是新鮮的,要經常進貨。

一個人如果不熟悉這個領域,貿然闖進來,大概率是以虧損收場,既浪費時間又消耗錢。

就像今天人工智慧比較熱,很多人一行人工智慧的代碼都沒寫過,也要跑來創業,這和只吃了幾頓粵菜就要開粵菜館的人沒什麼區別。

⭕️三、熱衷於無效的社交。

我身邊就有熱衷於打高爾夫的人,就是為了結識更多的“高端人士”。

——勞己傷財,就只剩個傻樂。

住奢華酒店的老闆曾經和吳軍先生說:“商學院圈子裡,大家都住這個級別的酒店啊”。

吳軍先生的回答是:

“住喬治五世酒店不眨眼的人,和你們這些其實很心疼的人 ,並不屬於同一個圈子,你們勉強擠進這樣的圈子,對你們真沒什麼用。”

這就像很多人頻繁地出入各種社交場所,把時間過多地用在社交上,反而沒空磨練自己賺錢的技能,實在是本末倒置。

⭕️四、很多人在還沒有完全成為富人時,就拿出很多錢補貼原生家庭和朋友。

吳軍先生舉了一個坐飛機的例子——

起飛前都會介紹安全事項。

全世界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會這樣和你講,在需要使用氧氣面罩時,先把自己的面罩帶好,再去説明其他的人。

所以,吳軍先生認為在脫貧問題上,也是如此,先把自己的問題解決好,不要成為社會的負擔,然後再考慮去説明其他人。

今天很多人很看重孝順、友情、面子,在自己的事業還沒有完全站住腳、錢還沒有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時,就開始大量補貼給家人或者朋友,這固然是一種人生選擇。

但是——每一分錢來之不易,特別是對於過去貧困的人來講。

如果你挪用了有限的財富,就意味著可以用來滾雪球的資金迅速減少,本來有可能的指數增長就變成了線性增長,甚至不增長,這是賺錢的大忌。

不僅在錢財上如此,在事業發展上也是如此。

所以吳軍先生的建議是——

在你打算幫助別人之前,也要考慮自身的情況是否允許。

比如,很多NBA籃球運動員退役後會迅速返貧,很多巴西足球運動員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除了不善理財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花了大量的錢財和時間,去照顧家鄉無數的親戚。

這種做法未嘗不可,但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退役之後,其實處於事業轉型期,尚不穩定。

他們至少要在新的行業站穩腳後,再考慮其他問題啊。

吳軍先生特彆強調的一點是:

如果一個人來自於非常貧窮的原生家庭,或者幼年周圍的朋友社會層級都比較低,需要謹慎處理和周圍人之間的關係。

因為一個人的想法是受到周圍人的影響的,周圍的人層級太低,容易讓人無法超脫出原有的環境。

就像有些窮人面臨的一個困境是,他們很難突破原有的圈層和環境,即便是他們比父輩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依然會不斷地被周圍的環境影響,最後仍然回歸到了原有的生活環境和思維模式中去。

⭕️五、消費主義思想,特別是超前消費,是成為有錢人的大敵。

在這一點上,吳軍先生舉的是美國年輕人的例子。

在美國,無論是年收入5萬美元以下的窮人,10萬美元左右的中產,還是20萬美元左右的年輕精英,大多數都是月光族。

掙5萬有5萬的花法,而掙20萬,錢還是攢不下來,如果細看一下他們的財務情況,會發現是很不健康的。

在美國,年收入20萬的人,只有少數10年後變成了有錢人,大部分人除了攢下來點養老金,基本上沒有額外的財富。

在中國,是不是就好一點呢?

吳軍先生說,他中國的一些年輕人身上,也看到了這樣的現象。

他認識的幾個國內年收入百萬的小老闆,上商學院,到法國遊學,要住五星级的莫里斯酒店和乔治五世酒店,一晚上接近兩萬人民幣。

一周的遊學,連同機票能花掉20多萬人民幣。

他們說,我們一年掙一百多萬,這點錢還是花得起的。

但是在吳軍先生看來,20多萬人民幣,足足可以在巴黎任何一所大學學習一年。

在這樣的消費觀念和方式的影響下,估計他們的財富也很快會遇到天花板。

⭕️六、過多地投入低價值甚至無價值的學習。

一類是過多地考取無意義的證和低含金量的學位。

實際上,除了律師資格證書或者醫生行醫的有關證書,很多證書都沒有太大用處。

有些人覺得,我多了一個某公司認證的證書可能會更好找工作。

但是,如果證書考取非常容易,含金量不高,可能對用人單位來說並沒有說服力啊。

還有些人覺得工作不好找,有一個研究生的學歷是不是好一點。

那要看是哪個學校,哪個專業的研究生了,而且更重要的還在於,你是不是真的學到了東西,最終能夠把它應用到工作上。

另一類是所謂豐富生活的興趣愛好。

如果我們把賺錢設為前提條件的話,有些人花過多的時間在做咖啡、烘焙或者插花上是價值不高的。

對於那些並不打算把當咖啡店老闆、蛋糕店老闆或者插花師作為職業目標的人來說,把大量有限的個人時間都花在這些上面,是對賺錢不利的。

吳軍先生進一步解釋說,這倒不是說讓人放棄興趣愛好,看書、旅行、聽聽音樂都很好,能夠給我們提供情緒價值,只是說在富裕起來之前,做多了這些支線任務,對賺錢這個主線任務來說,是沒有太多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