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那些職場牛人,我發現讓人變厲害的三種模式
更新于:2025-03-25 22:35:31

縱觀那些“高大上”的職場牛人,他們身上的光環並非與生俱來,他們的境遇不一定比別人好。他們之所以變得厲害,是因為這類人的職場行為通常呈現以下模式。

1

“靜音”模式:崗位深耕

蘇靜是一名普通機修工,入職後他便偷偷鑽研設備的工作原理。 車間自動化設備涉及程式設計控制,蘇靜便扎進程式設計代碼中,瞭解程式設計的邏輯原理,自學程式設計,並對設備不足之處進行升級。

有一台熱交換器的加熱系統沒有充分利用熱能,能耗高,於是蘇靜便根據所學進行改造,將排出的熱風迴圈利用,減少了能耗。車間一台進口變送器燒掉了一個部件,購買了原裝部件裝上去后,所有數據都被打亂了。

於是蘇靜就拆開自己修,進口的也一樣是電路板。拆開之後,經過仔細排查,最後發現變送器故障是由電源模組導致的。蘇靜在買到電源範本元件後,又拆了電腦主機板上的幾個電容、二極體,與模組一起焊上去,裝好后設備成功運行。蘇靜一直默默無聞從不張揚,領導都不知道他怎麼會有一身的本事。

蘇靜以“靜音”模式崗位深耕,鑽研機修業務,攻取程式設計,不知道克服了多少艱難,最終使自己做機修遊刃有餘。

職場眾人想要讓自己出類拔萃,就必須把自己調成“靜音”模式,付出數倍於常人的精力深耕,哪怕惡棘叢生,不達目的絕不甘休。一句話,崗位深耕越賣力,得到的舞臺就越大。

2

“潛伏”模式:默默蓄勢

李建軍在一家電子公司做測試員,嶄露頭角后接連升職,從普通工人干到廠長。 此時,老闆想讓公司上台階,從南方請來一個管理團隊,把工廠接管了,從生產副總到班組長,老員工一個不留。

李建軍也未倖免,被調到物流部的裝卸工崗位。

新的團隊管理是外企那一套,他們一接手便水土不服,麻煩接踵而至,工人不接受那種六親不認的嚴苛管理,技術也沒做好銜接,員工罷工,產品無法按期交貨……老闆終於意識到當初的決策失誤,於是,不惜代價辭掉了整個管理團隊。

此時能擔當重任的非李建軍莫屬。李建軍被無情打壓,他都沒離開公司。他的忠誠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於是,老闆便請他重出江湖做副總,薪水翻了兩番。

很多人都對李建軍敬佩不已,稱他是超級“魔力彈”,在被壓到最低時,奮力彈出,躍上新的高度。

對於職場中人來說,磨難是一種潛在的機遇,你潛伏下來蓄勢待發,說不準哪一天就會凸顯你的重要性。做職場的“魔力彈”需要真才實學,同時需要寵辱不驚的良好心態。這樣,即使沉到最低,你也有力量再彈起來。

3

“飛行”模式:專注當下

楊慶和桂江濤承擔一款社交軟體的開發任務。 在軟體即將轉入測試階段時,楊慶聽說公司對這個項目的市場前景並不看好,便申請退出了。 桂江濤一點沒受影響,而是全身心高度專注投入軟體最後的測試工作。

一個半月後,軟體通過測試開始上線,果然如楊慶所料,這款社交軟體沒有打開局面,公司高管也集體陷入沉默。此時,楊慶為自己的放棄而感到幸運,同時他也多次勸說桂江濤趕快放手,以減少後期的損失。面對種種壓力,桂江濤不為所惑,依舊專注工作。

為了推廣這款軟體,桂江濤想出許多方法,調動自身所有資源,變不可能為可能。幾個星期之後,漸漸地,接受這款軟體的網友突破百萬,桂江濤“一戰成名”。

同是公司的卓越人才,楊慶和桂江濤的工作成果卻迥然不同,原因就在於桂江濤時刻保持專注力,不為環境所干擾。楊慶卻因放棄與成功失之交臂。

開啟職場“飛行”模式,遠離不必要的社交,拒絕任何誘惑,全力以赴專注於既定目標,就沒有幹不好的工作,這是一條決勝職場的鐵律。

親愛的朋友,要在自己身上複製以上某一案例是困難的,但如果你能根據具體職場環境,把自己調適成以上任何一種模式,你都會成為職場達人。

THE END

本文作者:張桂玲

聲明: 本文由“管理會計知識匯”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僅供學習參考,不得用於任何商業用途!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在後台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作者: 溫兆文《這就是財務管理》

作者將自身多年的財務管理實戰經驗進行提煉,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對這些重點問題進行解答,幫助讀者釐清財務邏輯,為讀者揭示財務問題的真相。
貧窮的本質
貧窮的本質
2025-03-26 01:54:42
IT行業,要被捲沒了
IT行業,要被捲沒了
2025-03-26 03:56:00
高效做事的方法
高效做事的方法
2025-03-26 06:3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