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反饋,流量紅利消失,獲客成本飆升。越是如此,越需要"精細化"的思維。今天就來聊聊,如何用運營高手都在用的"指標拆解、精細運營和數據分析"這三板斧,幫你快速找到增長突破口。
(1)明確目的和核心指標
在互聯網運營領域,精細化思考是區分普通從業者與高手的關鍵能力。精細化運營的第一步是明確目的和核心指標。在面對具體問題時,必須先明確解決問題的目的,圍繞目的找出核心指標進行監測。
互聯網環境的一大特點是所有用戶行為都可被監測,依據這些數據能讓工作變得更加精細。優秀的運營會將工作分成三個層次:目的、相關指標和手段。
任何時候,拿到一個問題時首先要明確目的是什麼,找出核心指標。例如電商店鋪的核心指標是銷售額。
日常運營中常見的指標還包括社群成員數量、網站內容數量、註冊用戶數量等。數據驅動增長的基礎就是明確這些核心指標,為後續分析奠定基礎。
(2)拆解指標成分支指標
第二步是將核心指標拆解成多個分支指標,最終呈現出公式的形式。核心指標通常由多個不同的分支指標構成。指標拆解是精細化運營的核心技能,能幫助運營人員更深入理解問題本質。
以銷售額公式為例,可以通過不同方式拆解:
通過這些不同的指標拆解方式,可以有針對性地思考是提升流量、優化轉化率還是提高客單價;
是促進老用戶復購還是獲取新使用者;是重點推廣某款高利潤商品還是全面提升所有商品銷售。不同的拆解角度會引導出不同的解決思路。
(3)通過數據比對找發力點
第三步是通過數據分析方法對各分支指標進行比對和評估,找出哪些指標有提升空間,哪些是短板。這種數據比對是數據驅動決策的核心。
例如,某平臺有 10 萬註冊使用者,但老用戶復購佔總銷售額比例只有 10%。這一數據表明在老用戶復購環節存在巨大提升空間。
通過這種數據比對,可以找出哪些指標還有提升潛力,哪些已經達到較高水準,從而確定運營發力點和驅動力。
完成前三步後,才考慮具體運營手段,如舉辦活動、調整商品展示方式、優化產品包裝和文案等。這種精細化運營思維能讓工作更有針對性和效果。
(1)淘寶店鋪銷售額提升
某電商店鋪的老闆要求在一個月內將銷售額提升 3 倍,預算僅有幾萬元。一位剛入職不到一個月的員工面對這個任務毫無頭緒,不知如何實現銷售額提升目標。
面對這個問題,可以應用精細化運營思維進行分析。首先需要思考圍繞銷售額這個核心指標,相關的分支指標有哪些?具體來說:
如果對這些問題思考不清楚,就很難確定如何執行銷售額提升的任務。通過這種指標拆解和精細化思考,能找出影響銷售額的關鍵因素,再根據數據分析模型確定最有效的提升方向。
比如,若發現店鋪流量充足但轉化率低,就應專注於優化產品詳情頁或簡化購買流程;
若老用戶復購率低,則需改進用戶體驗或設計忠誠度計劃。這種精細化運營思維遠比簡單地”多投放廣告”更有效。
(2)微信公眾號漲粉困境
很多運營者在做公眾號漲粉時遇到困難,往往簡單地通過花錢投廣告來解決,但效果並不理想。應用精細化思維,公眾號漲粉問題可以拆解為多個環節:
通過這種精細化拆解,可以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比如,若發現已有足夠曝光但轉化率低,問題可能在於內容品質或吸引力;
若文章打開率高但很少有人轉發,可能是內容不夠有價值或缺乏社交屬性。
每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公眾號漲粉效果。如果無法界定問題出在哪個環節,隨便投放廣告可能只是在浪費時間和資源。用戶運營的關鍵在於找到真正的瓶頸點,而不是盲目增加行銷投入。
粗放型運營思維是很多運營新手常見的誤區。當面臨”提升銷售額”這樣的目標時,粗放思維往往得出”多投廣告”的簡單結論。這種思維方式存在明顯局限性:
首先,無法評估效果。投放廣告後,很難判斷廣告效果好壞,無法評估投入產出比。
其次,無法定位問題環節。當銷售沒有提升時,無法確定是廣告投放策略問題,還是產品本身存在缺陷,或是用戶體驗出了問題。
再者,資源浪費嚴重。盲目投入導致資源分散,效率低下。
例如,很多人提到要提升銷售額,就一拍腦袋決定多投廣告。這種粗放思路雖然可能對銷售額有所説明,但無法評估廣告效果,無法確定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也難以判斷投放是否精準。
粗放思維在流量優化方面尤其容易走入誤區。面對流量下滑,第一反應就是增加廣告投放,而忽視內容品質、用戶體驗或產品本身的問題。
(1)問題精準定位
精細化思維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精準定位問題。通過將核心指標拆解為多個分支指標,然後通過數據分析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
精細化思維通過一系列梳理和問題拆解,最終能精準知道應該在哪個環節解決什麼問題。
例如,對於電商平台的轉化率問題,精細思維會進一步拆解為:首頁跳出率、詳情頁停留時間、加購率、下單率、支付完成率等指標。通過對比這些數據,可以準確找出轉化漏鬥中的薄弱環節。
這種精準定位能力使精細化運營能做到”四兩撥千斤”,以最小投入獲得最大回報,這也是增長駭客常用的核心方法論。
(2)工作更加可控
當採用精細化思考看待工作後,很多工作會變得更加可控。精細化思維使運營工作變得可測量、可評估、可優化。
通過持續監測各項指標變化,運營人員可以及時調整策略,避免資源浪費。
同時,數據驅動的方法也使團隊協作更加高效,因為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負責的指標目標,以及這些指標如何影響整體運營目標。
很多運營工作做得不好,可能是因為問題沒有找對。例如,做微信公眾號時覺得漲粉很慢,就到處花錢投廣告,但效果不佳。
真正的原因可能不是缺乏曝光,而是其他環節出了問題。精細化思維能説明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
在實際運營工作中,應避免盲目採取手段。優秀的運營人員會不斷將工作分成目的、相關指標和具體手段三個層次來看待,在目的不明確或相關指標界定不夠精細,沒有找到發力點和驅動力時,不會貿然採用不明確的手段。
很多運營者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是”做什麼”而不是”為什麼做”。
例如,發現用戶活躍度下降時,直接上線積分活動,而沒有思考活躍度下降的真正原因。
正確做法是先明確目的,找出核心指標,通過指標拆解和數據分析找到問題所在,最後才考慮具體解決手段。
在精細化運營實踐中,每項運營活動都應有明確目標指標和評估標準。
例如,不僅要知道活動要提升銷售額,還要明確是通過提高轉化率還是增加客單價實現,以及活動結束後如何評估效果。
這種數據驅動決策的思維方式是現代互聯網運營的基礎。
找准發力點和驅動力是精細化運營的核心。通過數據分析找出指標體系中的短板和潛力點,集中資源進行突破,實現運營成長。
例如,通過分析使用者行為數據,發現使用者在某個環節的流失率特別高,這個環節就是優化的發力點。
或者通過 A/B 測試發現某種行銷方式效果超預期,這種方式就是可以放大的驅動力。
在指標拆解基礎上,可以建立數據分析模型,找出影響增長的關鍵變數和槓桿點。
對於內容平台來說,可能發現”優質創作者數量”是影響平臺內容品質和使用者留存的關鍵驅動因素,那麼吸引和培養優質創作者就成為運營重點。
總之,當無法界定問題出在哪個環節時,隨便採取手段很可能是在浪費時間和資源。只有通過精細化運營思維,找准問題所在,才能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實現真正的用戶增長。
掌握了”指標拆解、精細運營和數據分析”這套方法,就能像運營高手一樣,精準找到問題所在,並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可以少走彎路,節省時間和精力,快速實現業績增長。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一套通用的運營思維,應對各種挑戰。
增長黑哥劃重點——
知識點1 明確核心指標:面對運營問題,首先要確定衡量目標的核心指標。
知識點2 拆解核心指標:將核心指標分解為多個可操作、可評估的分支指標。
知識點3 對比分析指標:通過數據對比,找出最有提升潛力的分支指標。
作者:小黑哥 公眾號:增長駭客之道
本文由 @小黑哥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