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就看「三鉅子」打架了
更新于:2025-03-26 03:32:56

2025年,AI領域的競爭格局愈發清晰,一場巨頭之間的巔峰對決正在上演。騰訊的元寶、阿裡的誇克和位元組的豆包,這“三鉅子”憑藉各自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資源投入,成為AI賽道上的焦點。它們在大模型的內功比拼中,不斷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和功能,試圖在AI的浪潮中佔據制高點。

對於2025年的AI領域來說,競爭激烈程度有點類似移動互聯網的2012年——稷下爭鋒。

只不過不會有騰訊、百度和阿裡兵分三路,各佔據社交、搜索和電商三條主路,碾壓行業中一些中小巨頭,直至獲得勝利的劇情。

而是都彙集到AI這一條共同賽道,三個月一週期、上千億資金的投入,以大模型為內功,騰訊元寶、阿裡誇克、位元組豆包為掌法,比拼最終的實力。

回顧看,2024年還有接近20個AI 助手大混戰,用金庸小說來比喻,現在看來不過是“鐵掌水上漂”之流,2025年就剩3個真正的超一流高手了,論實力、論資源和反覆運算速度,都不是其他家可比。

終極大戰是這樣,楊過無意中捲入華山比武,洪七公和歐陽鋒大戰300回合,最終直接對掌決勝負,靠的是綿綿內力,誰先撤掌就會被反噬而死。

騰訊元寶、阿裡誇克、位元組豆包這三鉅子現階段一樣也是如此,到了比拼背後集團實力的關鍵時刻。巨頭在同一賽道貼身肉搏,還不像移動互聯網時代有後路可退。

AI是每家必贏的一場競賽,“大模型就像核武器,大公司無論如何都得有。因為如果模型能力出現重大突破而你沒有跟上,那你的使用者還會被搶走。”傅盛這一番話,道出了大廠AI競爭的本質。

為了不被使用者搶走,承接各大廠意志的元寶、誇克和豆包,激烈交鋒的這場大戰,註定十分精彩。

01

探索期形成三鉅子格局豆包最早出現時,以沒有和文心一言,通義千問一樣的四字名字而標新立異。

此後在多功能上,開始一騎絕塵,智慧體、圖片識別、語音交流,都是豆包先做或者最早成功應用。

豆包將各種AI能力融合進了AI助手中,也導致豆包App首頁的智慧體過多,很多人吐槽還沒有清退按鈕,經常找不到搜索框在哪。

鮮為人知的是,豆包的電腦端和APP產品邏輯像是兩個產品,豆包PC端其實很清爽,是AI搜索為主的產品,沒有那麼多智慧體佔據主介面,很多功能放在側面或者二級頁面中。

而APP端複雜背後,是豆包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大模型,這些模型能力需要通過智慧體服務給使用者。

如下圖所示,豆包已經至少有15個大模型,除了視頻生成模型是獨立的即夢APP,其他都整合到豆包APP中。

豆包大模型不完全展示所以,豆包在AI native領域做了很多數不清的能力,很多功能使用者都不知道存在。

例如,你讓豆包生成代碼並運行,都可以直接生成個4399類小遊戲,在豆包右側開個網頁沙河運行,而且雲盤功能還可以閱讀PDF檔,背後是豆包直接嵌入了飛書同款富文本編輯器ACE,無論你程式設計還是瀏覽網頁,做很多操作都行。

騰訊元寶相對來說比較簡潔,一直圍繞著Chatbot核心能力拓展,元寶一開始的底層大模型就不是純LLM大預言模型,直接上多模態的混元大模型,模型和應用都是不緊不慢有序反覆運算。這中間重要的更新,可能是渾元視頻大模型的開放,騰訊甚至想將視頻能力也融入到元寶中。

此後還打通了騰訊文檔,後續又側重連通AI知識庫ima。

關鍵點是,元寶一開始就打通了公眾號,這是騰訊最重要的內容資源之一,也預示著元寶之於騰訊是戰略級。

而對於誇克來說,過去一年最大的升級,則是打通使用者的AI心智。

誇克上一直存在很多AI功能,比如OCR識別。但使用者心中的AI,已經是生成式AI的天下,所以誇克將AI搜索、AI寫作等能力,都做了深入的開發,不單單是模型能力外放。

誇克管理層明白,市面上基於國外強力模型的套殼AI產品很多,國產AI想要突圍,就必須在常用項上做出更好的AI使用體驗。模型的微調、RAG技術使用,以及產品功能的打磨,這些都很關鍵。

相比中老年人,更挑剔的年輕人,甚至00后認可誇克是AI產品,這是誇克努力的結果。

對於各家來說,經過短短一年時間的探索,位元組成了最像OpenAI的企業,最多的模型,最全的產品,但是也和OpenAI一樣,很多囿於大模型而催生的半成品—GPTs、SearchGPT、DALL.E、Whisper等。

元寶一度被認為落後,但是大家相信有一天微信全面接入,它隨時有翻盤的可能。但沒想到2025年初,元寶就迎來了“春天”,而且是使用了一個巧勁。這個巧勁就是接入了當時最強模型DeepSeek,讓元寶的回答品質瞬間得到提升,畢竟其他家的深度推理能力上線,已經是兩個月以後的時間了。

而對於誇克來說,則醞釀著一場重大的變革,從阿裡智慧資訊事業群出發,爭氣的誇克一步步成為2億使用者使用的AI 產品,對於阿里集團來說無異於AI時代的驚喜。

無廣告、聚焦核心場景(比如高考報考)、主打服務化等,誇克很早就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就等待AI帶來革命性顛覆。諸如大眾很在意的健康諮詢等,誇克一直沒有給醫院做廣告,做了尋醫問藥等服務性框架,AI到來讓回答更加飽滿和準確。

如今,大家知道誇克已經在集團內扶正,成為最強力的競爭對手了。

02.

打法到路徑的依賴如今的豆包、元寶和誇克在一眾AI助手中脫穎而出,來到了決賽的舞臺上,實際上大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打法。

位元組用『飛書』的方式做AI騰訊用『視頻號』的方式做AI阿裡用『UC』的方式做AI 華為用『5G』的方式做AI離下班還有多久‍‍位元組依舊是那個自強派,貫徹大力出奇跡。

大模型這波全部接了DeepSeek,甚至百度忍著CEO被打臉,都接入了DeepSeek,但是豆包就是沒有接。‍‍‍位元組當年飛書有7000人的規模,什麼能力都自己研發。

豆包也是如此,等了兩個月後,推理出自己的深度推理模型,接入到豆包模型中。豆包還是依賴自己的大模型,將模型到應用功能的服務,全部自研發。

背後是位元組在模型和應用上投入的巨量資源,不能被浪費。

2024年火山引擎從北京、深圳到上海天津,一路開了規模盛大的發佈會。每次豆包大模型重要更新,都是在火山引擎的發佈會上,由其總裁譚待親自發佈。

最驚喜的是,豆包視覺理解模型的發佈,鯨哥當時覺得以後隨手拍隨手問這個場景肯定火,這種視覺化的功能對於使用者的吸引力,絕對是核彈級的。

甚至能促進智慧硬體的崛起,比如AI眼鏡。但意外的是,豆包至今也沒上線這個模型,視覺理解估計成本太高。

行業也在等待視覺理解模型的DeepSeek時刻。

面對DeepSeeK,騰訊反倒沒有焦慮,而是鼓掌歡迎,春節後第一時間元寶和微信搜索都接入了DeepSeek。

因為騰訊從不標自己是某某技術領域第一,而且產品思維至上,全面接入Deep Seek,沒有面子上的壓力。

而且藉助DeepSeek這波認知熱潮,元寶搞了一波上山(買下了B站推廣Banner)下鄉(刷牆廣告),借力打力實現了元寶APP下載量在APP Store榜名列第一。

後發制人的思路,是騰訊屢試不爽的策略,視頻號甚至晚了抖音四五年的時間才成熟。而且根據APP Growing數據,元寶僅僅在27天花費了2.8億元的成本登頂,相比豆包在過去一年超10億元的投放資金,可謂是相當的划算。

在DeepSeeK無視的C端用戶市場,大部分被元寶接收了。

而從AI工具起家的誇克,也因此獲得了差異化競爭的優勢,鯨哥內部獲悉,DeepSeeK這波對每家的AI助手都有衝擊,但是誇克卻沒怎麼受影響,因為大家對他定位並不是Chatbot,本身就是服務型產品。

誇克首頁也有很多工具入口,如今憑藉新推出“AI 超級框”概念,卻成為最AI Agent的一個產品,在元寶和豆包的比拼中,率先進入下一代。

Manus帶動的這波AI Agent熱潮,如今仍沒有落地。誇克憑藉更早對工具的理解,深度思考模型,以及大量Agent嘗試,將AI搜索、AI寫作、AI生圖、AI PPT、學術研究、AI搜題、AI健康問答、旅行計劃等各種能力,整合進超級框,呈現從“一問一答”到“一問一動”的變化。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做一份“具身智慧研究的PPT報告”,生成內容大家都可以,但稍微調用一個工具這種Agent行為,只有誇克最終做到了。

豆包氣勢非凡、元寶乘風而來、誇克捷足先登,誰能最終笑到最後?

03.

最終決勝的關鍵是什麼?

由Manus引發的套殼爭議,鯨哥曾聯想到,2024年的AI大混戰,最終勝出的AIGC產品,其實就是幾款套殼產品——營收千萬美金的Monica,剛融資數億的哩布哩布,以及AI搜索頭部玩家秘塔。

但2025年,AI應用沒有捷徑了,就是最直接、最快速、最蠻力的競爭。重頭戲是元寶、豆包和誇克這種富二代之間的廝殺了。

大模型底層能力還是決定勝負的基礎。

相比位元節玲琅滿目的大模型,騰訊一個多模態捅破天,原本誇克在模型能力上處於劣勢,但阿裡這波調整很關鍵。停止阿裡雲獨立上市計劃后,又將通義從阿裡雲轉移到誇克所在事業群,再將誇克提升到集團戰略層面,這樣誇克就獲得了阿裡的最高資源支援,而通義系列在模型層的領先,就能全部加強到誇克應用上。

位元組本身戰略也開始調整。

大廠中最晚推出的AI助手類產品,曾在2024年憑藉免費、砸錢、多功能三板斧贏得了第一。

但是伴隨著位元組 CEO 梁汝波稱,2025年將不再把豆包DAU作為具體目標,轉而將重點放在追求“智慧”上限上。

豆包重回模型層發力,位元組跳動豆包大模型部門(Seed)取消季度 OKR 和半年考核制度。勢必要和DeepSeek比個高低,畢竟都是大力出奇跡這一理念的擁躉。

騰訊混元大模型也開始發力,從2024年Q4的365億研發投入開始,騰訊也開始豪氣起來。

三家未來頭提出了千億投入計劃。前有Grok 3 用20萬塊H100硬懟提升Scaling law 的極限,後有DeepSeek R2和GPT 5將王者降臨。這意味著模型的競爭,除了DeepSeek,已經不是中小廠能參與的遊戲。

但並非模型都是大而全的競爭,鯨哥認為大模型的推理側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OpenAI 的o5也需會早於GPT 5降臨,GPT系列還是會繼續追求多模態大模型的融合。

這給了位元組豆包系列,騰訊元寶以及阿裡通義系列追趕的時間,各家推理模型今年肯定會大放異彩,應用層的回答品質也會進一步提升。

再到產品層,更新速度更加日新月異,新功能新服務每天都在上。最近出現一個使用者在騰訊公眾號留言后,不到一小時就修復了功能,還有馬化騰深夜回復使用者的產品建議。

鯨哥在使用豆包和誇克時,也經常出現要求更新的提示。

投資人衛哲曾預言,未來5年內用戶手機安裝的APP將減少一半,並不是誇大其詞。

AI助手已經不再是單純的chatbot,元寶、誇克和豆包會殺死大部分應用。這裡面功能最多的是誇克,在融合前預計就有上百項能力。

隨著Agent能力的使用,誇克內置模型會逐漸代替更多的功能按鍵,這一趨勢引領預計會流行開來。

當然短期內,特殊能力是差異化的關鍵,最近大火的Gemini2的圖片編輯功能,其實豆包的seededit在2024年就已經發佈,而且效果也比Gemini2好很多。

還有故事集圖片生成功能,有天鯨哥無意觸發豆包生成了連續性的漫畫集,然後位元組方面人說“其實已經上線4個月了。”

而最近幾天,Google大火的Gemini 才上線了故事集功能。

這裡折射出一個問題,就是需要將某一項AI能力突破到大眾驚豔的水準。豆包的seededit不錯,但是比上,與FLUX這些專業的繪畫軟體有不足,比下諸如DELL.E又強點,就處於有但不出名的尷尬境地。元寶的多模態有助於其未來圖文、視頻等能力更強,但是預計需要的發展時間也最多。

小結:現階段,對於用戶側來說,決勝的關鍵詞可能就是三個關鍵字:

最靠譜:

這體現在索引的數據更高質量,生成的內容幻覺率少。DeepSeek以14.3%的超高幻覺率,導致起其在娛樂之外的很多事情上,不方便使用。

在元寶、誇克和豆包相繼上線自己的深度推理模型后,幻覺率已經相比DeepSeek大幅降低,大家未來做個調研,報告也敢直接使用。

更簡約:

現階段不是AI能力不夠強,而是大家很難像專業人士一樣,寫提示詞,深度挖掘AI能力,以及調用很多工具,Agent是大大簡化AI能力呈現這一步的關鍵。

AI就像你的哆啦A夢,有些事情用戶一提問,AI就一步步就實現了。所以2025年,AI助手會融合Manus,也是鯨哥的一個判斷。

尤其MCP協定的落地,村村通工程沒了政策層面的阻礙,一切都會非常順暢,大廠最擅長的就是建城和修路,畢竟資源都非常廣泛。

更速度:

未來端側模型和多模態模型加持下,AI助手會更好用。端側大模型會讓問題更快速,阿里的QWQ-32B現在就很強了,未來模型會越來越小,卻越來越強。未來,豆包、元寶和誇克在某些問題和服務上需要快速回答,調用本地模型,或者雲端的小模型以完成快速回答,這些都是可預見的事情。

2025年,AI 三巨子是集團內部打通、雲模端深度整合,最高資源投入的必贏之戰。

作者丨鯨哥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鯨選AI】,微信公眾號:【鯨選AI】,原創/授權 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

數據字典功能設計
數據字典功能設計
2025-04-07 06: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