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施策 智慧迎考
更新于:2025-04-14 11:33:30

本文轉自:樂山日報

2025年高考指南

分層施策 智慧迎考

——2025 年高考數學學科後期複習備考建議

■ 記者 張波

本期嘉賓

鄧亞歡:樂山一中高2025 屆數學備課組組長,樂山市數研會成員、數學中心組成員。

鄧亞歡受訪者供圖

隨著2025 年四川新高考進入倒計時,數學學科首次文理同卷的重大改革成為社會焦點。近日,樂山一中高三年級數學備課組組長鄧亞歡發出新高考數學後期備考戰略指南,提出“基礎固本—中檔突破—高階攻堅”三級分層體系,以“溯源教材、鍛造思維、動態調適”為核心路徑,為全市考生量身定製科學應考方案,助力破解新高考“重能力、反套路”的命題密碼。

深挖教材 完善自身知識網路

針對新高考“8+3+3+5”的19 題新結構,鄧亞歡建議,考生在第二輪及第三輪複習中回歸教材本身:

——梳理結構。重新閱讀教材相關內容(章節),關注概念的本質,從概念出發研究性質,應用概念和性質解決問題,再建知識體系。

——證明探索。從整體性(函數,導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概率統計等)的視角,對重要的定理、公式進行再證明,深化過程,建立整體聯繫。

——遷移延伸。根據內容主題、思想方法及應用背景等因素,對教材中重要典型的例題、習題進行綜合聯繫、變式拓展,促進思維創新。

——追根溯源。探索學科本質,從教材素材到高考試題的發展路徑,高考試題的學科背景、教材背景及內在聯繫,提升數學學科素養。

通過梳理課本完善自身知識網路,重做例題、整理解題的通性通法,同時學習例題的規範表述;把積累的錯題重新分類整理一下,整理時要分析錯誤原因,分析這些題考查了哪些知識方法,自己是否已經掌握,明白如何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並將其完善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同時,對典型題進行分析,歸納總結題型、提煉思想方法。

鍛造基本功 確保“基本盤”不失分

“最基礎的知識是最有用的知識,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有用的方法。”鄧亞歡指出,考生需重點鍛造“ 數學六大基本功”——運算、作圖、推理、轉化、分類和空間想像能力。她特別強調:“越是改革之年,越要守住‘基本盤’。全市模考數據顯示,基礎題失分率每降低1%,總分位次可提升2000 名。”

在最後衝刺階段,鄧亞歡建議考生注重過程、夯實基礎,建立“動態目標管理系統”:通過周計劃表量化複習進度,利用“三色標記法”區分知識掌握程度,穩住基本盤。無論是在平時測試考試還是在高考答題時,要重視基礎題型,切忌急於完成整套試卷,對會做的基礎題型草草完成,最終造成很多無謂失分,留下遺憾。

臨近高考,所剩時間短,考生要適時調整好心態,平心靜氣不驕不躁,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每上一節課、每解一道題都爭取有所收穫。

懂得取捨 對自己有充分認知

在第二輪複習中,學子們要正確評價自己,根據自身的目標“有的放矢”,不宜“貪多求滿”,需有“捨得”精神,才能高質高效。

對於基礎稍薄弱的同學,課本一定是最好的課外輔導資料。將課本知識點學懂、課後題刷透,夯實基礎、強化基本題型,提升基本解題能力。整理筆記,總結教材每一章的重要知識點和典型例題,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繪製每個版塊的思維導圖,將會是高三後期複習的制勝法寶。

對於基礎紮實的同學,可以針對薄弱環節,每周定時進行專項訓練,逐步攻克難點和疑點。再嘗試一些中等難度的綜合題,培養解題思維和創新能力。多學習一些優秀的解題方法和思路,借鑒他人的經驗。答題時不要在自己能力之外的題上去“死磕”,懂得“取捨”與“放棄”,往往會有意外收穫。

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嘗試突破難題,激發潛能,多做一些高品質的綜合題和壓軸題,培養耐心和細緻的解題習慣。注重創新思維,面對新題型和開放性題目,培養靈活應變的能力。嘗試不同的解題方法,提高解題的獨創性和效率,多思考題目的本質。

“數學學科的學習應該耕深於課本、淺出於課堂,從基礎出發、融會貫通,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鄧亞歡表示,當孩子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生活,定能在新高考改革中散發智慧的光芒,照亮通向未來的征途。

人勤春早 採收忙
人勤春早 採收忙
2025-03-26 0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