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河南日報
促進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相融合
職業規劃因人而“宜”
洛陽市舉行的2025年“就業援助月”專項招聘系列活動首場大型招聘會現場。本報資料圖片 黃政偉 攝
3月22日,2025年全國城市巡迴招聘河南站新鄉專場現場提供的就業創業規劃指導服務。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樊雪婧
“我想做一名醫療器械工程師,打造中醫製造品牌,讓中國造中醫器械走向世界。”鄭州大學參賽學生周慶鑫自信地談及職業規劃,眼中有光,“進入大學后,我加入了醫工結合方向的任海川教授團隊,參與艾灸拔罐一體化理療儀等多個專案研究,帶著如何將現代科技與傳統中醫有機結合的問題,我找到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這是剛剛落幕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河南省賽上的一幕。這一賽事吸引了全省174所高校的146.9萬名學生參賽,有2400余名指導教師全程指導,成為我省職業生涯教育領域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賽事活動。
為何一場比賽擁有如此之強的吸引力?賽場如鏡,照見青年與時代的對話,也為破解就業難提供了新思路——深化職業生涯教育,強化就業育人,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成才觀、就業觀,以擇業新觀念打開就業新天地。
“如今,隨著就業環境變化,增強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指導其及早做好就業準備,已成為全社會共識。”此次大賽教師賽道金獎獲得者、信陽農林學院教師趙晶晶表示,職業生涯教育猶如一座燈塔,引導學生們探索自我,提前布局職場。
如今,職業規劃課程已經成為我省高校一門必修課,且在大一就已開設,與專業教育“齊頭並進”。作為一線教師,趙晶晶介紹:“我們努力將職業規劃課程實戰化,通過案例教學引入真實故事,展現職業發展的多元性;組織類比面試等活動,鍛煉學生應對職場挑戰的能力。”
3月19日,在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一場面向大一新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必修課正在進行。“我喜歡幹什麼”“我能幹什麼”“我適合幹什麼”,在職業指導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學著剖析自己,結合興趣愛好和專業結合點,嘗試為自己設定職業規劃目標和實現路徑。
同一棟教學樓內,大二學生的就業指導課程也在進行中,內容卻大不相同。“簡歷如何製作更醒目”“面試時該注意什麼”“創新創業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成了課程的核心內容。
“從某種角度來說,通過職業規劃,促成了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融合與對接。”河南省首批大學生就業指導名師、新鄉醫學院就業創業指導專業教授李傑說。
李傑還發現一個可喜的變化,職業生涯教育正在從大學階段向兩端延伸。向高中階段延伸,不少學生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就接觸了初步的職業規劃,這樣就減少了選擇專業時的盲目,提高了專業的匹配度;向職場延伸,職業規劃是一個讓人終身受益的方法學,在就業後的職業發展期善於運用並作動態調整,為人生目標精準“導航”。
從以往刻板的“路線圖”升級為動態的“導航儀”,得益於我省在職業生涯教育方面進行的諸多先行探索。
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委教育工委委員呂冰介紹,多年來,省教育廳把就業指導內涵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深耕細作、持續用力,在抓課程、抓學科、抓隊伍、抓實踐等方面狠下功夫,健全完善全程化就業指導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就業指導人員專業化職業化水準。
職業生涯教育如何做得更好?李傑表示:“職業規劃教育要做到‘通專結合’。高校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品質要與社會、企業的需求相契合,突出專業特色;同時,職業規劃教育也應因人而‘宜’,結合學生個人特質,通過個人化的實踐指導,努力實現‘一生一策’,促進大學生更加充分、更高品質就業。”
專家點評
如何走出職業規劃理想化誤區
□河南旅遊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王豔紅
職業規劃作為連接高等教育與職場發展的橋樑,其科學性和動態性決定著學生成長和就業品質。職業規劃教育對促進學生個人成長和建立專業認知有重要作用,能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就業觀、擇業觀,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
在比賽現場,我看到不同專業類別的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充分運用各種資源平臺,不斷提升自我,合理規劃未來,同時也通過教師指導、社會實踐等多維度的反饋來持續優化自己的職業規劃路徑。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專業學習,更顯著提升了他們的職業規劃能力。
同時我也發現,學生們在職業規劃時容易走入理想化的誤區,具體可以歸納為三方面原因。第一,學生在自我認知上存在不足。學生對自己的性格特徵與能力優勢認識不夠深刻,對自身適配哪些職業方向尚處於探索階段,需要不斷深化自我認知。第二,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認知也有一個不斷深化學習和修正的過程。不少大學新生入學時,專業選擇多源於主觀考慮或親朋好友的建議,對專業內涵與行業動態缺乏系統性認知,導致自己職業規劃路徑並不清晰。第三,學生在職業規劃調適上有待優化。職業規劃需要動態科學地調整,學生在整合學業成果、實踐反饋及專家指導建議后,需要有不斷評估和調試的過程,從而更加科學地進行職業規劃評估。
如果在這三個方面能夠走出誤區,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科學動態調整,就能夠提升規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從而更進一步明晰成長方向和職業發展方向,助力自己完成職業夢想、實現高質量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