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這2處發癢,不論男女,多半是肝臟已經變硬
更新于:2025-04-13 17:52:40

  李先生今年52歲,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因為皮膚瘙癢煩惱,剛開始,他以為是自己皮膚敏感,沒有太在意。

  可時間一長,這瘙癢不僅沒減輕,反而還越來越嚴重,甚至還出現了黑便的癥狀。李先生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竟然顯示是肝硬化,還引起了消化道出血。聽到這個消息,李先生一下子就愣住了,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一直以來的皮膚瘙癢竟然會這麼嚴重。

  其實,肝臟疾病在早期往往癥狀隱匿,不容易被發現,而皮膚瘙癢,尤其是手腳部位的瘙癢,可能就是肝臟變硬的一個“求救信號”。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識別並預防肝臟變硬呢?

  1.身體這兩處發癢,或是肝臟已變硬

  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這種疾病通常由於肝內小膽管發生慢性炎症,導致膽汁淤積,最終引起肝硬化。病症在早期可能只表現為皮膚瘙癢,發生幾率大約為20%至70%,瘙癢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局部加重,尤其是在早上和夜間。

  對於這類癥狀,早期篩查和治療至關重要,建議患者密切關注血液生化指標,比如鹼性磷酸酶和谷氨醯轉肽酶的異常升高,及時遵醫囑治療,以防病情惡化。除了皮膚瘙癢外,肝功能不全還可能會引起眼睛乾癢,這是由於肝臟功能異常影響了眼部血液迴圈。另外,肝癢癥狀無法僅通過外用止癢膏緩解,《膽汁淤積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建議,使用保濕軟膏和剪短指甲來預防皮膚損傷,並且在必要時進行膽汁引流或者使用消膽胺來緩解癥狀。

  2.留意5個異常及時干預,或能逆轉肝硬化

  肝臟疾病如果沒有受到適當的關注和處理,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演變成肝硬化乃至肝癌。專家指出,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代謝性疾病以及脂肪肝等都可能會發展為肝硬化。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肥胖、過度用藥和頻繁飲酒也是肝臟損傷的重要因素。由於肝臟本身的癥狀表現較為遲鈍,早期很少有明顯的警告信號,很多患者在診斷時已經處於中晚期。

  如果能在肝硬化早期階段進行診斷和干預,肝臟狀況還有可能得到逆轉,身體如果出現下面這5個異常信號,一定要提高警惕:

  肝區疼痛:如果肝臟部位持續不適或疼痛,尤其是痛感逐漸加劇,應該警惕肝硬化的可能。

  下肢浮腫:肝硬化可能會導致迴圈血容量不足和功能性腎衰,表現為下肢浮腫。

  腹脹或腹水:肝功能受損可能會引起腹脹,嚴重時可能會發展為腹水。

  手部紅斑:雙手出現不明紅斑可能是肝功能異常的預警信號。

  黃疸:肝臟功能受損會影響代謝,導致膽紅素積累過多,出現黃疸。

  3.這5種食物真的很傷肝,盡量少吃

  肝臟損傷往往是由於長期的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累積而成,下面這幾類食物對肝臟極為不利,應該盡量避免:

  黴變食物:含有黃麴黴毒素的黴變食物,這種毒素對肝臟有很強的毒性,長期食用會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未煮熟的貝類:貝類在沒有充分烹飪前,可能攜帶甲型肝炎病毒,會直接影響肝臟健康。

  酒精:大量酒精消費需要由肝臟代謝,其代謝產物,比如乙醛可能會嚴重損害肝細胞。

  土榨油:這類油品可能沒有經過嚴格的真菌毒素檢測,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暴露於黃麴黴毒素,對肝臟造成損害。

  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在人造奶油和部分氧化植物油中含量較高,這些脂肪酸可以增加肝損傷的風險。

  身體的不適可能是潛在疾病的信號,我們應該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及時關注並處理異常情況。肝臟疾病早期癥狀隱匿,皮膚瘙癢可能是肝臟變硬的信號。留意肝區疼痛、下肢浮腫、腹脹、手部紅斑和黃疸等異常,及時干預有助於逆轉肝硬化。避免黴變食物、未煮熟貝類、酒精、土榨油和反式脂肪酸,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是保護肝臟的關鍵。

炒黃豆的功效與作用
炒黃豆的功效與作用
2025-04-06 04: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