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沒有這3表現,不用太過緊張,還不算太嚴重,做好這些事
更新于:2025-04-13 11:24:48

有些腎病患者總是擔心自己病情是否已經惡化到非常嚴重的程度,特別是每次檢查結果出來,看到一些指標稍微超出範圍,就不免緊張得睡不好覺

其實,並不是所有異常都說明問題很大,關鍵是要看有沒有一些真正危險的表現。

如果這些表現沒有出現,那就不必過於焦慮,注意養護和管理,病情還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那麼究竟是一些什麼身體狀況代表著我們腎病加重呢?

沒有嚴重浮腫:說明你的腎臟功能還沒有完全失控

浮腫乃腎病的一大信號,下肢浮腫與晨起眼瞼浮腫尤甚,若未出現明顯浮腫,則表明腎臟排水功能尚未完全失控,實乃幸事。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腎臟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調節體內的水分平衡,當它的功能開始減弱時,水分不能正常排出,就會滯留在組織中形成浮腫。

如果你的腳踝按下去不是“凹陷半天彈不起來”,而只是偶爾感到腳有點緊繃,那說明問題還不算特別嚴重

我之前有一個患者的經歷很能說明這個問題,他是個體力勞動者,每天搬貨走路很多,腳常常有些酸脹,這讓他很擔心,懷疑自己是不是腎病又加重了。

後來醫生給他做了檢查,發現他的“浮腫”主要是長時間站立導致的靜脈迴流慢,和腎病關係不大。

這裏還有一點很關鍵:腎病引起的浮腫,往往伴隨著尿蛋白的大量漏出和血漿白蛋白水準的下降。

所以,如果你的血漿白蛋白水準還在接近正常範圍,那浮腫的風險也會低很多,這樣一來,病情可控性就更高,沒必要因為一點點輕微的腳部脹痛就過於擔憂

沒有持續性的高血壓:腎功能還沒有進入危急狀態

高血壓和腎病可以說是一對“難兄難弟”,腎功能下降時,排鈉能力變弱,血容量增加,血壓往往會跟著升高

如果你的血壓並沒有持續飆升到一個難以控制的範圍,比如全天血壓都在160/100mmHg以上,那說明你的腎病還沒有發展到危急階段。

還有一個大哥的經歷特別值得一提,他年輕的時候就有高血壓,40多歲開始覺得有點腰酸,後來查出了早期腎病。

他最擔心的是,自己的血壓會不會直接失控,然後把腎病推向末期,醫生告訴他,只要血壓沒有頻繁過高,並且尿中的鈉排泄量還算穩定,就不需要太過恐慌。

需注意,高血壓為慢性腎病進展的關鍵因素,不過若是血壓得以控制在目標範圍之內,病情的進展便能夠顯著延緩。

沒有持續性貧血:腎臟造血功能尚未完全受損

腎病患者出現貧血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慢性腎功能不全階段,腎臟不僅是排毒器官,還分泌一種叫做促紅細胞生成素的物質,説明骨髓製造紅細胞。

如果你的血色素水平始終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範圍,那說明腎臟的造血功能還沒有徹底崩潰

之前有位患者,她平時總覺得頭暈、乏力,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後來檢查發現自己患有慢性腎病,但她的血色素水準還可以,這讓她鬆了口氣。

所以,如果你的血色素水準還算正常,那說明腎病的損害程度相對較低,生活管理的效果也會更顯著。

從浮腫、高血壓到貧血,這三個表現是腎病嚴重與否的重要風向標,如果它們都沒有出現或者程度較輕,那你完全不需要太過緊張。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管理好生活方式,飲食、運動、休息都需要科學規劃,腎病並不是一開始發現就不可控,很多人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讓病情穩定了很多年

既然提到良好的生活習慣,那我們也不得不說一說到底是些什麼習慣呢?

腎病患者在喝水方面一定要注意什麼?

很多腎病患者都會糾結一個問題:到底該怎麼喝水?喝多了怕加重腎臟負擔,喝少了又擔心尿液濃縮不利於排毒。

其實,喝水這件事對腎病患者來說有不少學問,而且很容易被忽視,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習慣,可能會讓腎臟更辛苦,甚至加重病情

不口渴就不喝水,可能在悄悄傷害腎臟

有人覺得只要身體不渴,就沒必要喝水,之前有位年輕人找到我,他說自己平時很少喝水,基本一天兩三杯茶就算解決了,後來體檢發現尿液偏濃,有微量蛋白,才開始意識到問題

其實,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長期久坐、不愛活動的人,如果不主動喝水,尿液會變得濃縮,尿酸、尿素氮等代謝廢物濃度升高,對腎臟過濾功能造成負擔。

每天喝足量的水可以説明保持尿液稀釋,降低泌尿系統結石的發生風險,一般建議腎病患者具體要根據個人的尿量、病情和醫生建議調整

若待口渴才飲水,則表明身體已處輕度脫水之態,脫水或許會致使腎血流量削減,進而影響腎功能。

只喝純淨水,不攝入礦物質,會影響電解質平衡

不少人覺得純凈水最“乾淨”,喝起來更放心,一位患者告訴我,他每天鍛煉后只喝純凈水,後來出現了疲勞、肌肉抽筋的情況,才發現問題出在飲水上

對於腎病患者來說,保持電解質平衡至關重要,鈉、鉀、鈣等礦物質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的關鍵,如果長期只喝純凈水,可能會導致礦物質流失,加重代謝紊亂的風險。

相對來說,天然礦泉水或者白開水更適合腎病患者,這樣既能保證水分攝入,又能維持礦物質的平衡。

喝湯當水喝,小心隱形的高鹽陷阱

有些人覺得喝湯既能補充營養又能補水,尤其是燉的濃湯,其實,對於腎病患者來說,這種做法並不明智。

一位退休後特別愛做飯的患者提到,他每天都喝雞湯、骨頭湯,結果尿蛋白沒有下降反而升高了。

這是由於這些濃湯看似營養豐富,實則往往含有大量鈉與嘌呤成分,高鈉攝入會使血壓升高,嘌呤代謝產生尿酸,可能增加患腎結石與高尿酸血症的風險

對於腎病患者而言,可選擇清淡的蔬菜湯飲用,且需留意減少加鹽量,切不可用濃湯替代白開水。

腎病患者在喝水這件事上看似簡單,其實隱藏著很多門道,從飲水量的控制,到飲水方式的調整,再到飲品的選擇,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病情的管理和控制。

需牢記,飲水乃腎病養護之根基,然唯有飲之得法、飲之優質,腎臟方可真正獲益。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故事情節純屬虛構,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求醫。

蛋白質食物有哪些
蛋白質食物有哪些
2025-03-26 01: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