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青年骨幹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
更新于:2025-04-11 11:25:05

本文轉自:東莞日報

長安鎮2025年第二期青年骨幹教師核心素養提升研修班活動舉行

促進青年骨幹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

■近日,長安鎮2025年第二期青年骨幹教師核心素養提升研修班活動在長安鎮實驗小學舉辦 長安供圖

■長安中學的劉懿萱分享了《我的二本學生》一書

■長安鎮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的劉付樺分享了《教師的語言力》一書

本報訊 春風三月暖,閱讀正當時。近日,長安鎮2025年第二期青年骨幹教師核心素養提升研修班活動在長安鎮實驗小學舉辦,促進青年骨幹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

廣東省第二師範學院教授閆德明,長安鎮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長安鎮教育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以及研修班全體成員參加本次活動。

閆德明對每一位學員的分享進行點評,並對學員們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學員們在選書、讀書、寫稿、課件、演講這五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希望學員們能夠聚焦一個問題,通過閱讀一批書籍把問題研究透徹;能夠發表一篇文章,將文稿修改完善,在相關的刊物上發表;能夠提升成果意識,將自己的教育教學或行政管理實踐“產品化”。

在讀書分享環節,研修班的C、D組學員踴躍地分享了自己的閱讀心得體會。他們緊密結合自己的工作教學實踐,深度汲取書中的精華,不斷反思實踐,在行政管理、教育理念、思維方式、教學心理等方面探索出新路徑。

延伸閱讀

學員分享讀書心得

長安鎮教育管理中心的梁泰斌分享了《向上社交》一書,他認為向上社交指主動結識在能力、經驗或資源上優於自己的人,通過交流學習提升自我,並建立互利共贏的關係。向上社交有助於打破信息壁壘,以真誠為基礎的價值交換與共同成長,實現人生破局的關鍵鑰匙。

長安實驗中學的蔡錦萍帶來《身為職場女性》一書的閱讀分享。她認為,職場女性只需丟棄那些束縛和限制我們追求更高職業目標和理想的行為習慣,那個原本自信的、優秀的、光采奪目的、能夠為這個世界創造美好價值的自己必將再次綻放。

長安鎮霄邊幼稚園的蔡沛鳴分享了《你在煩惱什麼:跟著阿德勒學習自我超越》這本書。通過對阿德勒理論的學習,他認為,只有正視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真正釋放內心的潛能,活出真實的自我。因此,我們要勇於面對自己的恐懼,主動出擊尋找機會,傾聽內心的聲音。

長安鎮第一小學的王笑坤對《輕鬆主義》這本書進行了分享。她認為,努力需要更聰明,過度努力往往適得其反,我們不應只是盲目地努力,而要學會更聰明地努力。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實踐中,我們需要掌握“看見擁有”和“倒置思考”的思維方式,讓努力更高效。

長安鎮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的陳瑞萍分享了《學會提問》一書。她認為,真正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提問。如果提問改變,行動也會改變,思維的質量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品質。批判性思維能讓我們在複雜的信息環境里保持清醒,有效提升分析與決策的能力,做出理智的判斷。

長安鎮中心幼稚園的潘勇對《潛能覺醒》一書進行了分享。作為一個潛能領導者,前提是需要實現自我提升,也就意味著需要擁有屬於自己的“安全基石”。通過建立自己的“安全基石”,運用“安全依戀模式”,不斷自我提升的同時,助推團隊發展。

長安實驗中學的楊秀分享了《授權》一書中的三把鑰匙:從零和博弈到生態共建、從道德約束到系統保障以及從個人英雄到全員培育。授權不是管理的簡化,而是更深層次的組織重構。同時,授權絕非簡單的管理技術,而是一場領導者的自我修行。

長安鎮烏沙小學的張學文帶來了《孩子的大腦:智商與情商的真相》一書的分享。他認為,理解是愛的前提,想要更好地為人父母,那就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大腦。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建立親子聯結、強化孩子的積極行為和設定限定的條件,充分有效鍛煉孩子的大腦。

長安中學的劉懿萱在閱讀了《我的二本學生》後分享道:“作為一名教師,需要轉換視角,把關注試卷中的標準答案轉移到關注學生群體的真實樣貌,從關注知識到關注學生。”在面對需要進行心機危機干預的學生時,她深入學生的生活中,與學生建立深度的聯繫,從而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境,成為學生生命中的一盞明燈。

長安鎮第二小學的孫麗儀帶來了《故事思維》一書的分享。她認為,故事是一種強大的溝通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影響他人,實現自己的目標。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故事思維,讓自己的表達更加生動有趣,讓自己的觀點更容易被接受。

長安鎮宣傳教育文體旅遊辦公室的劉付樺對《教師的語言力》一書進行了分享。她指出,會說話的教師不一定能成為優秀的教師,優秀的教師一定是會說話的教師。在與學生的相處中,運用表揚、提問和反向激勵的語言,像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太乙真人一樣說話,助力學生踏出一條路,扭轉乾坤。

長安鎮烏沙幼稚園的潘姿帶來了《變好的方法》一書的分享。人生可劃分為“線上”和“線下”,那我們如何從“線下”躍遷到“線上”呢?我們可以從習慣去改變行為,從行為去影響習慣,控制自己長期保持在人生天際線的線上去不斷雕琢自己。

長安鎮中心小學的盧沛澄在閱讀了《教出樂觀的孩子》後分享道:“教孩子樂觀,其實就是教他認識自己,並對自己及世界所形成的理論感到好奇。”作為一名教師,需要教學生面對自己的世界及塑造自己的生活採取積極的態度。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每個孩子成為自己人生的雕塑家。

​聆聽成長 賦能青春
​聆聽成長 賦能青春
2025-04-10 07:31:41
用思維點亮智慧課堂
用思維點亮智慧課堂
2025-04-11 07:57:44
單大夫的義診馬拉松
單大夫的義診馬拉松
2025-04-11 1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