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漯河日報
■張海燕
小學是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課堂筆記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如何提升學生課堂筆記品質呢?
精準把握內容
引導學生願記
首先,明確筆記記什麼。學生在聽講過程中,應記錄老師講的重點知識、易錯知識點等,使筆記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例如,在語文課上,學生可以記錄教師的板書或呈現單元人文主題的語文要素,或主要人物、主要情節等。
其次,重點知識簡潔記。學生要找准所學內容的關鍵字、詞、句進行記錄,還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和符號進行重點標註,存疑之處和學科間知識融合點要補充記。
借助思維工具
引導學生會記
無論是語文還是數學的學習,通過思維導圖,可以把學習知識和培養思維習慣有機統一起來。把記筆記與使用思維導圖結合起來,能提升學生知識建構能力,提高其系統思維水準。
學生在記錄、整理和總結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加工,理解知識的內涵和邏輯關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此外,隨著資訊技術和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課堂上學生還可以利用平板電腦、學習軟體做電子課堂筆記,滿足學生在不同情境下的需求。
促進習慣內化
引導學生善記
引導學生善做筆記的關鍵在於促使其習慣內化。
首先,優化記錄,融入思考。課上挑重點內容進行簡潔記錄,課後讓學生及時整理課堂筆記,補充遺漏內容,將筆記梳理清晰。
其次,加工整理,增強理解。鼓勵學生定期複習筆記,通過做練習題、背誦知識點、與同學交流討論等方式,運用筆記中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最後,檢查筆記,做好評估。教師要經常檢查課堂筆記,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