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大夫的義診馬拉松
更新于:2025-04-11 10:06:12

本文轉自:濟南日報

初心如燈——

單大夫的義診馬拉松

  單連峰為社區居民義診。

  幫老年人緩解腿疼。

  中醫學生在單連峰指導下實踐。

  人物速寫

  “總是去説明,常常去安慰,有時去治癒。”著名醫生特魯多的這句名言,同時也是濟南社區醫生單連峰的從醫理念。從大學期間立下的一個目標到如今,單連峰已經連續開展了11年的義診活動。懷著醫者仁心,他在社區群眾心目中贏得了很高的威望。

  4月7日清晨,陽光灑在長清湖第一社區居委會的門前,居民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等待著每週一固定的“中醫義診”。

  診桌前,單連峰正專注地為一位老人把脈,他眉頭微蹙,隨後又舒展開來,輕聲叮囑著注意事項。這樣的義診,他已經堅持了11年。從2014年夏天第一次跟隨師哥師姐走進泰安的鄉村,到如今獨自帶隊在社區開展義診,單連峰的足跡已經遍布山東多地。治癒的患者有多少,他自己也數不過來。

  十年之約

  在單連峰的講述中,我們跟隨他的記憶回到了2014年的夏天。

  當時的單連峰還是一名大三學生,那是他第一次跟隨師哥師姐前往泰安參加義診。那時的他,對中醫的臨床實踐充滿好奇,但也帶著青澀與不安:“當時看到師哥師姐用‘一針療法’迅速緩解了患者的疼痛,那種震撼至今難忘。原來書本上的知識真能立竿見影!作為醫者的價值感在那一刻生動體現。”

  正是這次經歷,讓單連峰立下了一個小目標:堅持義診十年。此後,他的足跡從大學周邊向外逐漸擴展……

  義診要想獲得百姓的認可,靠的是紮實的醫術。單連峰說,他記得最初在臨沂義診時,村民們對這群年輕的中醫學生充滿懷疑,第一天義診點前幾乎無人問津。直到一位眼疾患者嘗試了他們的穴位按摩,癥狀當場迅速緩解,另一位頸肩疼痛的村民,也經中醫手法治療後變得輕鬆,村民才開始信任這群年輕的中醫學生。

  “這就是我們的義診小技巧——快速起效法,讓大家看到效果,大家才能相信我們。”口碑一傳十、十傳百,第二天義診點便被附近的百姓圍得水泄不通。“患者對醫生的信任,比任何宣傳都有效。”單連峰笑著說。

  一年又一年,從跟隨團隊到獨立帶隊,從校園學子到社區醫生,單連峰的醫術越來越嫻熟,腳步也越走越堅定。直到2019年,單連峰來到長清湖社區,在這裡定期開展義診,每週一上午雷打不動地為居民提供免費診療服務。

  醫者仁心

  在單連峰看來,中醫的優勢遠不止於治療疾病。“西醫擅長‘治已病’,而中醫更注重‘治未病’和康復。”他舉例說,許多亞健康人群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西醫檢查或許無異常,但中醫能通過調理體質防患於未然。“比如抑鬱症患者,西醫靠藥物控制,而中醫會引導他們找到情緒根源,調整生活方式,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一位長期失眠的社區居民,經西醫診斷為神經衰弱,但用藥後效果不佳。通過中醫辨證,單連峰發現患者是因肝氣鬱結所致,經針灸和情志疏導,癥狀明顯改善。“治療的同時,也必須讓患者理解病因,配合治療,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為了周邊群眾的健康,單連峰創新義診形式,他嘗試開設中醫養生課程,教居民如何通過推拿、食療等方法預防疾病。“老年人容易被市面上誇大宣傳的養生產品所誤導,我想用中醫知識幫助他們。”單連峰坦言,在社區開設中醫課程並無成熟模式借鑒,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針對常見病,如何將治療與科普相結合?如何更系統地開展課程講解?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單連峰的“中醫小課堂”辦得有聲有色。閑暇時,附近關注養生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都愛來聽他講課。

  傳承使命

  當初青澀的大學生,如今已經成為周邊居民交口稱讚的資深醫生。單連峰在坐診時,身後常常有一張張稚嫩的面孔,他們與十年前的單連峰一樣,即將走出校園,懷揣著醫者的責任和夢想。救死扶傷、甘於奉獻的初心,如明燈一般引領著他們。

  單連峰帶團隊,宣導“書院式教育”——由高年級學生指導低年級學生,結合臨床案例培養辯證思維。“課本知識是死的,但實踐是活的。比如‘一針療法’,不親手操作永遠體會不到其精妙之處。”

  曾經有一位疑難雜症患者,輾轉多家醫院未愈,最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單連峰。單連峰與團隊的學生們一起查閱古籍、反覆討論,最終用經方取得奇效。“我遇到過許多棘手的病例,這些患者大多是經過西醫治療無效后,才來尋求中醫的説明的,對我們有著很高的期待,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辦法。”而經過一個個病例,也更讓他堅信中醫在治療疑難雜症上的潛力和優勢。

  在團隊協作下,年輕中醫學生們在大量實踐中縮短了成長週期。“我的心願是讓他們少走彎路,早日獨當一面,基層需要更多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好大夫。”談及未來,單連峰的眼中閃著光,“我想做兩件事,一是讓更多百姓信任中醫,二是培養一批紮根基層、離群眾更近的中醫人。”

  十年義診的目標已然完成,但單連峰卻早已將義診作為終身事業。對他來說,患者的誇讚,學生的成長,居民健康觀念的轉變,都是他堅持的動力。

  “接下來,我和我的學生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說起下一個“十年”,單連峰的話語格外篤定。(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 王飛實習生 謝雅雯)

5億春鮑上市
5億春鮑上市
2025-04-13 15:37:19
一城春色半城花
一城春色半城花
2025-04-13 15:37:38
她知道我嘔吐的原因
她知道我嘔吐的原因
2025-04-13 15:37:49
緊握AI,掌控主動
緊握AI,掌控主動
2025-04-13 15:42:02
依水向陽 綠能澎湃
依水向陽 綠能澎湃
2025-04-13 16: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