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揚州日報
從“非遺傳承”到“生態探秘”,從“紅色教育”到“科技啟蒙”……
主題研學 為兒童量身定製
機場研學活動。 資料圖片
通訊員 揚婦萱 記者 丁佐春
在瘦西湖溫泉度假村,獨角獸主題酒店、萌寵樂園成為孩子們的打卡地;揚州非遺珍寶館,孩子們跟著非遺大師學習非遺技能;在汪曾祺紀念館,與“可愛的老頭”對話……4月12日上午,揚州市兒童友好研學線路暨第二批研學點位發佈儀式舉行,現場發佈了26個全新兒童友好研學點位和10條主題研學線路。至此,由市婦聯聯合多個部門面向社會全域尋訪、挖掘的兒童友好研學點位已達56個。
10條主題研學線路
主題一 運河非遺尋蹤
溯源千年運河,解鎖非遺傳承
主題二 寶應濕地探秘
探秘寶應湖,自然歷史交融
主題三 田園工廠樂遊
趣遊田園工廠,收穫歡樂時光
主題四 水鄉詩意之旅
漫步水鄉,邂逅詩意與文化
主題五 鹽運文化溯源
回溯鹽運歷史,品味揚州古韻
主題六 味蕾奇遇記
從工廠到田園的美食密碼
主題七 瓜洲古渡攬勝
暢遊茱萸灣,攬勝瓜洲古渡
主題八 航空科技逐夢
對話航空科技,追逐創新夢想
主題九 科普考古之旅
探秘科普天地,解鎖考古奧秘
主題十 科普自然探索
走進儀征科普地,探秘自然奇觀
量身定製
構建立體化“研學王國”
按照“主題引領、串珠成鏈”的思路,市婦聯等部門精心編織了運河非遺尋蹤、味蕾奇遇記、田園工廠樂遊、自然科普探索等主題研學線路,每條都是為兒童量身定製,從“非遺傳承”到“生態探秘”,從“紅色教育”到“科技啟蒙”,巧妙融合揚州獨特的文化、歷史、科技和自然景觀,串聯起城市地標與文化地標。
研學點位之一的揚州非遺珍寶館內,集中展示雕版印刷、通草花製作、揚州刺繡等40余項國家級、省市級非遺專案,專為兒童設計了“可觸摸、可體驗、可帶走”的互動場景。例如,孩子們可以親手刷印《金剛經》雕版、體驗通草花瓣的染色工藝。
“我們是以航空為魂、以兒童為本的創新研學專案,開創性地構建了集教育賦能、科技體驗與文化傳承於一體的航空研學新範本。截至目前,累計接待學生4萬人次,創收900萬元,成功打造了省內航空主題研學綜合體,是各機場調研學習的示範。”揚州泰州國際機場旅遊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劉智蕊介紹。
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王濤介紹,這次發佈的10條線路融合了揚州獨特的歷史、文化、科技和自然景觀,打造“行走的課堂”,不僅是對首批研學點位的深化拓展,更是對兒童成長需求的深切回應,讓孩子們在沉浸式的研學體驗中,充分感受揚州的歷史底蘊與現代活力。
串珠成鏈
打造全方位“成長驛站”
據介紹,兩次發佈的點位和線路覆蓋了各縣(市、區)、功能區,每個點位都經過精心設計:雙博館木版年畫體驗,讓孩子們在拓印間觸摸歷史溫度;航空館、揚泰機場的“航太模擬艙”,讓科普知識在沉浸式互動中自然流淌,研學點位正呈現出“教育性、趣味性、體驗性”三性融合的特點和特色。
來自瓜洲葵園的丁星宇介紹,葵園緊扣“農旅+研學”定位,將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研學需求深度結合,以農耕文化為核心,將百畝葵園打造為“行走的課堂”,形成獨具特色的葵園研學農耕文化遊,成了孩子們的“歡樂海洋”。
活動現場,多家單位還聯合啟動了兒童友好研學合作聯盟,逐步探索構建“點位挖掘—線路串聯—生態構建”立體化研學體系。
寓教於樂
守護青少年“歡樂世界”
現場聘請的10名“兒童友好研學推薦官”,由教育專家、非遺傳承人、兒童代表等共同組成,他們將做兒童研學的“體驗者”、兒童友好的“代言人”,積極宣傳、推廣揚州親子研學的兒童友好場景,助力孩子們在研學中收穫知識、快樂成長。
我市一位兒童心理專家說,青少年學生藉助研學活動參加戶外活動,走進大自然,增強體質,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快樂因數”,從而避免情緒低落、心境障礙等情況發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王濤表示,未來,揚州將繼續深耕“好地方+兒童友好”品牌,不斷優化研學資源,豐富研學內容,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研學旅程中觸摸城市溫度,為全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貢獻更多“揚州經驗”。
添磚加瓦
助推古城游“提檔升級”
記者瞭解到,瓜洲葵園還把傳統課堂搬到田間,開發了“我和向日葵有個約定”“‘玉’你相遇,如此甜‘米’”等特色課程,通過在田間採摘向日葵、手剝葵花盤、動手炒制葵花籽,讓孩子們沉浸式感受從“一粒種”到“一朵花”再到“葵花籽”的種植生產全過程。2024年秋季累計接待研學團隊近千人,增加村集體收入5萬余元。
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總經理助理顧孝慈介紹,揚州非遺珍寶館的研學品牌成立以來,已接待超300場、4萬名兒童,獲評“揚州市非遺研學體驗基地”榮譽稱號。未來,這裡還將繼續深化“非遺+科技”“非遺+文創”的跨界融合,引入AR技術還原李白下揚州非遺場景,開發兒童非遺數位藏品,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