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韓安冉吧?
被網友戲稱是“全網唯一婚姻測評博主”,年僅26歲,但人生經歷之豐富,讓絕大多數人望塵莫及。
16歲整容上癮,全身動刀超過30次,僅鼻子修復術就進行過6次。
結婚4次離婚3次,把這些人聚在一起,能湊一桌。
生第一個孩子,開直播;生下二胎的第二天,又開直播,老公宋浩然抱著孩子賣貨。
最近她又在鬧離婚,在直播間控訴丈夫宋浩然和婆婆——
婆婆在彩禮上厚此薄彼,大嫂18.8萬元,自己只有8.8萬元;
婆婆偏心親孫女優米,對小豬妹不好;
丈夫宋浩然面對這種局面,選擇站在親媽那邊,稱:“在你和我媽之間,我只會選擇我媽。”
但事情很快迎來反轉。
宋浩然否認離婚,稱矛盾複雜,自己會盡力去解決婆媳矛盾和養育問題。
不管韓安冉的這段婚姻最後走到何處,也不管她的人生往後會有多少風波,同為女性和媽媽,我有3個很直觀的感受,想和大家談一談。
01
原生家庭糟糕的女孩,容易吃感情的苦
韓安冉來自一個重組家庭。父母離婚後,她跟隨媽媽改嫁到新家。
同學對她的印象是:“不差錢,一個月換過好幾部蘋果手機。”
但她脾氣很差,動不動就摔東西發脾氣,特別是得知媽媽懷二胎後,覺得她不愛自己了。
點擊播放 GIF
等到妹妹出生,她跟妹妹作對打架,和父母針鋒相對,鬧得家裡雞犬不寧。
等韓安冉上節目出名以後,就開始各種折騰,上一秒還在秀恩愛,下一秒就打架鬧分手,頻繁結婚,每段婚姻都沒超過1年,就以離婚收場。
現在和宋浩然的第四段婚姻,已經屬於保質期較長了。
回看她這26年的人生,她雖然經歷豐富,可骨子裡還是16歲心智未成熟的小女孩。
她缺少家庭的溫暖,文化水準也不高。所以在不安全感的支配下,只能如本能般地從一個個男人身上獲得依靠。
她總是很輕易地愛上身邊的男人。幾句甜言蜜語、一點禮物,就覺得遇到“此生摯愛”。
殊不知愛是很奢侈的東西,需要心靈的碰撞、時間的驗證。
她對愛的定義很膚淺,將錢和愛劃等號,表達自己愛人的方式就是曬出大量奢侈品,出去吃吃喝喝。
有人批評韓安冉,說她是戀愛腦。也有人懷疑,她患有情感饑渴症。
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們作為外人,難以下判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原生家庭不幸的女孩,在感情上要走很多彎路,吃很多不該吃的苦頭。
02
婆媳矛盾,是婚姻里的致命傷
婆媳關係,可能是世界上最難解的題了。
有調查顯示,在中國離婚家庭中,有近半數的夫妻離異,是由婆媳關係造成的。
韓安冉這次的控訴,便直指婆媳矛盾,而宋浩然的反應,也與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的男人一致:站在媽媽那邊,而不是護著妻子。
這一方面是婆婆沒有邊界感,過多地介入小夫妻的生活。
特別是我國自古以來講究大家族的概念,所以很多深受傳統觀念影響的老人,理直氣壯地認為,兒子的家就是自己的家。
很多婆婆抱著這種心態,兒子媳婦的房間,想進就進;兒子媳婦關係親密點,就哭訴娶了媳婦忘了娘;甚至還干涉人家怎麼花錢如何養娃……
另一方面則是老公拎不清,讓自己和媽媽的親子關係,淩駕於夫妻關係之上。
但韓安冉幸運的點在於,宋浩然很快便意識到這種做法的危害,選擇了和她站在一起,並決定安排媽媽回老家。
不管後續如何,至少在眼下,宋浩然做到了不隱身。
恰如“婚姻教皇”的戈特曼教授提到的:
“夫妻之間要建立「我們」意識或團結意識。丈夫一定要站在妻子這邊,而不是自己的媽媽這一邊,這樣他們反而會更好,要讓家人知道自己和配偶是親密的一家人。”
而這,也是很多女人需要的枕邊人的態度。
03
婚姻不是兒戲,不管如何選擇都要謹慎
網友總調侃韓安冉是“婚姻測評博主”,羡慕她敢愛敢恨,覺得她過得不爽了就提離婚是很有勇氣的事。
但我還是想說,婚姻不是兒戲,結婚還是離婚都要謹慎。
特別是對韓安冉來說,她有2個孩子。
她自己在重組家庭長大,深受父母婚姻不幸的影響,因為憎恨媽媽再婚而變得叛逆,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境況。
如果她依然任性,一言不合就草率離婚,那麼對2個女兒而言,也會經歷變動混亂的家庭環境,隨時隨地冒出來的後爸……
這樣的成長環境真的好好嗎?答案不言而喻。
孩子是無辜的。所以我也希望韓安冉能真正認識到婚姻的責任。
既然選擇了對方,就要認真對待這份感情,認真對待所組建的這個家庭。
生活的雞零狗碎,和對方攜手共同面對,而不是選擇一走了之。
來源:蛋媽陪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