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人的童年頂流殺回來了?一亮相當初罵她的人全道歉了......
更新于:2025-04-09 15:14:05

小時候怎麼沒發現,世界上刀子最多的書是語文書......

說到語文課本,大家想到的是不是小時候越讀越不理解的閱讀理解,越記越記不住的作者簡介,和現在提起來還會讓人PTSD的“朗讀並背誦全文”?

但如果你看了博主@來看蘇吧,或許也會和其他網友一樣,刷新對課文的記憶,發出來自內心深處的靈魂拷問:這麼好的文章怎麼是在我讀不懂書的年紀出現的!

在她的視頻里,語文老師在課上重點強調的經典課文,被翻拍成了一個個生活化的小故事,既貼合原文內核,又讓人更容易代入,一不小心眼睛就看得出汗了。

看多了之後,這屆觀眾甚至開始自己找刀子,在評論區點自己印象最深的文章了。

初讀不知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當品嘗過人生的酸甜苦辣,再去讀語文書裡潛藏著的那些意難平時,才發現原來我們在最懵懂的年紀就已經品到了最細的糠。

01

父愛,不只是朱自清的橘子

她翻拍的《背影》做到了教科書(級別)的二創。

故事的開頭,就是女兒的控訴:從我記事起,他就經常酗酒,從來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

她所謂的父親,飯菜是不做的,學習是不管的,說了不讓動自己的東西是不聽的,但回來晚了是要責問的,“幾點了才回來,你說你一個女生知不知道羞恥”。

整天無所事事,到處閒逛,不是下象棋,就是在河邊看別人釣魚。

偶爾說什麼“等你考上了就帶你去迪士尼,給你買最新款電腦”的話......懂得都懂,畫餅罷了。

某天,女兒剛準備放學回家,被一個熟悉的大嗓門吸引,撥開人群一看,父親正坐在地上,旁邊是被車撞倒的共享單車。

本來還在擔心父親有沒有受傷,旁邊人的一句“碰瓷的吧”,突然提醒了她:確實,他這人為了錢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於是女兒轉身就走,然後回家跟父親大吵一架。

在爭吵中,她說出了那句不知道是狠話還是真心話的,“我寧願我沒有爸”。於是兩人之間本就少得可憐的對話從此徹底消失。

父親的存在似乎原本就可有可無,因此即使他彻底消失,女孩的生活也沒有任何變化。

直到高考出分,下意識想與父親分享喜悅的那一刻,她才意識到,父親好像已經不在身邊很久了,甚至他們連一張合照都沒有。

愧疚心作祟,女孩下樓去便利店給父親買酒,旁邊的人搭話,“蘇蘇,你爸的腿咋樣了?上次見他還一瘸一拐的”,女孩這才知道,他上次是真的被撞了。

回到家,一不小心又翻到了父親寫給已故母親的日記,女孩徹底明白了他的苦心:

只給錢不做飯是因為女兒之前說他做的飯難吃,後知後覺知道女兒來了例假馬上問鄰居阿姨要了衛生巾,讓她早點回家是因為看到了黃毛送她回家,怕她一個人不安全每天都在後面偷偷護送她。

或許父親也不是真的愛喝酒,只是因為酒能帶他短暫地見到他相見的人。畢竟他每天睜開眼見到的都是要依靠他的人,他能依靠的人,已經不在了。

誰懂這樣的臺詞,配上《路過人間》BGM的催淚程度?評論里已經有人哭到被罵神經病了。

聽到父親回來的聲音,女兒躺在床上,隔著牆壁對他說了這麼久以來的第一句話,“後天我開學,來送我吧”。

父親聽到明顯愣了一下,回答雖然只有一個“行”字,但完全聽得出裡面的喜悅。

出發的那天,同樣是分別的車站。但出乎意料的是,當父親說要去買些水和吃的時,女兒叫住了他,“爸,陪我坐會兒吧”。

明明刻在DNA里的買橘子“名場面”並沒有上演,大家卻還是被搞得滿臉小珍珠。

又或許,女兒說出的也是朱自清那時想說又忍住沒說的話吧?

故事的最後,父親拿出了曾經“畫餅”時承諾過的新款電腦,頭上戴著迪士尼的發箍。

他們終於擁有了第一張合照。

當然,原文作者和父親的情感或許比視頻中呈現的更為複雜,但就像評論里說的,父愛,不只是朱自清先生手裡的那幾顆橘子。

讓更多的人發現父愛存在的痕跡,才是視頻真正的意義。

02

小時候的課文,是長大後的人生

既然是語文課本翻拍,除了故事性的經典文章,也少不了一直都覺得晦澀難懂的文言文。

但當博主把《氓》的男女主拉進了現代的短視頻里時,大家突然發現,千年前古人寫下的情感與命運,和我們現在的生活好像也沒有什麼區別。

和男生的相識,始於一次醉鬼的騷擾。那時的他挺身而出,幫女孩趕走了危險。

之後,他總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遲到時送女孩上班,下雨時給她撐傘,愛情好像就是幾個瞬間的事,他們順理成章地在一起,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可是當女孩把男生喊來家裡吃飯時,獨自把她帶大的媽媽直接在飯桌上就明確表示不同意他們的婚事。

都說父母反對的婚姻一定要慎重考慮,可這時的女孩早已被愛情沖昏了頭,惡語脫口而出,“你不幸福就覺得別人也不會幸福嗎”。

媽媽拗不過,女孩最終還是出嫁了。大婚當天,她揚起笑臉,對著媽媽承諾,“我會幸福的”。

可惜,生活總是不像人想像中那樣充滿鮮花,婚後,柴米油鹽和雞毛蒜皮好像把曾經的愛情全部耗盡。

下班見到男生的第一面,得到的不是擁抱,而是“你在家就不能先把飯做了嗎”的抱怨,分享今天看到的唯美夕陽,收穫的不是贊同,而是“快回家吧”的不耐煩。

下雨時希望對方來接的請求被一句“開會”搪塞過去,等到自己冒雨回來,還被以“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為由,要求辭掉工作。

彈幕:清醒一點姐妹,他在CPU你啊!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原因,或許就是女孩們總以為退讓就能讓愛情回到原點。

女孩本來也這麼覺得。

她放棄了工作,選擇了家庭,但這樣卻換來了男生更肆無忌憚地對待。

在廚房忙活完最後一個菜出來,發現他早就吃完走人了。

生日時就因為做了一盤自己喜歡但他不能吃的辣子雞,就被當場罵自私,看的人拳頭都硬了。

還有記憶力好的姐妹突然想到,當初男生在丈母娘家吃辣吃得好好的,現在直接就摔筷子走人?真就變臉大師呗。

當初學課文的時候,只覺得智者不如愛河,戀愛腦果然沒有好下場。

直到自己真正經歷過後才明白,付出了全部時間精力的感情,不是說放就能放下的;敢於承認自己看錯了人,比愛更需要勇氣。

但好在,女孩最終還是選擇了離婚。

回到娘家的第一頓飯,媽媽給做了她最愛的辣子雞。

雖然耳邊還充斥別人的嘲笑,雖然未來的路還不知道怎麼走,但當媽媽把禮花拉響的那一刻,她就與千年前那位“反是不思,亦以焉哉”的大女主一樣,脫離了苦海,重獲新生。

博主翻拍的課文,就像是一記迴旋鏢,精準扎在了許多人的淚點上。

那時的我們,雖然能背誦全文,在閱讀理解時套用標準答案,卻總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

我們不明白《匆匆》裡那句“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了呢?”中隱藏著的遺憾和惘然。

疑惑李密為什麼要放棄仕途,辭官回家,語文老師在讀到“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時又為什麼突然就開始流淚。

小小的我們當時還不能完全理解文章背後的情感,但心裡的那顆種子,在嘗過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後,最終有了子彈正中眉心的時刻。

語文教育的意義也正來源於此:在一個個人生的瞬間中,我們突然體悟到文章的真諦,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聯結。當下的情感有處安放,更有種彌補時空溝壑的震顫。

與古人心意相通的那刻,我們似乎也擁有了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來源:美少女挖掘機

讀書的氣質
讀書的氣質
2025-04-13 05:24:35
再也不想同情洪欣
再也不想同情洪欣
2025-04-14 10:56:11
圖書館里的往昔時光
圖書館里的往昔時光
2025-04-14 1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