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藏新知,鐘鼓傳文脈!東城“舊書新知 鐘鼓書韻”文化市集點亮城市文化新地標
更新于:2025-04-09 12:55:23

  春日鐘鼓樓,一簾疏影半城書。近日,由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北京發行集團共同主辦的2025年“舊書新知 鐘鼓書韻”文化市集火熱開市。作為東城區“書香之城”建設的重點活動之一,市集通過古舊書展銷、珍本收購、非遺體驗、閱讀打卡、圖書交換、文創展售等多元內容,在中軸線北端打造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吸引藏書愛好者及市民讀者近萬人次參與,為京城再添一抹書香雅韻。

  古書尋珍

  字裡行間遇知音

  鐘鼓樓廣場上,中國書店、新華書店、外文書店等書店攜萬余冊精品舊書亮相,涵蓋古籍善本、民國文獻、紅色經典、中外文學等品類,既有《三言二拍》《東周列國志》《戰爭與和平》《全唐詩》等精品圖書,也有《黃帝內經素問校釋》《中醫百家醫論薈萃》《三國演義》《紅樓夢》等中醫類、藝術類精品舊書及連環畫。市民王先生捧著一本舊書愛不釋手,“去年我就來過,看新聞說這兩天又重新開啟,我就趕緊過來了。市集讓舊書重新流通,讓我們這些愛書人有了‘尋寶’的樂趣,這個形式特別好。”

  為了推動舊書迴圈利用,本次市集特別設置了讀者舊書收購區和讀者換書區,邀請專業鑒定團隊為市民提供免費評估服務。中國書店相關負責人介紹,舊書交易參與群體年輕化趨勢顯著,現場收購的舊書也將經過消毒、修復后重新上架,市民可以把家中舊書拿到現場進行估價置換。在讀者換書區,書友們可攜帶自己珍藏的書籍前來展示,或交換、或分享讀書心得,通過交換圖書傳遞綠色環保的圖書迴圈理念,讓知識流動起來,舊書換新友,共話閱讀之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讓舊書流動起來,能夠傳遞閱讀價值,讓知識在分享中綻放更加絢爛的光采。這不僅可以引導人們重新認識閱讀的價值,還有助於培養青年一代的閱讀習慣,更能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氛圍。

  打卡新寵

  文化地標新場景

  本次文化市集,一座以“我在鼓樓讀書”為書籍封面的藝術裝置成為人氣焦點,吸引了眾多書友和遊客紛紛駐足打卡拍照。裝置設立在鐘鼓樓廣場中,以鼓樓為背景,裝置中間特意設計了透明亞克力板,可讓讀者“走入書中”進行拍照留念。“媽媽,快幫我拍張照!我上封面啦!”市民李女士帶著孩子前來“打卡”,“這個打卡裝置很有意思,放在廣場很合適,在歷史建築這裡定格讀書瞬間,既有儀式感又有文化感。”

  該裝置也將作為“舊書新知 鐘鼓書韻”舊書文化市集的常設文化景觀,在每次市集舉辦期間進行展示,讓更多人感受書香文化魅力。

  文創破圈

  古籍變身潮流款

  當傳統典籍邂逅當代創意,沉睡的文明記憶被重新喚醒。在本次市集上,一系列以古籍為靈感的文化創意產品成為焦點——“片羽存真”系列文創將殘損書頁轉化為藝術珍品,古籍裝幀工藝與現代筆記本完美融合,清代皇家刻書字體化作搖曳生姿的摺扇,吸引不少市民遊客購買。這些文創產品既保留了古籍的千年氣韻,又以時尚設計語言贏得年輕群體的青睞。

  更令人驚喜的是,市集還創新推出了“典籍活化”體驗專案。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參與者可以親手體驗古籍修復的精細工藝,感受線裝書製作的匠心獨運。這種沉浸式互動不僅讓古籍從展櫃走向生活,更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煥發新生。一本本古籍不再是塵封的文物,而成為連接古今的文化紐帶,以生動鮮活的方式講述著中華文明的永恆魅力。

  文脈常新

  月月相逢品書香

  舊書市集不僅是書籍流通的平臺,更是文化傳承的生動課堂。據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城區推出了“舊書新知 鐘鼓書韻”重要文化品牌,創新打造了古舊書展銷區、讀者舊書收購區、非遺體驗區、圖書交換區和讀者曬書區等五大主題空間,通過“展銷+體驗+收購+交換”的立體化運營模式,有效促進了圖書資源的迴圈利用,讓文化傳承和經濟活力並存。

  今年4月至10月期間,市集將每月結合傳統節慶和重要紀念日,精心策劃七大主題活動,除本次清明時節的“閱沐春光”外,還包括五四青年節的“閱享青春”、六一兒童節的“閱樂童趣”、七一建黨日的“閱聚初心”、抗戰勝利紀念日的“閱培鑄魂”、中軸線申遺成功周年的“閱史知今”以及中秋佳節的“閱賞金秋”。通過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市民在書香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共用閱讀的樂趣。

  轉自:北京東城官方發佈

來源:首都新聞出版

讀書的氣質
讀書的氣質
2025-04-13 05: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