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行者往往缺乏足夠的市場調研、運營經驗和資金實力,好一點的品牌根本加盟不上,很容易成為“割韭菜”的物件。
“投資700萬元,只收回5萬,帳戶內的資金無法提現。”“或涉及投資人500多名,按此測算,總金額可能高達2億多元。”
近日,浙江電視台1818黃金眼報導,浙江的摩內咖啡疑似暴雷,從2024年12月底開始,部分門店投資人發現無法通過“毛奇助理”APP提現,帳戶內剩餘資金無法取出。
根據報導,摩內咖啡方面給到的說法是,公司帳戶因公安系統封存及加盟商進行訴前保全等問題被凍結,目前優先兌付員工的工資,所以關閉了股東的提現通道。
摩內咖啡什麼來頭?品牌方與投資人、加盟商之間陷入了什麼樣的糾紛?且來看一看。
根據企查查資訊,摩內咖啡品牌的所有人為摩內(義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不過從去年年底至今,這家公司發生了一系列重要變動,包括公司名稱、企業位址、主要人員等,而在3月18日,還新增了一條開庭公告,涉及到與上海普進貿易有限公司的買賣合同糾紛。
圖源:企查查
僅從品牌本身來看,官網信息顯示,摩內咖啡MONEI COFFEE是一家專注於咖啡共用商業模式的專業品牌,主營產品包括咖啡、果茶和輕乳茶等飲品。
今年2月,摩內咖啡通過微信公眾號發文稱“憑藉去年門店數超過100家,且立足於江浙滬的優勢,收到了京東外賣的入駐邀請”。
不過,紅餐品招查詢官方小程序發現,摩內咖啡聲稱的超百家門店,目前僅少量門店還能正常下單。
比如廣東佛山南海萬達總店(佛山唯一一家門店),其店內售賣的咖啡和茶飲,還有兩款霜淇淋,售價幾乎都是折後8.9元,在外賣平臺上還可以購買69元10次的美式套券。
紅餐品招以消費者身份致電佛山、珠海2家摩內咖啡門店,店員表示,目前門店正常經營,可以通過小程式上點單。從網友評論來看,不少都是近期(3月)發佈的新評論,高頻詞包括“免費送雪糕”“彭於晏代言”“性價比高”等。
但其大本營江浙滬地區,大量門店處於“休息”狀態,第三方平臺則提示,這些門店已經“暫停營業”。
以浙江金華市為例,小程式上41家門店均顯示“休息中”;大眾點評定位金華,也沒有在營商家,不少店鋪的最新用戶評價還停留在去年年底。
圖源:大眾點評
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摩內咖啡在營門店數約為30余家。今年3月,數十家摩內咖啡門店關閉,其中大部分位於浙江和江蘇兩省。與高峰時期的過百家門店相比,摩內咖啡門店數量大幅縮水。
根據1818黃金眼的報導,從2024年12月開始,摩內咖啡的經營便出現異常情況,多位門店投資人反映,門店實際經營狀況十分“慘澹”。
一位原“摩內咖啡”義烏中福廣場店的工作人員表示,管理層曾指示他們將每日營業額報告為5000至7000元,即使實際收入只有幾百元。
紅餐品招注意到,2月,曾有加盟商連線餐飲博主“勇哥餐飲創業說”,其自稱加盟了一個名為MN咖啡的品牌。根據該加盟商的說法,開業一個月內,售價12元的奶茶買一送一,毛利率僅為15%,每天只能賣出兩三百元,導致天天虧損。開業共花費53萬元,其中38萬元給了公司,包括27萬元用於獲取兩個區域的代理權。
在“勇哥餐飲創業說”的評論區,不少網友指出該品牌實際上是摩內咖啡。
此外,該加盟商還提到,MN咖啡招商時向他展示了另一個區域的日營業額數據,聲稱每天有5000元左右。然而,在後續調查中,他發現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那個區域的代理也是天天虧損。
除了被質疑數據造假外,根據1818黃金眼的報導,不少摩內咖啡的門店合夥人都表示,帳戶無法提現。
宋先生從2023年開始投資“摩內咖啡”的門店,前後花費了700多萬元。然而,到了2024年底,宋先生發現他在“毛奇助理”APP中的收益無法提現,僅收回5萬元。
宋先生聲稱自己的經歷並非個例,他提到,在官方股東群中有220多人,還有很多未加入群的人。據他初步估計,全國有5、600位股東,按此估算,總投資額可能高達2億元。
除了宋先生,多位投資人向1818黃金眼訴說了他們的遭遇:
沈女士總共投了180萬元,但轉帳都是轉到個人帳戶;
葉女士貸款了50多萬元投店,僅提現了一千元;
陳女士則表示,發現帳戶無法提現后,摩內咖啡還叫她繼續投店。
△圖文無關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摩內咖啡又是如何吸引到這麼多的合夥人?根據1818黃金眼的報導,摩內咖啡的招商文件顯示,摩內咖啡不用現金出資,僅以“3年商標使用權、勞務、其他權力等作價進行出資”,占股高達51%,進行實際的門店管理。
其剩餘的49%股份則分成12份供個人投資者購買。投資者不用管理門店,即可獲得股權分紅。最小的股份單位是39800元一股,共有11個小股東,每個小股東持有4%的股份;股東代表,投資62800元,擁有5%的股份。
在報導中,摩內咖啡還設置了推薦獎勵機制,如果一個投資者推薦他人投資,則可以獲得投資額20%的提成。上述多位投資人不乏通過好友推薦、親朋介紹而投資摩內咖啡。
在社交平臺上,紅餐品招發現一位疑似摩內咖啡的門店合夥人的網友,于2023年10月發佈了一段短視頻,宣佈摩內咖啡義烏中心醫院店即將開業,並稱正在招募新的合夥人。該女士在視頻下方評論稱“歡迎有志之士加入,對待想要賺錢的朋友,大門永遠為你打開。”
然而,在摩內咖啡被曝光之後,這位女士再次通過短視頻發聲,“摩內(浙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還我血汗錢”,她表示這個是詐騙事件,全國各地都有被騙的人。
那麼,摩內咖啡的招商加盟政策究竟如何呢?
目前,官方小程式上的相關板塊,比如“加盟招商”“加入摩內咖啡(成為摩內合作夥伴)”等,均提示無法打開。紅餐品招流覽摩內咖啡的官方公眾號、抖音號等,也未能發現公開的加盟招募政策。
3月27日,紅餐品招以潛在加盟商的身份,致電摩內咖啡的招商經理,對方聲稱,目前摩內咖啡仍然可以加盟,單店加盟費9.8萬,區域代理則是20萬元。
當被問及加盟門店的業績情況,該招商經理表示,要看加盟商的運營水準,做得好的,單日能達到三四千,做得差的幾百塊都有。
對比1818黃金眼的報導,與紅餐品招瞭解到的情況似乎有所不同。不過有熟悉摩內咖啡的網友指出,浙江區域,尤其是義烏,摩內咖啡主要採用共用門店模式進行招商;而在其他省份,則多採取單店加盟及區域代理的模式。
這或意味著摩內咖啡採用兩種不同的模式進行招商擴張,但具體情況如何還有待進一步核實。
圖源:紅餐品招攝
紅餐品招注意到,摩內咖啡或還涉及融資造假。2024年5月7日,摩內咖啡在其公眾號發佈了標題為《摩內大事記|熱烈慶祝摩內茶咖榮獲千萬級天使輪融資》的文章,然而,面對1818黃金眼記者的問詢,摩內咖啡首席風險官楊總卻表示“錢還沒有投進來。”
一系列的公司人員、地址等變更,也讓不少投資人提出了質疑。
在1818黃金眼的報導中,投資人宋先生對熱愛民的專業背景提出了質疑,認為其可能是一名“專業背債人”。
紅餐品招查詢企查查發現,摩內咖啡的主要人員蔡煜浩和許哲寧均於今年2月18日卸任。在此之前,蔡煜浩曾擔任公司的法人及財務負責人。2024年4月30日,摩內咖啡的法人由蔡煜浩變更為熱愛民,而在蔡煜浩和許哲寧退出后,財務負責人也變更為熱愛民。
不僅主要人員發生了變化,摩內咖啡的經營主體——摩内(義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今年3月更名),在去年11月,曾發生過地址變更,由義烏市的城西街道陸港電商小鎮變成義烏市稠江街道總部經濟園,時間再往前推,2024年10月29日,由於無法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取得聯繫,還被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根據1818黃金眼的實地探訪,目前摩內咖啡位於義烏稠江街道的總部現今早已撤場,並掛出了招租告示。
摩內咖啡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顯然仍有待進一步查清。紅餐品招瞭解到,目前宋先生已經聯合多位摩內咖啡投資人向屬地報案,1818黃金眼則表示,公安機關正在調查中。
僅從曝光的資訊來看,其與以往餐飲招商加盟的一些“暴雷”案例有著不少相似之處。
例如,曾經全國門店超1000家的鹵味品牌“遇見小黃鴨”,同樣採取賣原始股融資的模式:每家門店由遇見小黃鴨總公司占股51%,12位合夥人整體占股49%。12個投資人中,一位是合夥人代表,還有11個人是普通合夥人,合夥人代表需要出資49800元,占股5%;其他合夥人占股4%,出資32800元。按此金額估算下來,遇見小黃鴨一家店能吸納的投資金額就達到了41萬多。
△圖片來源:遇見小黃鴨官微宣傳材料
當時有知情人士告訴紅餐網,遇見小黃鴨曾宣稱對投資人按門店日流水分紅(非凈利潤),天天結算,而且是“全託管經營”的模式。即由總公司負責統一經營和管理,合夥人只投資和分紅,完全就是做甩手掌櫃。
還有網友分享稱,遇見小黃鴨宣傳時展示的是門店一天的營業額都是3000、4000多元,實際只有400元。
……如此種種。
小股投資的模式降低了投資門檻,而總部託管和拉新獎勵的設置,使其能夠迅速拓展規模。然而,去年,“遇見小黃鴨”因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調查,某種程度上也說明該模式潛在的巨大風險。
而通過融資消息、關聯大品牌、獲得的榮譽等來進行信任背書,也是加盟領域的常見“套路”。
在1818黃金眼的報導中,投資人宋先生提供的摩內咖啡創始人樊總的錄音顯示,對於還未落地的融資進行宣傳的做法,疑似樊總的人表示:“這個是行業的一個通病。”
摩內咖啡的官方介紹和宣傳中,也不乏與“京東外賣”“阿華田”“雀巢”等合作的描述。
然而紅餐品招查詢了摩內咖啡門店在京東外賣上線情況,以廣東省仍然在營的3家門店為例,目前均未在京東外賣上線。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此外,招商人員誇大門店業績也是常見的加盟陷阱之一。
去年,紅餐網曾報導過一位餐飲小白加盟某咖啡品牌,半年虧掉80多萬。加盟前,招商人員向穎子宣稱,除了經營門店的收益外,還包括拓展區域其他門店、進貨及經營流水返點、產品供應鏈銷售等收入,年收入可達280多萬元。衝動之下,穎子投入40萬元,搖身一變成了某咖啡品牌東北某市的總代理。然而,門店開張后,一天的業績只有100多元。
加盟套路不少,對於缺乏經驗的餐飲小白而言,往往缺乏足夠的市場調研、運營經驗和資金實力,好一點的品牌根本加盟不上,很容易成為“割韭菜”的物件。
對於大多數想開店的新手來說,成功加盟一個品牌並不容易。不僅要考慮選址、經營管理等問題,還需要承擔動輒幾十萬的投資金額,加上現在專案的成功率也在下降,妄想著通過加盟一夜暴富,或者當甩手掌櫃,肯定是行不通的。
紅餐品招與一些職業加盟商聊了聊,也梳理出一些可以提前規避的風險點。
加盟商周義明指出,“無論是與品牌方聯營,還是朋友合夥做生意,主理人必須明確,並且也要一起投錢,最好能出大頭。”這樣才能確保主理人盡心盡力地經營門店。因為即使出現虧損,主理人也會是損失最大的一方,從而更有動力去保證專案的成功。
周義明強調,“每個門店都應該被視為一個獨立專案,因為一家店的成功並不能保證下一家店同樣成功。”選址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只有天時、地利、人和都具備,才能保證專案的成功率。
如果是小股東,選擇可靠的合夥人至關重要。小股東通常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也無法專業地分析項目的優劣。因此,周義明建議,“一定要深入瞭解門店主理人的背景和經歷。”
作者:銳工;編輯: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