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包括金錢、健康、親情、友情等等,它是一整套系統。靠體力賺錢、靠技能賺錢、靠知識賺錢、靠錢生錢是賺錢的四種境界。大部分人要靠時間去換金錢,靠的是“人追錢” ,而頂尖的人靠的是錢生錢,靠的是吸引和影響力,能夠達到“讓錢為我們工作”的賺錢境界。
做對事,跟對人,持續做,是賺錢最本質的底層邏輯。偉大的工作,並不是用力量,而是用恆心去做成的。賺錢的本質就是利用資源,提供價值,解決問題,服務他人,滿足需求。賺錢,你只干賺錢的事就行了,你不要干與賺錢無關的事情,要聚焦,要把無關緊要的事情砍掉,不斷的做斷舍離,不斷的做減法。
高手都是以道德規則作為手段,為的是達成利益規則的目的。幾乎人人都會披上一層光鮮的道德外衣,然後千方百計的給自己謀取利益。永遠不要拷問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道德規則,人人都放在嘴上;利益規則,人人都記在心裡。客戶不是你的,錢也不是你的,他永遠是屬於他自己的人性和規律的。賺錢的捷徑就是瞭解潛規則,會靈活利用潛規則。想要賺錢,我們一定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規則和內幕,只有這樣才能賺到錢。
人與人之間沒有背叛,也沒有絕對的忠誠,一切因利益的產生而開始,因利益的消散而結束。價值觀和利益驅動,才更容易操控一個人。順應別人的人性,對抗自己的人性。你的價值就是一切,很少會有純粹的好人或壞人。你傷害了他的利益,你就是他眼裡的壞人;你符合他的利益,你就是他眼裡的好人。
掙錢靠自己,賺錢靠製造系統。不同階層有不同的賺錢能力,底層靠體力,下層靠技能,中層靠能力,上層靠模式,頂層靠系統。一般的生意就是低買高賣,這是生意的普通法則,而中層靠資本,上層靠規則。有錢人的思維是整合資源,而不是擁有現成的資源。思考問題的層級不同,維度不同,就能找出截然不同的解決方案,而效果也會截然不同。
想要賺一個群體的錢,你的心智必須高於這個群體。我們往往把一件事情想得很難,那你就一定做不好這件事。普通人要想成功,最簡單的途徑就是複製、模仿和超越。你要在模式上進行升級,不然你的努力就發揮不出多大的價值。對應不同的層次,努力也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只要你能解決交換欲、信任感、競爭力三個問題,你不賺錢都難。如何找賣點,就是看人們的需求在哪,你去滿足他們的需求,然後順便收錢。
賺錢一定是做自己擅長的的事,學會做減法,做得少,做得精,賺得才會多。有些核心東西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沒有核心競爭力長久不了。憑運氣賺來的錢,終將會憑實力輸回去。不聚焦,就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捨才有得,即為捨得的真意。賺到的錢一定不能全都塞進自己的口袋,要學會給那些能幫到你的人,説明過你的人能分到錢,這樣你才能更順利地、源源不斷地賺錢。我們不能太貪心,也不能膨脹,一旦佔了這兩樣的任何一樣,就會走下坡路。專注是我們唯一的機會,貪多吃不透。專心做事,專心提供更高的價值、更好的服務,自然聚財。賺錢就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做小而具體的事,賺穩定的錢。存量時代,盤子就那麼大,今後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團隊,想要長足發展,必然要把生意做細,做出特色。領域細分再細分,滿足精準粉絲群體的需求。少一些天馬行空、高談闊論,多一些執行力,先賺小錢,再賺大錢。不要輕易把公司做大,但一定要把公司做強,一定要在某個行業領域里深耕下去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產品不僅是局限在實物上的產品,你現在做的視頻,你寫的內容,甚至是你這個人,都可以稱之為產品。做內容的生產者,而不是消費者。未來的商業機會,就是服務一小撮,忽略大多數,你足夠垂直,就足夠賺錢。你一定要做IP,做內容,做圈子。未來,不管你做什麼生意和專案,都要從經營產品變成經營使用者,才算真正抓住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行銷核心。流量就是資產,未來只有流量的獲取方式門檻還算比較低,普通人還有機會入場。普通人賺錢,最好去搞流量,互聯網賺錢,就是用流量換銷量。
流量為王,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質。流量的秘碼是,在潛在客戶聚集地,持續輸出他們感興趣的價值。在流量上做加法,把流量做到極致,各方面的收益自然會水漲船高。做事要對標、做垂類,做差異化,追熱點。前端只圈人,後端才賺錢,前端就想賺錢,基本就賺不到錢。前端就想賺錢的,永遠都是窮人。千萬不要看別人賺了多少錢,而要看別人砸了多少錢,燒了多少錢,賠了多少錢,做生意不要只看表面,要了解背後的困難,通過不斷解決,最後抵達目標。
價值即產品。價值就是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價格只是客戶感受到的他要付出的成本,只要他感覺價值遠大於他要付出的成本,成交會更容易。人的價值是自己決定的。一個人最牛逼的能力,是自知之明的能力,就是你必須先瞭解你自己。你要想辦法把你的價值換算成金錢讓客戶感知。因為最終,客戶會把產品的價值換算成金錢,並與他要支付的價格對比。你只有理解這個道理,才能更好地成交。交易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客戶感覺你價值大,而價值是一種模糊的感覺,客戶不太容易區分你產品到底多好,如果你服務的過程中令他不舒服,那他的價值感受就降低了,但凡你的產品在本質方面沒有和同行拉開差距,他就會覺得這場交易不值。成交的本質是超價交換,只有雙方都感覺自己的收穫比自己付出的價值多,才會產生交換欲。
錢是價值交換的工具,一個人的精力極其有限,時間和精力是不可再生資源。交換的價值有很多,其中服務是價值,信息是價值,行業認知是價值。如果你想得到一個人的説明,你首先一定要明白我先能給你提供什麼。讓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專注一個細分領域,解決一類人的痛點。只要你能幫客戶解決痛點,而這個痛點他自己解決不了或解決起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你就能收他的錢。
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產品都是離錢比較遠的產品。有些產品根本無法幫助客戶賺到錢,它滿足的是客戶身體上或者心理上的需求,比如奢侈品和美食等。品牌才是第一生產力,而且品牌是無法複製的,無法複製的東西,才是價值最高的。錢本質上還是交換的仲介,人們不是為了掙錢而掙錢,錢只是工具,掙錢是為了實現人們的某些目的。所以,錢最終還是得要花出去的,否則它將毫無價值。
創業,要玩圈子、要有執行力。最終你會發現:真正影響自己的,很多都是些模糊的閱歷認知,以及誤導我們的錯誤洗腦。中層人拼圈子,練的是接觸核心利益者的向上社交能力。更有價值的往往是你時時刻刻攝入的高品質圈層的及時更新的賺錢資訊。太多的無效人脈是無意義的,人脈的核心是資源互換。不同頻的人,不要再接觸,你越狠不下心來,你就越會被帶跑偏。
做生意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變現。別到處找秘訣,那些最簡單的道理,往往最有用!比如勤奮和專注,比如內行賺外行人的錢,比如誠信,可以說人這一輩子有多少誠信,就有多大財富。眼光要準,出手要狠,真正的強者都是無情的。弱者大多活在美麗的假像里。大自然的進化方式,就是不斷的留下強大的,淘汰弱小的,這一切,殘酷而又現實。
將更多時間浪費在抱怨當中,而沒有用在實際能力的鍛煉、提高和結構優化方面,這會影響到自己專業素養的持續和穩定提高。不要抱怨,不要自大,有問題就解決問題,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抱怨上。窮人被情緒所困,富人一定是結果導向。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找藉口永遠是弱者的宣言。窮人與富人的區別,能不能成事,首先要看有沒有激情。有些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找到一大堆理由,來掩飾自己的懶惰和無能。真正成事的人,情緒穩定,行事果斷。拖延是一種慢性毒藥,會在悄無聲息中侵蝕你的人生。立即行動,能解決大部分的煩惱。
要想出人頭地,最忌諱的就是任何方面都比較平庸,必須在某方面擁有超常的能力和表現,或者具備獨特的資源,只有這樣你才能進入伯樂們的法眼,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職業生涯更多的是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在與同事和客戶的關係上,沒有永遠的知己,也沒有永遠的對手,永遠不變的就是相互之間的利益關係下的不斷排列組合。要想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最重要的是使自己具有較好的利用價值。職場中,決定你能拿多少錢,並不在於你的學歷,也並不在於你的背景,而在於你處於什麼位置,你能做什麼,你做了什麼,你為誰做什麼。
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因為他們手上掌握著資訊、資源,乃至資本,這也就是所謂的門檻,他們還有豐富的判斷力,因為過往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你很難在一個賽道同他們拼資訊,拼資源,拼資金,你不可能拼過。所以要讓自己在某方面有足夠的利用價值,當你沒有價值的時候,就要去提高自己,修煉自己。
別人對你的看法,永遠都只取決於你的實力,跟其他的關係都不大。要把金錢和時間都用在提升自己價值上。人這一輩子,最不能透支的就是時間,另外能量、運氣、健康都不能透支,更不要隨意透露底牌。普通人沒錢、沒權、沒關係、沒人脈,唯一能利用的就是時間,但就是運用不起來。他們只會把自己的時間消耗掉,然後變窮,繼續刷短視頻和在垃圾訊息中浸泡。你的時間花在哪裡,你的生命就消耗在哪裡。誰無法掌控自己的時間,也就無法掌握自己的生命。
一個人外在財富是最直觀的內在認知高低的現實投射。擺脫貧窮的陷阱,如消費陷阱、健康陷阱、思維陷阱、情緒陷阱等等,不走出貧窮的陷阱,人將永遠被貧窮枷鎖。低層次的人,受金錢驅使;高段位的人,把錢當成工具。困住我們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那個盲目又固執的自己。而真正能幫到我們的,也恰恰是覺醒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