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很有上進心,但在備考和學習的過程中,面臨的難題之一是沒時間。其實這個問題細化後,是既缺少絕對量的時間,還缺少對時間的高效利用。
有人可以一天學習12h+,有人一周學不了12小時,差別不僅僅是是否在職備考方面。以下是澤生(公眾號:澤生)的一些小建議。
1.堅持早起,5-6點最佳,最晚七點前。
建議在六點左右起來,學習1小時,這個時間段更安靜,大腦運轉和吸收知識效率更快,專注力也更強。而且一看表才7點多的時候,感覺到自己學了很久,實際還早,感覺時間變多了。然後準備吃早點。
2.用正反饋、高效率在早上開個好頭。
早上先學自己感興趣的或學著順手的科目,以更快進入學習狀態,可以考慮多看基礎而非難點。比如早上比較背考點或是梳理知識框架,減少高耗腦地計算做題。建議早上的學習更注重(頁碼和考點)數量,而不太建議花一個小時還沒出來一道注會財管計算題,更不建議在早上記 bs 模型公式。
3.輕鬆利用好碎片化時間。
澤生(公眾號:澤生)提示過用一些小細節可以在碎片化時間學習,比如把學習資料收藏到微信上,這樣學習的進度也是整體進度的一部分。很多人不喜歡中碎片化時間月子時不想讓自己得閒餘時間被學習填滿,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並不是放棄娛樂時間,而是利用一心二用的思路學習,比如你在聽一個無聊的報告時,此時的專注力可以低一些,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目的主要是養成習慣,為後面做鋪墊。
4.找人陪學、督學、促學。
如果在身邊,你有好夥伴、好閨蜜,雙方都喜歡學習,可以約著學習,比如交換保管手機。
如果身邊沒有適合的或效果一般。現在更方便的是網上找考友,但效果說實話一般,往往是堅持不了幾天熱度。
還可以找專門的老師來監督和提醒,或者找一個高度自律且願意説明你的人。目的是保證專注力和執行力。
5.用好小堅持。
每次學不下去的時候就告訴自己:再堅持5分鐘。每天多堅持5分鐘,一年就能再堅持1825分鐘,約等於30h,足夠看完一整本專業書,可以掌握很多考點,或者說,也可以重複考點很多遍。
6.不要停留在一個點,換著科目學。
遇到難點是很正常的,不要奢望一次搞懂,學術會議“先繞過去,再返回來”。永遠記住備考學習要增強信心,漸入佳境。不要一門科目學習過長的時間,很容易疲勞。財管學累了,學學戰略,計算科目和記憶科目搭配,換換腦子,效率更高。。
7.列清單、數位化。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除了在最開始定備考目標的時候,定較高的目標,比如通過更多的科目,考取更高的分數。在日常執行時,澤生建議設置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點的目標,這樣會有“無法完成”的壓迫感,這樣到最後就算沒有完成一天的任務,也會實實在在地學到很多東西。
舉個例子,計劃每日學完30頁ok,實際學習時可以按時自己學40-50頁,這是澤生一直在用的方法,收穫感和學習效率非常高。
以上提煉於高效備考服務體系,很重要,建議讀 5 遍以上,12h 是一個象徵,學習收穫和效率才是這個過程中的追求。進入公眾號添加微信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