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0-15k的公司能去嗎",招聘隱藏含義解析把年輕人看服了
更新于:2025-04-09 13:56:58

作為當代打工人,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幾次不愉快的找工作經歷。

遇到黑仲介、空殼的皮包公司、還沒談薪資先讓你交培訓費工服費的騙子工作室,做行政還要兼職保潔、快遞員、外賣員的夫妻公司等等……

以往這些明面上的騙局,大家通過正式的面對面交談都能識別出一二。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妄想要恢復奴隸制”的公司,開始把“不要碧蓮”擺在明面上了。

所以也就有了打工人和HR遲早得瘋一個的鬼畜局面。

甚至還有很多公司,會用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化將待遇漏洞進行包裝。

讓人乍一看還瞧不出端倪。

主打一個嘴裏沒實話,啥都不真實。

最近,就有博主針對這些招聘條件中的隱藏資訊逐一進行分析。

給廣大找工作的天真年輕人上了最有含金量的一課。

@愛女孩的麵條(下同)

先說第一條大家最關注的薪資。

轉正後綜合薪資10-15k,獎金豐厚:

這句話可拆解為轉正後、綜合薪資、獎金豐厚三個部分

眾所周知,薪資區間一般取低值,所以是10k。

但這隻是招聘工資。

入職初期肯定會加上什麼全勤考核、企業文化入職考核等等……

七七八八找理由一扣,在10k的基礎上x0.8

以上說的是綜合薪資,涵蓋了年終獎、績效、全勤獎等。

把這些去除,意味著基本工資還要在10 x0.8的基礎上再x0.8

而這仍然不是到手的,而是轉正後才能拿到的。

剛進公司有試用期,試用期工資能拿到轉正後的8成已經算不錯了。

所以,10x0.8x0.8x0.8才是這個招聘中的應聘者進公司能實際到手的。

獎金豐厚這一部分可以當大餅,吃不吃得到都不一定,全憑老闆心情。

因為第二條說了:團隊年輕,扁平化管理。

團隊年輕=人員流動性大,30歲以下員工居多=老闆貪便宜,捨不得招有經驗的員工=你的加薪空間幾乎沒有=一言不合就可以用試用不合格開了你。

扁平化管理=誰都可以管你=主要任務是把領導哄好=還要兼職各種雜活。

原則上雙休,原則在老闆手裡,週末有什麼事當然是得隨時加班的。

不打卡,意味著週末的加班也是義務的,沒加班費。

彈性工作制:下班時間可以彈性到八九點。

業務上升期:公司現在沒有穩定業務,你去了得給公司拉業務。

潛力巨大:壓力巨大。

有時有下午茶:散稱小零食or某單客戶送的體驗產品。

這博主一看就是上過很多班上過很多當,每個總結都精準的點出了最靈魂的潛臺詞。

在這個入職送空調都能寫進招聘福利的環境中,拆解招聘資訊才是應屆生們真正該學的東西啊。

薪資面議,是低到不可思議的議。

上不封頂約等於下不保底。

吃苦耐勞者優先,就是把工作很苦、“你不幹有的是人幹”的企業文化擺在檯面上。

試崗后看匹配度,就是大概率可能被白嫖。

公司有具體的娛樂活動。

代表公司領導愛此項娛樂,不是讓你去娛樂的,是讓你去哄領導開心的。

員工普遍年齡較大的穩定工作,娛樂專案就偏老派。

員工普遍年齡小的互聯網工作,娛樂專案盲猜狼人殺(午休時間參加的那種)

熟練掌握辦公軟體,意味著你的核心技能是word排版,知道仿宋GB2312字體該咋用。

要有主動性,要嚴謹,代表你得知道一個8塊錢的白板筆要提前一周提交流程等8個領導審批完才能買。

還是那句話,真真的福利一定會實實在在寫出來。

寫的全是小細節的話說明他真的沒啥東西。

可仔細想想,為啥連小細節都要當福利寫出來呢?

因為有的公司連這種小細節都沒有。

不過,你要說所有的公司都按這個規律去剖析的話,也有點以偏概全了。

畢竟有能力的人和待遇好的公司雙向奔赴的例子也是有很多的。

只是這樣的雙向奔赴才該是原本的常態啊。

連求職都要逼著大家做各種閱讀理解。

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誰還在縣城買房?
誰還在縣城買房?
2025-03-26 05: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