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悅有了新工作》
從學校辭職後,26歲的琥珀發誓:“就是把我打死也不當老師。”
為了擺脫這個職業,她轉而應聘墓地銷售,幸運的是,沒費太大勁就通過了面試,她在網上分享教師轉行陵園的經歷,2萬多名網友慕名而來,圍觀學習。
師範專業網友發來祝賀:“從夕陽產業轉行到新朝陽產業,恭喜你,我曾經的同行。”
許多與殯葬專業毫無關聯的職場人士向琥珀請教,怎樣才能轉型做殯葬行業。
在大眾的刻板印象里,殯葬是暴利行業。
成本幾百塊錢的骨灰盒,擺在喪葬店鋪,標價兩萬元;接送異地逝者遺體返鄉的司機,一趟能賺上萬元路費;面積0.6平方米的三穴墓45.78萬元——這遠超上海房價最高的黃浦區的房價均值。
不過,許多進入殯葬行業的人,並非奔著一夜暴富而來。他們像琥珀一樣,結束一段痛苦地工作后,試圖在這找一個暫時療癒自我的收容所。
■體面的工作背後,身心俱疲的她們
來陵園上班後,琥珀和家人爭執過多次。他們想要琥珀重回學校,畢竟,女兒去陵園上班,終究不如在學校當老師拿得出手。
2020年,琥珀在廣東的一所公立初中當老師,雖是臨時工,但琥珀的家人很驕傲。因為教師足夠體面,在婚戀市場上也很受歡迎。
痛苦的只有琥珀。
早在大三實習時,她就想退出教師行業,實習老師沒有工資,住宿環境惡劣,分配給老師宿舍門是壞的,廁所沒有花灑,得用水龍頭接水洗澡,有時沒熱水,琥珀得洗冷水澡。
琥珀實習學校的宿舍
實習的住宿環境讓她自嘲:“劉禹錫都要找我代寫《陋室銘》。”
2020年9月,畢業后的琥珀前往公立初中當信息老師。這裡住宿環境好了些,但工作情況遠比實習時複雜。作為老師,她日常被輕視,甚至遭遇過污蔑並幾次被打。
她是副科老師,上課時見人下菜碟的學生嚷嚷著:“反正我也聽不懂,給我們玩電腦吧。”
琥珀所在班級的衛生狀況
家長再怎麼難纏也好,也只是動嘴,但學生可能會動手。
有次,琥珀上連堂課,課間被一個男生叫住,琥珀趕著去下一個課堂,無暇理會。對方惱羞成怒,抓住琥珀,對著她的胸口狠狠錘了一拳。
琥珀身高170cm,體重90斤,如此瘦弱的她根本承受不起男學生的拳頭。
去醫院檢查后,學校確認了琥珀的工傷,她把檢查費的帳單交給家長,收回500元醫藥費,誤工費和打車費則需要自己承擔。
毆打琥珀的學生沒有道歉,反而罵她:“獅子大開口,還敢敲詐我爸?”
學生最後沒有收到任何處罰,因為是個未成年的孩子。作為成年人的琥珀只能假裝大度,忍氣吞聲。
第二次,學生因不願給她空調遙控器,打了她一拳,結果依舊是不了了之。
長期壓抑的工作環境,讓琥珀再次動了辭職的念頭,父母又一次勸她忍忍,“你不當老師,還能做什麼?”
琥珀崩潰了,父母怎麼能把學生對她的傷害當成小打小鬧?她在飯桌上尖叫,嚎啕大哭,上氣不接下氣。
圖源《點解阿Sir系阿Sir》
父母依舊沒有鬆口。
回校后,琥珀給媽媽打電話:“如果再幹老師,我真的活不下去了。”
那時,她覺得媽媽對她的痛苦視若無睹,因為母親依然像人機一樣勸她再堅持一下,琥珀毫不猶豫地掛斷電話。
她被逼到產生輕生念頭,第三次打電話跟家人哭訴“要辭職”時,再沒聽到家人反對的聲音。
她終於離開了教師行業。
她不要當老師了,她得活下去。
■令人患上乳腺結節的工作
從事殯葬行業前,大齊和琥珀一樣,有份看起來不錯的工作。月薪六千,在北方縣城裡算得上體面高薪。
只有吃著逍遙丸的大齊自己知道,那份體面工作裡,爬了多少虱子,如何快速蛀空了一個正常人的身心。
大齊原本是保險行業從業者,在一家國企待了4年,4年裡她覺得自己是一個“沒有後台的炮灰,辦公室內鬥下隨時可棄的棋子”。
剛入行時,由於所在公司的車險比別家貴了300-2000元,許多客戶不願在大齊的公司續保,領導只關注續保率低的結果,並且把續保率低的責任歸咎在她身上。
大齊性子急,直接反駁:“客戶是根據價格續保的,怎麼能怪我?我就算坐續保專員腿上,她也不可能在咱們家續保啊!”
圖源《棟篤神探》,被上司針對后,李慧慧詛咒上司
她那時還不知道,在一個等級秩序分明的工作環境中,一個不會說漂亮話,屢屢回懟領導的小員工,是不會有好日子過的。
儘管大齊的業務量是小組裡面最多的,但她的工資比別的同事都低。
這次言語上得罪領導后,大齊之後每個月都被扣500元工資——績效發放標準不是員工業績,而是員工和領導的關係。
2022年12月,大齊的媽媽生病住院,她自己生病的同時,請假照顧生病的母親,沒能及時回復4s店的續保專員,繼而被對方投訴。
可是領導不會管你事出有因,服務業讓客戶不滿意,就是想讓天塌下來。
領導大罵她“不要臉,廢物”,各種侮辱性的詞彙冒出,砸在大齊的臉上,她很委屈,可一想到臥病在床的媽媽,她只能把這份委屈和眼淚咽下去。
圖源《棟篤神探》,上司訓斥李慧慧
保險是個每時每刻都在與人打交道的行業,身處其中的大齊,感受不到絲毫的人情味,人人都很冷漠,只在乎業績,不在乎下屬的死活。
長期的高壓環境下,讓大齊患上乳腺結節,她一邊吃逍遙丸,一邊工作。
為了那份還算優渥的月薪,也為了養活自己,大齊在崗位上堅守了4年,直到領導將她調去電銷崗位,工資又下調了35%,她才下定決心離職。
提出離職后,大齊在電銷崗上幹滿了一個月,臨走時,領導又一次刁難她,為她準備了180元的工資,理由是“沒完成任務”。
大齊沒再忍耐,她先撥打了12345投訴公司,后申請了勞動仲裁,雙管齊下,終於拿回應有的工資。
不久後,她看到當地國企公墓招聘資訊后,提交簡歷,很快就通過了面試。
2024年,大齊正式開始了墓地銷售的工作。
■殯葬行業,告別“暴富”
受網上的新聞和信息影響,做殯葬行業前,大齊和大多數人一樣,以為這是個能一夜暴富的職業。
畢竟這樣的新聞,時刻都在發生。
2023年,上海松鶴園登上新聞,面積0.6平方米的三穴墓,價格達到了45.78萬元。當時上海房價最高的黃浦區房子均價為12.5萬元每平方米。
成本幾百塊錢的骨灰盒,擺到喪葬店鋪上,標價兩萬元;成本十幾塊錢的壽衣,則標價幾千元到上萬元;開車接送異地的逝者遺體返鄉,司機一趟能賺上萬元的路費。
圖源《瘋狂的賽車》
網傳的新聞、段子,讓公眾產生錯覺:殯葬行業的任何一環所賺的錢,都是普通人難以觸及的財富,甚至有網友調侃:“陰間通貨膨脹比陽間厲害,整得活人都死不起了。”
大齊信以為真,直到真正從事墓地銷售後,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前段時間,大齊被單位派到殯儀館幫忙,她發現,可降解材質的骨灰盒在80元左右,木質骨灰盒起步價為220元,還有政府補貼,一個220元的骨灰盒,市民只需花三四十塊錢就能買到,售價上千元的骨灰盒在當地非常罕見。
墓碑分為立碑和臥碑,卧碑價格較低,售價在26800元和46800元之間,立碑價位在88000元到118000元之間。
墓碑的價格由南北朝向、用工材質和風水決定,跟賣房大致相同,但大齊賣出的墓碑,卻不像賣房一樣有提成,她每個月只能拿3000塊錢的固定工資。
與熱衷於向客戶推銷房子的地產仲介相反,大齊對推銷墓碑既不熱情,也不反感,反正沒有業績壓力,能否賣出墓碑,對工作沒有絲毫影響。
受疫情衝擊,許多客人不太願意買墓碑,轉而選擇低成本的骨灰寄存,寄存費用一年也只需要花費60塊錢。
於是,這家以賣墓碑為盈利的公司出現一種矛盾的情況,陵園客源不斷,公司卻連年虧損。
仰賴於相關部門的積極整頓,當地殯葬行業價格親民且公開透明,一夜暴富的神話,已成歷史,現如今,在公墓上班的工作人員基本跟“發財”無緣。
大齊在公墓上班的工資比賣保險少了一半,但勝在輕鬆,早上八點上班,下午五點就能下班,無需加班,也不用隨時待命,時刻處於緊繃狀態。
圖源《棟篤神探》
許多同事在崗位上幹到了快退休的年紀,這裡沒有996,沒有Deadline,也沒有KPI,他們只需要給每位逝者安排好身後事,送逝者最後一程。
■做殯葬總比當老師好
離職后的琥珀,也很快被陵園招聘吸引。
不為一夜暴富,只為錢多事少離家近,如獲新生。
“陵園上班有五險一金啊,又有雙休,試用期工資也有5000塊錢,而且還包午飯耶!”
說到陵園的工作條件,琥珀眉飛色舞,語氣很雀躍,她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面試時,老闆很欣賞琥珀的性格,雖然之前沒有任何銷售經驗,但她熱情開朗,擅於溝通,臉上也總是掛著笑容,很符合他對銷售人員的要求。
圖源《三悅有了新工作》
她入職的私營墓地和國企墓地的待遇天差地別,私營墓地轉正後的工資為2500元的底薪加績效,每個業務員旺季時每天接待3-4位客人,每4位客人里大概能成交一位,每賣出一個墓碑就能拿到0.8%-2.0%的提成。
業績好的業務員每月能拿到3萬元的工資,就算是淡季也有7000-8000元的工資。
琥珀今年26歲,退出教師崗位,重新回到求職市場時,一些企業認為,她處於馬上要休婚假產假的年紀,直接拒絕她。
殯葬行業全然相反,他們不在乎求職者的年齡、性別、學歷,40多歲的女性依舊被這個行業所歡迎。
沒有35歲的就業限制,也沒有對已婚已育女性的歧視。只要擅於溝通,肯學習,殯葬行業願意擁抱所有人。
圖源《三悅有了新工作》
面試通過第二天,琥珀來到陵園上班,工作地點在山上,離市中心很遠。進入陵園後,映入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綠植,一排排整齊林立的墓碑。
工作營業廳和墓碑的距離很遠,需要工作人員開觀光車帶客人們上山。墓地銷售的工作,除對接客人,帶客人看墓碑外,就是負責墓地售後服務,例如給墓地定時打掃衛生,客人沒時間掃墓時,會代替他們給逝者上香、獻花、燒紙錢。
同事們是30多歲和40多歲的女性,她們都很友善,會耐心教琥珀怎麼跟客戶打交道。
飯堂的飯菜豐盛,陵園廚房師傅的手藝吊打學校的廚師,打菜的阿姨們很大方,給的份量也很多,不像學校飯堂阿姨一樣手抖。
陵園飯堂的飯菜
她又想起了從實習到當老師那幾年糟糕的住宿、食堂和一切:
“那些事就像掛在頭上血淋淋的刀子,刀不會落下,但刀上的血一直在我的腳下。”
現在,沒有活人拿著刀為難她了。
■和死人打交道更輕鬆
在網上發教師轉殯葬行業的帖子后,許多師範專業的網友和琥珀打探轉行消息,他們同樣被教師這份工作折磨得不成人形,迫切想找“避難所”。
“英專可以去嗎?地下也要和外國人溝通的呀。”
“和死人打交道總比和活人打交道輕鬆。”
“學生、家長、領導,比鬼難對付。”
師範專業外的網友們,卻對教師們的抱團訴苦感到不解:“是什麼原因讓你離開前一個崗位(教師)?”
“每天從早站到晚,扯著喉嚨喊,病了也要自己調課,課間也要站崗,陪餐陪睡,一個學期不知道跑多少趟醫院,後來住院了,還是辭了,熬下去都不知道能不能活多三年。”
外行人羡慕教師有編製,鐵飯碗,足夠體面;行內人羡慕行外人沒吃過當教師的苦。
國企保險員的體面程度,不亞於教師,外行人也會對大齊的離職感到困惑。
2024年,是大齊從事殯葬工作的第一年,有次整理死亡檔案,她突然發現,其中有4名80后,他們的死因皆為“猝死”,其中一位逝者和她一樣,生於1989年。
雖然檔案未記載逝者的死亡場所和工作,但同齡人的死亡,讓她不寒而慄。
圖源《入殮師》
她回想起2022年時,一名同行晚上值夜班途中倒下,在醫院搶救了幾天后,遺憾離世。
同齡人的死亡,總在提醒大齊,她也曾處於和他們一樣的境遇,錢是賺不完的,業績是趕鴨子上架的,工作是冰冷的,領導是惡毒的。
在體面的工作和寶貴的生命面前,當然是選擇後者。
過去,客戶是活的,被剝削的她們卻好像死了。現在,客戶是死的,但她們終於活過來了。
來源:費加羅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