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親愛的朋友們,健康是我們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而腦梗這一疾病卻悄無聲息地威脅著許多人的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就像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腦梗可能就潛伏在我們身邊,而一些細微的信號,可能是身體發出的緊急求救信號。
張大爺,一位68歲的退休老人,生活本該是悠閒自在的。每天清晨,他都會在小區里或者公園裡散步,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寧靜的時光。他還會打打太極拳,那姿勢優雅而穩健,彷彿歲月在他身上留下了從容的印記。張大爺不僅身體硬朗,還有一項讓鄰里街坊都羡慕的愛好——下象棋。他可是小區里有名的象棋高手,一周要和街坊們對弈4到5次。每次下棋,周圍總是圍滿了觀眾,大家都為他的高超棋藝喝彩,那場景熱鬧得就像一場盛大的棋局盛會。
然而,就在今年年後,一個意想不到的變化發生了。張大爺突然變得不會下棋了,以前的“常勝將軍”變成了“敗軍之將”,輸得一塌糊塗。鄰居們都很詫異,紛紛議論:“老張的腦子咋突然不好使了呢?”家人也察覺到了異常,張大爺不僅下棋輸了,還經常忘事,丟三落四的。他們擔心張大爺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於是趕緊帶他去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讓家人和鄰居們都大吃一驚——張大爺竟然患上了腦梗,病灶位於右側額葉皮層區。這個區域雖然避開了運動區,所以張大爺的手腳活動沒有問題,但卻影響了他的記憶力和計算力等高級智慧。這也就是為什麼張大爺會輸棋、會忘事的原因。腦梗,這個看似遙遠的疾病,就這樣悄無聲息地侵襲了張大爺的生活。
說到腦梗,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根據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的數據顯示,全球40%的腦梗病例都發生在中國。國家流行病學調查也指出,腦梗已經成了威脅國人健康的第一位疾病,其發病率遠超心臟病和癌症。很多人可能覺得腦梗的癥狀很明顯,比如嘴歪眼斜、口齒不清、一側肢體無力麻木,甚至昏迷等。但其實,還有一種“無癥狀腦梗”,它的癥狀不典型,非常容易被忽略,從而延誤就醫,耽誤病情。
無癥狀腦梗大多是大腦皮質、皮質下的小血管或微血管出現栓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學畢業生”。這些小卒中面積雖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小卒中會影響大腦的功能區,進而引發手腳活動障礙、言語障礙、失智等一系列問題。所以,瞭解小卒中的不典型癥狀,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醫生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以下四個癥狀,很可能提示已經發生了腦梗,一定要及時就醫:
第一,突然行走不穩。就像在風中搖擺的樹葉,人們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步態不穩、行走緩慢,感覺走路沒力氣。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感冒、太疲累,或者是因為關節不舒服、腰痛、老化等原因。但其實,這可能是小腦、腦幹區域出現梗死的信號,還可能伴有眩暈、言語不利等癥狀。
第二,記憶、計算、認知功能突然出現障礙。想像一下,突然之間,一些熟悉的字詞變得陌生,對手機、電視、報刊雜誌的內容也難以理解。或者經常忘事、丟三落四,就像張大爺下棋時突然變得不知所措。這種高級智慧損害如果不加以重視,發展下去可能會演變成血管性失智。
第三,一過性黑朦。我們的眼動脈就像一條細小的河流,一旦頸內動脈有斑塊形成,逐漸發展導致血管狹窄,就會誘發眼動脈供血不足。這時候,就會出現一過性黑朦,突然一隻眼睛看不見東西,但幾秒鐘后又緩解了。很多人會誤以為是老花眼、飛蚊症或者疲勞,從而忽視了這個信號。然而,這其實是腦梗的典型高危預警信號,一旦治療不及時,下一次就可能是頸內動脈閉塞,出現大面積腦梗。
第四,突然情緒改變。老年人的情緒變化就像是天氣的突然轉變,突然變得淡漠、情緒低落、抑鬱,不太理人,問話也不怎麼回答,或者脾氣變得暴躁、舉止怪異。這些癥狀在門診或住院部的病人中很常見。大腦的額葉區梗死,雖然可能不會影響到肢體活動,但卻會造成患者性格改變。家屬們往往會以為老人家只是心情不好,過段時間就會好,結果卻越來越嚴重。
所以,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一定要瞭解這四個腦梗的不典型癥狀,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又患有三高疾病的更要警惕。一旦出現這些癥狀,要及早就醫,完善頭顱磁共振等相關檢查。
預防腦梗,我們可以做到以下四件事,降低發病風險:
第一,嚴格控制危險因素。除了年齡、遺傳基因這些不可控因素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房顫動、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煙飲酒、鼾症、久坐不動等因素都會導致腦梗的風險增加。大家一定要重視體檢,篩查這些危險因素,並遵醫囑嚴格控制,這樣才能大大降低腦梗的風險。
第二,合理飲食。三高等疾病都與日常的飲食息息相關。長期吃高熱量、高脂肪、高糖、重口味的食物,就像給身體埋下了一顆顆“定時炸彈”,會讓三高疾病風險陡增,隨之而來腦梗的風險也會增加。所以,平時大家要保持合理飲食,盡量以清淡、少油的飲食為主。可以適當多吃白肉,比如魚肉、雞肉、蝦肉等,少吃紅肉,如豬肉、牛肉、羊肉等。多吃膳食纖維食物,像蔬菜、水果、燕麥、藜麥、玉米、紅薯、雜糧豆等。還要勞逸結合,飲食有節,早餐要吃,晚餐少吃。
第三,堅持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就像給身體注入了活力的源泉,有助於提高新陳代謝,促進血液迴圈,減輕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腦梗的風險。運動要達到一定的時長和強度才能有效,世衛組織建議每周進行4到5次的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運動強度要達到出汗、呼吸略急促、心率增快為標準。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也證實,經常做下肢拉伸運動,比如壓腿、抬腿、伸腿等動作,有助於改善血管硬化,降低腦梗的風險,大家不妨試一試。
第四,好的睡眠。我們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研究表明,長期熬夜,睡眠不足就像給身體拉響了警報,會增加患三高疾病、肥胖的風險,進而增加心腦血管病的風險。而良好的睡眠,就像給身體進行了一次深度的修復,有助於新陳代謝,促進內分泌系統、組織細胞的修復和更新。建議大家每晚定時定點睡覺,保證每晚睡眠時間7到9小時,夜間醒來不超過兩次,並且很快可以入睡。如果確實有失眠問題,可以找相關醫生幫助調理。
朋友們,健康是我們生活中的重中之重,腦梗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重視起來,瞭解它的信號,做好預防措施,就能將它拒之門外。讓我們一起關注健康,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吧!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