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王一樣,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認知誤區,認為“適量喝酒有益健康”,可大量研究卻表明喝酒不存在適量一說,每一滴酒都對身體有害!
近期,權威期刊《JAMA Network Open》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也再次證實,適度喝酒依然可能增加早死風險,尤其是這個年齡段的人。
在這項前瞻性佇列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13.5萬人的健康數據,這群人平均年齡為 64 歲。
根據不同的飲酒量,參與人被分成了下面4組進行觀察。
結果顯示:
與偶爾飲酒相比,高風險飲酒可能會導致全因死亡風險增加 33%,死於癌症的風險增加39%,死於心臟和血管問題的風險增加 21%。
而且中低度風險飲酒也不能免受傷害。
中度風險飲酒和全因死亡增加10%,癌症死亡風險增加15%有關,低風險飲酒則可能導致癌症死亡風險增加11%。
此外,《柳葉刀》2020年發表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對於15-39歲的中青年,1杯酒(酒精含量約為10克)就可帶來健康風險,而過量飲酒更可能導致腦容量減少、白質發育不良,以及一系列的認知功能缺陷。
相比其他酒,大家普遍認為紅酒更養人,其含有的白藜蘆醇,一直被認為是抗氧化衰老、抗炎和改善心血管健康的有益物質。
首先,儘管白藜蘆醇在實驗室和動物研究中顯示出多種健康益處,但關於其在人體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是存在爭議的。
其次,紅酒中含有的白藜蘆醇非常有限(一升紅酒大概只有1毫克左右),如果想通過喝紅酒來吸收白藜蘆醇,你大概得喝上幾十瓶才有用,而酒精是1類致癌物,這種喝法肯定是弊大於利。
何況要補充白藜蘆醇,也不一定非得喝酒,直接吃葡萄(包括葡萄皮)、花生和藍莓等也是一樣的。
而且考慮到酒精的潛在危害,歐洲研究理事會或考慮將紅酒從地中海飲食(有“全球最佳飲食”之稱)中剔除。
生活中,不少人喜歡自己動手釀酒,覺得自己釀的肯定乾淨衛生又養生。
殊不知,這是大錯特錯!
很多自釀酒都有甲醇超標的問題,過量攝入甲醇可能導致中毒以及永久性失明。
華西都市報就曾報導,有位成都市民拿自家釀製的葡萄酒去司法鑒定所檢測,結果顯示:第一次檢測的甲醇含量是601毫克/升,第二次是613毫克/升,每升均超出國家限量標準200多毫克。
來源:華西都市報
不僅如此,自釀酒有時也是危險的“定時炸彈”。因為在釀造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容器內壓強太大就會發生爆炸的危險。
藥酒同樣也危險。一些名貴藥材和珍稀野物可能含有劇毒成分,需要經過專業炮製才能去毒,自己泡藥酒喝容易出現中毒癥狀,嚴重的可致死亡。
最後九叔再強調一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養生酒”“健康酒”,最安全的還是不喝酒。
參考資料:
[1]Ortolá R, Sotos-Prieto M, García-Esquinas E, Galán I, Rodríguez-Artalejo F. Alcohol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Mortality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Health-Related or Socioeconomic Risk Factors. JAMA Netw Open. 2024 Aug 1;7(8):e2424495.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24495. PMID: 39133491; PMCID: PMC11320169.
[2]Mewton L, Lees B, Rao RT. Lifetime perspective on alcohol and brain health. BMJ. 2020 Dec 3;371:m4691. doi: 10.1136/bmj.m4691. PMID: 33272963.
[3]《Should red wine be removed from the Mediterranean diet?》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4]《自釀葡萄酒,開蓋直噴3米房頂,當事人:緊捂瓶口5分鐘不敢動》光明網,2022
[5]《自釀葡萄酒有毒? 實驗證實甲醇超標50%》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