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姨今年55歲,平常特別喜歡運動,退休后更是全身心的投入了運動。每天上午泡在健身房,晚上還會跟著健走隊去暴走1小時。
連續堅持了大半年時間後,劉阿姨發現自己的左腿有點異常癥狀,每次走著走著就不聽使喚了。但只要稍微休息下或走的慢一些,就會恢復正常,所以她也沒有太當回事。但從上周開始腳脖子出現了異常的腫脹,走路時越來越不聽使喚。
劉阿姨覺得情況不對,趕緊去醫院檢查,檢查發現韌帶沒有了彈性,導致無法固定踝關節,所以引起了不聽使喚的癥狀,想要改善癥狀,只能通過手術更換韌帶。
這個結果令劉阿姨難以接受,不都說運動對健康有益嗎?自己怎麼還因為運動而進了醫院。
一、每天堅持走路鍛煉好嗎?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人員曾進行過一項研究,相關結果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雜誌上。研究人員用2100名中老年進行了為期14年的隨訪,通過分析發現每日步行>7000步的受試者,相較於每日步數<7000步的,全因死亡風險下降了約50~70%,但下降幅度不會隨著走路頻率的增加而增加。
而哈佛大學也曾進行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1.7萬名平均年齡72歲的女性進行了調查發現。受試者日行步數<7500步時,全因死亡會隨著步數的增加而降低。但>7500步之後,則不會讓全因死亡風險繼續下降。
總的來看,每日行走7000步左右可給健康帶來最大的獲益,走路並非數量越多越好。
堅持進行散步可説明讓大腦內的灰白質體積變大,對於維持大腦的正常思考、記憶能力有説明,可延緩大腦的衰老速度;且散步還可以促進胃腸道進行蠕動,對於促進消化、預防便秘等均有好處,對於維護胃腸道功能也有説明。
此外,散步還能幫助減肥、促進心臟健康、預防骨折以及緩解焦慮等,可給健康帶來全方位的好處。
二、錯誤運動,反而會加速衰老
雖說運動可給健康帶來不少的好處,但前提是要正確進行運動,這幾種錯誤的運動方式,反而會給健康帶來威脅。
1、鍛煉姿勢錯誤
運動要注意把握專業的姿勢和良好的體態,如若在過程中偏離的話,可能會破壞脊柱、導致體態不良等,建議剛開始運動的人可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進行鍛煉。
2、只做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具有塑形的作用,但增肌的效果相對一般,如若長期只進行有氧運動的話,可能會讓人顯得衰老。適當增加一些無氧運動,可幫助持續燃燒熱量、維持肌肉重量,讓人看起來更年輕。
3、過度鍛煉
凡事過尤而不及,運動也是如此,過量進行運動會導致體內的皮質醇含量增加,容易誘發皮膚彈性下降、血糖上升等,對健康較為不利。
4、忽視盆底肌
忽視盆底肌會導致女性步入中年後腹部發福,以及患上尿失禁。盆底肌肉的力量對於女性而言十分重要,緊致的盆底肌可説明預防漏尿,建議日常可多進行凱格爾運動。
5、忽視高強度間歇運動
《細胞代謝雜誌》上的研究指出,經常進行高強度間歇鍛煉的人群,體內線粒體性能可提高69%,這對於預防糖尿病有很大好處,且可以説明對抗衰老。
三、中老年人如何運動才健康?
對於中老年人而言,學會正確的運動十分重要,具體該如何做呢?
首先,在運動強度的選擇上要以身體反饋為準,在感覺到心跳微微加快、微微出汗以及氣促時,說明強度已經到達了中等,心率會比平常增加15~20次/分鐘,保持這個強度的運動對於中老年人而言是比較合適的。
其次,建議每天進行20~3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10~2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這個數量的運動是要每天進行。如果一周無法鍛煉7天的話,則可以將時間平均分配在鍛煉的當天,如每周鍛煉3次,但每次鍛煉的時間增加至60分鐘。
最後,運動形式的選擇不必拘泥於健身房等專業的場所,日常跳廣場舞、做家務、散步等,也都是不錯的運動選擇。只要是動起來,都會給健康帶來一定好處,不用過分糾結運動的專案。
運動對於健康有好處是毋庸置疑的,但運動一定要選對方式,避免錯誤的運動方式給健康帶來不必要的損傷。
參考資料:
[1]《真誠建議:每天走路超7000步,能大幅降低死亡率》.科普中國.2023-05-14
[2]《鍛煉可能會讓你加速衰老!這6種方式我勸你放棄》.生命時報.2019-01-31
[3]《老年人如何運動才合適?》.健康報.2022-07-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