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這件大事上,血糖的控制對很多人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那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呢?其實,咱們的身體在飯後會悄悄給出 “提示”,只要留意這些信號,就能心中有數。今天,咱就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好好聊聊血糖偏高的人飯後常有的那些表現,讓大家都能更好地守護自己的健康。
就說老王吧,他是個糖尿病患者,平時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段時間,他發現每次吃完飯,就困得不行,眼睛都快睜不開了,必須得睡一會兒才行。一開始,他覺得這可能是正常的,畢竟吃飽了就容易犯困嘛。可後來他發現這種情況越來越頻繁,而且困意來得特彆強烈,這讓他心裡有點犯嘀咕。
其實啊,吃飽後犯困這件事,對一般人來說,是因為吃飯後身體忙著消化食物,大量血液都跑到胃腸道去了,腦部供血相對減少,所以會感覺有點困。但對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飲食不太規律的人來說,情況就不太一樣了。當他們一下子吃了很多含糖高的食物,血糖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急劇升高。咱們身體里的胰島素,本來是負責把葡萄糖運到細胞里,讓細胞吸收利用,給身體供能的。可糖尿病患者要麼胰島素分泌不足,要麼身體對胰島素有抵抗,這就導致細胞沒辦法好好吸收葡萄糖,身體得不到足夠的能量,人就會感到疲勞、頭暈。像老王這樣,老是餐後犯困,可不能掉以輕心。要是餐後 2 小時血糖超過 11.1mmol/L,就得趕緊去醫院,讓醫生幫忙調整治療方案,不然長期高血糖,不僅會讓腦供血不足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還可能引發各種併發症,那可就麻煩大了。
還有些糖尿病患者,經常會有這樣的苦惱:剛吃完飯沒多久,就又覺得餓了,好像怎麼都吃不飽。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從胰島素說起。胰島素就像一把 “鑰匙”,能打開細胞的 “大門”,讓葡萄糖進去被身體利用。要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雖然高,可細胞卻 “餓” 得慌,因為葡萄糖進不去。身體得不到能量,就會不斷發出 “饑餓信號”,讓人總覺得沒吃飽。對於血糖高的朋友,在飲食上可得多注意。可以多吃些低糖、低脂、高纖維的食物,像各種新鮮蔬菜,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水果的話,也可以選一些含糖量相對低的,比如蘋果、柚子。吃飯的時候,別吃太多,得控制好量,不然吃進去的糖分太多,血糖又該升高了。
除了飯後犯困、總覺得餓,還有個常見的表現就是總覺得口渴,老想喝水。這是因為當血糖過高時,身體里的滲透壓會升高,就像給腎臟發出了 “緊急信號”,腎臟收到信號后,會排出更多的尿液,把多餘的糖分排出去。可這過程中,身體里的水分也跟著大量流失,人自然就會覺得口渴。很多糖尿病患者會發現,自己飯後不僅口渴,還老跑廁所,尿量也比以前多了,這就是血糖高在 “作怪”。
這裡得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千萬別等到口渴了才想起來喝水。有些患者因為口渴中樞神經長期被高血糖刺激,身體對缺水的敏感性下降了,就算身體已經缺水了,也感覺不到口渴。但這並不代表身體不缺水,要是不及時補充水分,問題可就大了。缺水可能會導致脫水,讓血糖進一步升高,嚴重的話,還可能損傷神經系統和腎臟。所以,就算不覺得口渴,也得適當喝點水。喝水對身體好處可多了,能稀釋血液,降低血糖濃度,還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讓血糖保持穩定。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