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近日,全國愛衛辦發佈
《睡眠健康核心資訊及釋義》
什麼樣的睡眠是高品質睡眠?
怎樣才能睡個好覺?
一起瞭解↓
01
不同年齡有“最佳睡眠時長”
你每天需要睡多久?自查↓
規律的睡眠時間是健康睡眠的保障。提倡順應四時,起居有常。保持規律的入睡和起床時間,維持穩定的生物節律。
成年人推薦晚上10~11時入睡,早晨6~7時起床。
老年人推薦晚上10~11時入睡,早晨5~6時起床。
適宜的睡眠時長是健康睡眠的基礎。不同年齡段人群對睡眠時長的需求不同,且存在個體差異。一般來說:
0~3月齡嬰兒每天需要13~18小時
4~11月齡嬰兒12~16小時
1~2歲幼兒11~14小時
學齡前兒童10~13小時
中小學生8~10小時
成年人7~8小時
老年人6~7小時
02
什麼樣的覺才是好覺?
睡眠不良的後果有多嚴重?
良好睡眠品質通常有三個標準:
入睡時間在30分鐘以內(6歲以下兒童在20分鐘以內);
夜間醒來的次數不超過3次,且醒來后能在20分鐘內再次入睡;
醒來後感到精神飽滿、心情愉悅、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睡眠不良是指睡眠時長不足或過長、睡眠品質下降或睡眠規律紊亂。常見表現有睡眠時間減少或延長、不能按時入睡、入睡困難、早醒、夜間頻繁醒來、眠淺夢多、白天嗜睡等。
長期睡眠不良有哪些危害?
長期睡眠不良會導致反應遲鈍,注意力、記憶力等認知功能下降,學習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增加交通和生產安全風險;會導致情緒不穩,煩躁不安,嚴重者會誘發焦慮、抑鬱等;會降低機體免疫力,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和癌症等患病風險。
研究發現,與每天擁有7~7.5小時睡眠時間人群相比,睡眠時間小於5小時的女性,患結腸癌的風險增加約36%,而小於6.5小時的男性,患肺癌的風險增加約112%。
03
如何擁有深度睡眠?攻略來了~
想要睡個好覺
不妨改善入睡環境
試試調整睡姿
臥室環境應安靜舒適,根據個人的習慣保持適宜的光線強度,室內溫度在20℃~24℃、空氣濕度在40%~60%為宜,經常開窗通風。
床墊宜相對堅實,不要過度鬆軟塌陷,枕頭高矮適中,被褥清潔乾燥。
運用正念、放鬆訓練、認知調整等心理疏導技巧,睡前洗澡泡腳等,都有助於睡眠。
注意:熬夜,睡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晚飯過飽過晚,睡前吸煙、飲酒、喝茶或咖啡,睡前長時間劇烈運動等,都會對睡眠產生不良影響。
此外,大家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睡覺姿勢。
仰卧有助於緩解腰背痛、減輕臟腑器官和胸部壓迫,缺點是舌根由於重力會壓住咽部,可能引起打鼾,甚至睡眠呼吸暫停。
右側卧有助於平穩心跳、保護大腦。
左側卧可減少胃腸壓力,適合懷孕中後期的女性。不過,長期側卧入睡易造成臉部不對稱。
俯臥會壓迫胸部、增加關節壓力、影響呼吸等,是不建議採取的一種睡姿。
04
改善睡眠小妙招
轉發收藏!
兩個動作改善失眠
當下正值春分時節,春季易出現情緒波動、失眠、心慌等問題。專家推薦兩個動作改善失眠:韋馱獻杵三勢和噓字訣,堅持練習,幫你舒緩情緒、睡得香!
一款代茶飲緩解入睡困難
想要改善失眠,可以試試二仁蜂蜜茶。用25克酸棗仁、12克柏子仁,搗碎後用紗布包好,再用水煎煮10~20分鐘,待水變溫后加入1~2勺蜂蜜,臨睡前趁溫服下,有助於緩解入睡困難、改善睡眠品質。
古人教你一招改善睡眠
失眠、易醒、睡不著?不妨試試八段錦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通過“搖頭擺尾”的動作,達到調理臟腑機能的作用。
▌綜合《生活圈》、《開講啦》、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央視新聞用戶端
來源:央視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