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如雷鼾聲 迎來香甜美夢
更新于:2025-03-26 13:21:01

本文轉自:平頂山日報

告別如雷鼾聲 迎來香甜美夢

市二院為三十餘年鼾症患者擺脫睡眠困擾

本報訊 (記者魏應欽 通訊員李琳)近日,市二院耳鼻咽喉科通過兩次個性化手術,成功為一名飽受鼾症困擾30餘年的患者擺脫了痛苦。術后患者不僅夜間憋氣消失、鼾聲明顯減輕、呼吸恢復通暢,而且白天精神萎靡、嗜睡等癥狀也顯著改善。

56歲的張先生長期被家人抱怨鼾聲如雷,夜間常出現呼吸暫停現象,最長時間30秒,白天工作時頻繁打瞌睡,開車時多次因困倦險些發生事故。儘管家人多次勸其就醫,但他始終認為打呼嚕不是病,直到今年體檢時發現血壓異常升高、心臟負擔過重,才在醫生建議下前往市二院耳鼻咽喉科就醫。

多導睡眠監測(PSG)顯示,張先生的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高達45次/小時(正常值<5),血氧飽和度最低降至72%,其被確診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進一步檢查發現,其雙側扁桃體Ⅱ度肥大、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厚且咽腔狹窄。由於患者上氣道存在多平面阻塞,該院耳鼻咽喉科負責人高青帶領醫療團隊,決定為其分階段實施個性化手術。

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並進行周密手術準備后,高青帶領手術團隊為患者精準切除雙側肥大扁桃體,並實施懸雍垂齶咽成形術,將咽腔擴大。一個月後,經複診確認患者恢復良好,手術團隊再次為患者開展鼻內窺鏡下多個鼻竇開窗術、鼻中隔矯正術及下鼻甲射頻消融術,術后配合鼻腔換藥,一周後,患者鼻腔通氣順暢。

“現在每晚都睡得很踏實,早上起床神清氣爽,再也不用擔心打呼嚕影響家人和自己的健康了。”張先生激動地說。術后複查時,張先生的AHI指數已降至5次/小時以下,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顯示收縮壓下降15mmHg。更讓他欣喜的是,困擾多年的慢性鼻竇炎癥狀也同步消失。

據高青介紹,當夜間鼾聲突然中斷並伴隨10秒以上的呼吸暫停,每小時發作都超過5次,須警惕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我國約1.7億鼾症患者中,僅20%主動就醫,而未經治療的重度患者猝死風險是常人的3倍。鼾症患者在呼吸暫停時,胸腔負壓驟增相當於承受50公斤重壓,將會引發以下連鎖反應:心血管系統:長期缺氧促使血管持續收縮,易誘發高血壓,增加心肌梗死風險;代謝紊亂:間歇性缺氧破壞糖代謝平衡,長期易誘發糖尿病;神經系統:腦部供氧波動造成記憶功能減退,提高腦卒中發生率;消化系統:異常腹壓變化易引發胃食管和咽喉反流。

高青提醒廣大市民,如果出現鼾聲不規則、晨起頭痛、日間嗜睡等癥狀,應及時進行多導睡眠監測。另外,控制體重、側臥睡眠、戒煙戒酒可有效降低鼾症發病風險。不規律的鼾聲不是睡得香,而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

關於母親的一個片段
關於母親的一個片段
2025-03-26 03:34:02
健康睡眠從娃娃抓起
健康睡眠從娃娃抓起
2025-03-26 03:34:22
為熱愛買單正流行
為熱愛買單正流行
2025-03-26 03: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