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勞動午報
孩子胖乎乎就是“結實”“可愛”“養得好”嗎?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提醒,肥胖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同時又是多種疾病的危險因素,它對兒童青少年同樣有健康危害。
超重肥胖對兒童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生長髮育 超重肥胖可能導致兒童內分泌失調,影響正常的生長激素分泌,進而影響身高和骨骼的發育。過重的體重負擔也會對骨骼、關節造成壓力,導致骨骼形態異常、骨關節和肌肉發育問題。肥胖還可能影響性激素分泌,增加早熟、女孩多囊卵巢綜合征等風險。
心理健康問題 超重肥胖會影響兒童自尊、認知、學習表現、社會參與,導致兒童產生自卑心理、學習能力下降、缺乏自信、抑鬱焦慮。
慢性疾病風險 超重肥胖的兒童,容易發生血糖、血脂代謝紊亂,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會增高,發病時間也會提前。兒童青少年時期的體重指數越高,這種風險就越高。
其他健康風險 超重肥胖還會使兒童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容易發生病毒和細菌性感染,特別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超重肥胖還可能導致肺的通氣功能受損。超重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與青少年過早死亡風險顯著增加有關。
通過生活方式管理體重
兒童青少年控制體重,應在不影響正常發育的前提下進行。生活方式干預是減重的基礎,必要時還需要在醫生的建議下增加醫學治療。
注意飲食選擇 首先要保證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的基本需要,科學餵養,平衡膳食。注重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增加新鮮果蔬,控制高鹽、高脂、高糖食品及含糖飲料攝入。規律進食,合理加餐,控制零食,食不過量。
保證身體活動量 鼓勵兒童青少年進行多樣化的身體活動,特別是戶外運動。不同年齡的兒童青少年:1歲以內鼓勵自由活動;1-5歲應在一天中分散的時間進行至少180分鐘多樣化的身體活動,其中3-5歲兒童每天應有至少60分鐘中等以上強度的身體活動;6-17歲兒童青少年每天應有至少60分鐘中等至較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對於超重肥胖的兒童青少年,應根據個體情況增加運動量。
減少久坐時間 兒童青少年均應限制久坐時間,特別是螢幕娛樂時間。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2歲及以下兒童避免電子產品;3-5歲兒童每天不應超過1小時;6-17歲兒童青少年每天不應超過2小時。
管理睡眠 培養良好睡眠習慣,維持規律的睡眠節律,確保充足高品質睡眠。睡前不使用電子產品。
□本報記者 宗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