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後老年人想要長壽,要多補充哪些營養呢?送你一份營養攻略
更新于:2025-03-26 14:40:32

都說“千金難買老來瘦”,65歲的王阿姨也認為年紀大了瘦點會更好,於是平時都會通過飲食來控制自己的體重。

結果過了沒幾個月,王阿姨感覺自己的胃口大不如前,體重也下降了不少。

直到一天在跳完廣場舞準備回家的時候,她感覺全身沒力氣,頭暈眼花,直接倒在路上,被好心的路人送到醫院後,被查出了肌少症。

一、“千金難買老來瘦”?

不少老年人認為年紀大了,瘦點會更健康,甚至還會刻意減少體重,但隨之也可能帶來了健康風險,比如營養不良、肌少症。

老年人是營養不良、慢性病的高危人群,主要與長期膳食結構不合理有關。一方面,老年人普遍缺乏合理膳食的引導;另一方面,傳統的觀念也影響了老年人的膳食選擇。

肌少症,就是肌肉減少症。隨著年齡的增長,相關的骨骼肌量不斷減少,同時還會出現肌肉力量或肌肉功能減退的情況。

肌少症的常見癥狀有走不動路、容易跌倒、沒有力氣拿起東西、容易疲倦等。它一方面會增加骨折的風險,另一方面還可能引起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那麼,怎麼判斷是否出現了肌少症呢?可以掐表走3到6米,然後計算出最大步速或平均步速

  • 如果步速在每秒0.8米以上,且常用手的握力正常,可排除肌少症;

  • 如果步速在每秒0.8米及以下,或者步速達標,但是握力不足,就可能與肌少症有關,應去專業的醫院進行肌量測試,明確診斷。

研究顯示,老人體重過低會增加營養不良和死亡風險。

我國施小明團隊發表在 Nature 子刊上的一篇論文也指出,中國8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重或輕度肥胖與死亡率降低相關

簡而言之,對於80歲及以上的中國老年人來說,最佳 BMI指數的公共衛生建議可能不適用,或許應當上調。那老年人保持多少體重才算健康呢?施小明團隊指出:

  • 與全因死亡風險相關最佳的BMI指數為29.3;

  • 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相關最佳 BMI指數為26.5;

  • 與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相關的最佳BMI指數為30.6。

二、65歲以上老人想長壽,這些營養要記得補充

老年人的營養健康與膳食息息相關,老年人上了年紀,體內營養流失嚴重。65歲以後的老人想要長壽,應該重點補充哪些營養呢?

1、穀物纖維

一篇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的文章指出,與蔬菜、水果纖維相比,老年人更應該多吃穀物纖維。

此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研究也指出,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多攝入5g穀物纖維,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降低14%,同時還可以緩解炎症反應

2、鈣元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需要攝入高鈣食物,預防骨質疏鬆。

比如每天攝入300g鮮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此外豆類及豆製品、海產品、黑木耳、芝麻等天然含鈣高的食物也可以多吃。

3、蛋白質

由於身體的各器官運行效率變得越來越差,就更需要多補充蛋白質,提高器官的活性。

推薦成年人蛋白質攝入量為1.0克/公斤,其中優質蛋白質佔總蛋白的30%-50%,老年人優質蛋白攝入應達總蛋白50%。應優先補充質優、量足、好來源的蛋白質。

4、鐵元素

年紀大了,血液迴圈的速度越來越慢,紅細胞的數量也不斷減少,老年人補鐵可預防缺鐵性貧血。

日常生活中,含鐵量比較高的生物有豬肝、血旺、瘦肉、海鮮、堅果、豆類等。在食用含鐵量較高的食物時,可以配合食用西紅柿、小白菜、獼猴桃等含維生素C較高的食物,以促進身體對鐵的吸收。

同時避免食用菠菜、空心菜等含草酸、植酸或鞣酸較高的食物,也不要喝茶、喝咖啡,以免影響鐵的吸收。

5、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既可以保護皮膚,還能預防貧血、脫髮,以及保護肝臟等。在全穀物、綠葉菜、奶製品和動物肝臟中,B族維生素的含量較高。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B族維生素容易隨水流損失,所以在淘米的時候不要用流水沖洗;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後馬上烹調,不要放置太久。

三、老年人每周堅持運動,有助降低失智風險

老年人想要長壽除了飲食健康外,運動的好處也是不容忽視的。

近日,復旦大學華山醫院一個研究團發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體育運動和失智發病風險之間存在一定關係。

研究人員對11988名參與者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與不運動的老年人相比,每周運動3.1至6小時的老年人,可降低38%老年失智的風險

那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有哪些呢?

  • 週期性運動

如步行、慢跑、走跑交替、騎自行車、游泳等

  • 舒緩性運動

如五禽戲、八段錦、24或48式太極拳、經絡拍打操、冥想靜坐等

提醒一下,網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揮拍運動,安全性不如週期性運動和舒緩性運動,容易出現心腦血管事件和運動創傷,不建議年紀比較大的老年人做。

所以說,老年人不要以為瘦就是好事,瘦不等於壽,盲目追求瘦,到頭來反而不利健康。日常可多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素,多運動,有助於預防慢性疾病、延長壽命

參考資料

[1]《運動防失智,不用動太多!復旦華山醫院團隊發現,老年人每周運動3-6小時,與失智風險降低38%有關丨臨床大發現》 .奇點網.2022-04-30

[2]《【科普】老年人膳食有講究,健康飲食,專家來支招!》.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2021-03-06

[3]《健康悅讀|運動不當,反而傷身!最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原來是這些!》.保健時報.2019-05-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