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扣肉的家常做法,肥而不膩,軟爛鹹香,想吃再也不用去飯店
更新于:2025-03-30 22:33:27

一、經典梅菜扣肉:虎皮斑斕,香醇入味

成分:五花肉一塊(約500克)、梅乾菜適量、生抽、老抽、南乳(腐乳)、雞精、胡椒粉、白糖、蒜末、蔥結、薑片、料酒。

將整塊五花肉冷水下鍋,加入蔥結、薑片和料酒,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燉半小時,直至肉質鬆軟,用筷子能輕鬆扎透。撈出後,用牙籤在肉皮上密集扎孔,這有助於後續上色和油脂滲出。接著,均勻塗抹老抽,按摩至肉皮完全上色,呈現出誘人的醬紅色。為了防止炸制時肉皮粘鍋,可在肉皮上插滿牙籤(炸后需取出)。鍋中倒入涼油,肉皮朝下放入,蓋上鍋蓋,小火慢炸。這樣既能避免油花四濺,又能使肉皮均勻受熱,炸至金黃酥脆即可撈出。將炸好的五花肉立即放入煮肉的湯中浸泡20分鐘,這是形成虎皮的關鍵步驟。泡好后,取出五花肉,去掉牙籤,切成厚度適中的大薄片。將切好的五花肉片放入碗中,加入生抽、少許老抽、南乳、雞精、胡椒粉和少許白砂糖,抓拌均勻,讓每一片肉都充分吸收調料的香味。隨後,肉皮朝下整齊擺入碗中,準備迎接梅乾菜的加入。梅乾菜用熱水淘洗兩遍,擠干水分。鍋中熱油,爆香蒜末,加入梅乾菜翻炒至乾香,這一步能激發梅乾菜的獨特風味。將炒好的梅乾菜均勻鋪在五花肉上,用手輕輕按壓緊實。水開後,上鍋蒸40分鐘,讓肉與梅乾菜的香氣充分融合。蒸好后,倒扣在盤子上,撒上蔥花,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梅菜扣肉便完成了。

二、家常版梅菜扣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成分:五花肉適量、梅乾菜適量、生抽2勺、老抽1勺、蠔油1勺、料酒1勺、白糖少許、雞精少許、鹽適量、胡椒粉適量、薑片3片、蔥適量。

五花肉冷水下鍋,加入蔥薑、料酒,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煮30分鐘,這一步能有效去腥增香。煮好的五花肉用牙籤紮眼,用紙吸乾表面油汁,再均勻塗抹老抽上色,為後續的煎製做好準備。油溫四五成熱時,五花肉肉皮朝下放入鍋中,小火慢煎至金黃色,撈出後立即放入涼水中浸泡10分鐘,這樣能使虎皮更加明顯。調製醬汁(一勺老抽、兩勺生抽、一勺蠔油、少許白糖和雞精、適量鹽和胡椒粉),將五花肉切片,均勻抹上醬汁,讓肉片充分吸收調料的滋味。鍋中熱油,放入薑蒜爆香,加入梅乾菜翻炒,再倒入剩下的醬汁,讓梅乾菜也吸收醬汁的香味。將肉片肉皮朝下擺在碗中,鋪上炒好的梅乾菜,壓實後放入蒸鍋,蒸一個半小時。蒸好后,倒扣在盤子上,一道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的梅菜扣肉便呈現在眼前。

三、下飯神器梅菜扣肉:大廚味道,輕鬆複刻

成分:五花肉(三瘦兩肥,帶均勻紋路)、梅乾菜適量、生抽、老抽、蠔油、白糖、鹽、白胡椒粉、蒜末、蔥姜、料酒、花椒幾粒、八角兩個、香葉幾片。

五花肉冷水下鍋,加入蔥薑、料酒、花椒、八角和香葉,大火煮開后撇去浮沫,轉小火慢煮半小時,這一步能徹底去腥,使五花肉更加入味。煮好的五花肉用牙籤在豬皮上扎小孔,塗一層老抽上色,再塗點鹽和白醋,晾乾表面。鍋中熱油,油溫五成熱時,放入五花肉,肉皮朝下,蓋上鍋蓋小火慢炸,炸至豬皮表面呈棗紅色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10分鐘,形成漂亮的虎皮。泡好的五花肉切成片,厚度根據個人喜好調整。將半勺老抽、兩勺生抽、一勺蠔油、少許白糖、適量鹽和白胡椒粉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碗中,抓拌均勻,讓肉片充分吸收調料的香味。選用農家梅乾菜,用水泡一會兒,清洗兩遍後控幹水分。鍋中放少量油,小火炒香蒜末,加入梅乾菜慢炒三四分鐘,炒幹水分,激發梅乾菜的香味。將調好味的五花肉片放入碗中,肉皮朝下,鋪上炒好的梅乾菜,壓實後放入蒸鍋,蒸一個半小時。蒸好后,倒出多餘湯汁,用盤子倒扣出來,將湯汁淋在肉片上,一道色香味俱佳、下飯神器的梅菜扣肉便大功告成。

小貼士:

在選擇五花肉時,盡量選用層次分明、肥瘦相間的五花肉,這樣蒸出來的梅菜扣肉口感更加豐富。炸制五花肉時,一定要蓋上鍋蓋,防止油花四濺燙傷自己。同時,炸制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肉皮炸焦。梅乾菜的選擇也很重要,盡量選用質地乾爽、色澤烏黑的梅乾菜,這樣的梅乾菜香味更濃郁。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