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我們可能都聽過這樣的悲劇:好好的一個人,突然就腦梗了,家庭瞬間被陰霾籠罩。老高,一位退休后沉浸在戲曲愛好里的老人,原本日子過得悠然自得。每天晚飯後,他就像個準時赴約的戲迷,來到社區亭子,聽著那咿咿呀呀的戲曲聲,跟著哼唱幾句,滿心歡喜。可誰能料到,這天,他正在家中練習新學的唱段,滿心投入時,腦袋突然一陣眩暈,眼前一黑,整個人直挺挺地栽倒在地。巨大的聲響驚動了正在廚房忙碌的老伴,她匆忙趕來,看到倒在地上的老高,瞬間慌了神,手忙腳亂地撥打了急救電話。
到了醫院,經過一系列複雜又緊張的檢查,老高被確診為腦梗。好在搶救及時,他的生命保住了,可偏癱的後遺症卻如影隨形,原本能自在活動的身體,如今連簡單的起身、行走都成了奢望,日常生活完全離不開家人的照料。老高的遭遇,只是眾多腦梗患者中的一個縮影。在中國,腦梗的發病率高得驚人,60 歲以上的老人,每三個人中就可能有一個面臨腦梗的威脅。每年,新增的腦梗患者超過 500 萬,這個數位,讓中國在全球腦梗發病率的榜單上 “名列前茅”,而且,這一數位是美國的 2.2 倍 。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腦梗如此 “偏愛” 中國人?有沒有辦法能預防呢? ?
為何中國腦梗發病遠超美國
從數據上看,中國腦梗患者數量遠超美國,這背後有著多方面原因。
中國人口基數大,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基礎因素。大家都戲稱中國人是 “地球該溜子”,因為全球每 7 個人里,差不多就有一個是中國人,佔全球人口的 17.5%。這麼龐大的人口數量,就像一個龐大的 “疾病樣本庫”,各種疾病的患病人數自然也就多了起來。要是按發病佔比算,我國 500 萬腦梗患者,佔總人口的 0.35%,也就是每 1000 個人里,大約有 3.5 人可能得腦梗。而美國人口約 3.3 億,每年大概有 200 萬腦梗患者,發病比例約 0.6%,千人中約 6 人發病。這麼一對比,單純從發病比例來講,我國腦梗發生率其實低於美國。但美國因腦梗死亡的比例比我們低,這就和另外兩個關鍵因素有關了 。
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而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在一定程度上為腦梗埋下了隱患。仔細算算,咱們過上富足日子也就這二三十年的時間。許多上世紀 70 年代前出生的人,都經歷過物資匱乏的貧困時代。這種經歷深深烙印在飲食習慣里,現在不少家庭吃飯,頓頓都離不開肉,有的甚至很少吃清炒蔬菜。要知道,人體對脂肪的需求其實並不多,多餘的脂肪得靠大量運動才能消耗掉。可現在很多人運動量不足,那些吃進去的脂肪就只能在血管里 “安營紮寨”,血液變得越來越黏稠,血管也容易被堵住,嚴重影響血液正常流動,腦梗的風險也就大大增加 。
醫療建設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龐大的人口數量,意味著需要海量的醫療資源。但目前,醫護人員數量嚴重不足,一些偏遠地區的患者,為了得到有效的治療,往往要長途跋涉,輾轉到大城市的大醫院。而且,專業的醫療科普不夠到位,很多人保健意識淡薄,連常見疾病都難以正確判斷,導致病情延誤,不僅加重了患者痛苦,也增加了醫療成本。另外,醫療領域存在的一些不規範現象,不僅影響醫護人員提升專業水準,還可能誤導患者,讓患者花冤枉錢,甚至影響治療效果,危及生命安全 。
這些疾病,是腦梗的 “導火索”
雖說個人的力量看似微小,但多瞭解一些正確的醫療知識,說不定就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對健康人來說,腦梗可能感覺很遙遠,但要是患有以下這些疾病,可得時刻警惕腦梗 “找上門” 。
心臟病,細分下來有十幾種,每一種都可能成為腦梗的 “幫兇”。就拿最常見的高血壓來說,血壓一高,心臟收縮壓和舒張壓超出正常範圍,血液流動速度就會加快。當這些快速流動的血液衝進大腦,就像洶湧的潮水衝擊著脆弱的河岸,會衝擊腦部血管、腦膜和神經,嚴重影響腦部正常功能。要是血壓突然大幅升高,腦梗就可能趁虛而入 。還有冠心病,它本質上是冠狀動脈硬化,血管變窄甚至堵塞,心肌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心臟功能就會出現異常。長期這樣,心臟動力不足,血液想要逆流向上供應到腦部就變得很困難,腦部缺血嚴重,危險時刻,腦梗就可能發生 。
糖尿病和高血脂也是腦梗的危險因素。前面提到,吃太多油腻食物,血液會變黏稠,腦血管容易堵塞,腦部就會因為缺血引發腦梗。糖尿病也是類似的道理,高血糖不僅讓血液變得黏稠,還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加速血管硬化,進而導致血管堵塞。和偶爾的血糖、血脂升高不同,已經確診糖尿病和高血脂的患者,身體的自我調控能力失衡,內分泌紊亂,激素代謝也不正常。腦垂體作為激素調節的 “指揮中心”,一旦受到影響出現異常,腦功能也會跟著受牽連,這也可能誘發腦梗 。
肝腎雖說和大腦在身體里位置相隔較遠,但它們通過血液流動,也能對腦部功能產生影響。肝腎是身體里負責分解、合成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蛋白質、脂肪、糖類這些營養物質,都要在肝臟里經過一系列轉化,才能被身體有效利用。血液里的垃圾,也要先經過肝臟解毒,再運到腎臟變成尿液排出體外。可以說,肝肾就像是血液的 “淨化器”,只有肝腎健康,血液才能保持 “乾淨”“輕盈”。要是肝腎功能受損,營養物質無法正常轉化利用,毒素還會在血液里堆積。比如肝硬化患者,解酒能力很差,喝酒後,酒精不僅會加速血液流動,還會麻痹腦神經,這種情況下,發生腦梗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
留意這些預兆,或許能提前察覺腦梗
知道了哪些人容易得腦梗,那腦梗來臨前,有沒有什麼預兆呢??真遇到有人突發腦梗,又該怎麼急救?國際上有個 “FAST” 口訣,能幫我們快速判斷是不是急性缺血性腦梗 。
“F” 指的是臉(face),主要觀察臉部肌肉的控制情況,看有沒有面癱癥狀,像眼瞼下垂、鼻子歪斜、面部肌肉不受控制等。“A” 代表手臂(arm),讓患者雙手平舉到一定高度,保持一會兒。要是腦部缺血,單側或雙側手臂可能會突然失去控制,無法正常抬起。“S” 是說話(speech),檢查患者的交流能力,看能不能正常回答問題、表達是否連貫、能不能說完整的長句子。要是語言表達出現異常,那腦部可能就有問題了。“T” 是時間(time),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上面一種或多種情況,得趕緊送醫院檢查治療,時間就是大腦,早一分鐘治療,就多一分康復的希望 。
在急性腦梗發作前,如果腦血管已經開始堵塞,導致供血、供氧不足,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的癥狀,看東西會突然模糊不清,還會不停地打哈欠,手腳也會無緣無故地發麻,有的人會變得嗜睡、對周圍的事情漠不關心。要是身邊有人突然腦梗發作,別慌張。首先,要調整患者的體位,讓他盡量平躺著,同時迅速清理口中的雜物。如果是假牙、食物殘渣等固體異物,可以小心地用手取出來;要是液體,就把患者的頭偏向一側,利用重力讓液體自然流出。就算口中沒有東西,也要把頭偏向一邊,防止舌頭後墜堵住氣管,再解開患者的衣領,保證呼吸順暢,讓身體能正常獲得氧氣。在等待醫護人員的過程中,要時刻留意患者的情況,看有沒有抽搐、手腳蜷縮、亂踢亂踹等表現,等醫護人員來了,及時告知這些情況 。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