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黃金檔的收視曲線在25日晚9點47分突然暴增——畫面里,王寶強飾演的圍棋老師崔業正把盜版奧特曼塞進兒子書包,藥瓶上"漸凍症專用"的標籤被特寫鏡頭拍得觸目驚心。
這個白天被學生嘲笑"臭棋簍子"的中年男人,深夜竟用《爛柯譜》推演搶劫路線,當ATM機的傳菜口被改造成《紀念碑谷》式犯罪通道時,即時彈幕炸出滿屏"建議申遺的作案手法"。
開播僅兩小時,#王寶強演技恐怖症#的詞條閱讀量就飆到2.7億,有網友在超話裡哀嚎:"陳桂林(《周處》男主)看見崔老師的眼神都得跪著遞煙"。
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刑偵劇。當特警隊長發現劫匪逃跑路線暗合"三劫迴圈"棋型時,追劇的圍棋職業選手連夜給聶衛平發私信:"這編劇怕不是柯潔馬甲?"
事實上,崔業黑化的每個轉捩點都嵌著圍棋哲學——他教會計用"征子"戰術轉移贓款時,全國200萬財務人員集體後背發涼;當他在棋院廁所隔間顫抖著套上假髮,3分鐘長鏡頭從指尖戰栗拍到領帶系緊的肌肉記憶,連導演都承認偷師了《小醜》的癲狂美學。
而真正讓觀眾破防的,是王寶強對著ATM攝像頭露出的那個許三多式憨笑:上一秒還在福利院陪孩子下棋的崔老師,下一秒就用圍棋術語指揮劫匪突圍,這種撕裂感讓官微評論區湧現257條"建議查查王寶強,不像演的"熱評。
比犯罪手法更誅心的是現實隱喻。俯拍鏡頭裡蜷縮在棋盤前的崔業,身下瓷磚縫恰好拼出"囚"字;證券大廳的紅綠K線變成生死棋局,棋譜燃燒的火星落在警車頂棚時,追劇的社畜突然讀懂了主創的惡趣味——當代人生存困局,本質上都是棋盤上待宰的棋子。
當崔業為湊3萬塊住院押金策劃首起劫案時,那些曾在彈幕刷"趕緊黑化"的觀眾集體失聲,有人截下他在地攤買棉鞋的畫面配文:"《棋士》比《寄生蟲》更殘忍,窮人的黑化從來不需要BGM烘托"。
陳明昊和王智的表演則貢獻了年度戲劇名場面。當員警哥哥摔碎弟弟的生日蛋糕,97秒的沉默戲裡閃回著童年棋局,最終定格在審訊室用棋子擺出的"囚"字;前妻從掄菜刀砍門到偷塞哮喘葯的情緒轉換,被網友製成"當代婚姻崩潰實錄"表情包瘋狂轉發。
而王寶強毀容式演技的封神時刻,出現在第七集棋院大火中:他跪在地上撿拾燒焦的棋譜,抬頭望向監控的眼神讓網友分成兩派吵上熱搜——"救贖派"堅信這是臥底員警的覺醒前兆,"墮落派"從瞳孔震顫里解讀出反社會人格的徹底爆發。
此刻最焦慮的可能是騰訊視頻X劇場運營團隊。當觀眾發現正片里每局棋都能在《玄玄棋經》找到原型,超話裡突然湧入3萬條帶棋譜解析的劇評;官微發起的"用圍棋術語押注結局"活動,讓"尖、斷、沖"這些專業詞彙霸榜熱搜前三。
或許正如編劇在花絮里透露的:"崔業擺出的每個棋型,都是當代社會的情緒鏡子"。當生存壓力逼得普通人喘不過氣時,誰又不是在善惡交界處落子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