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拋出“兩顆糖”,雷軍趁機要了425億
更新于:2025-03-28 05:38:23

/瑞財經 李姍姍

“我們克制了貪婪,只掙一點點!”前兩日,雷軍回母校武漢大學公開演講,這番略帶凡爾賽的發言再次將其送上了熱搜。

雷軍表示,小米產品之所以能被廣大用戶認為物超所值,關鍵在於公司克制了貪婪,只掙合理的微薄利潤。正如其所言:“利潤不是目標,而是做好產品后的自然結果。”

2024年,“只掙一點點”的雷軍卻賺得盆滿缽滿。

財報顯示,2024年,小米集團營業收入3659.06億元,同比增長35%;經調整凈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41.3%,兩個維度的業績均創歷史新高。

年報發佈后,雷軍迅速跟進並在社交平臺高調宣佈交出了“史上最強年報”

亮眼的成績單背後,是小米集團在“人車家全生態”協同效應強勢驅動下,推動手機、汽車、大家電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均實現增長。

喜人的財報也拉動了小米的股價。年報發佈后,小米股價一路沖高,3月19日,盤中創下歷史新高59.45港元,總市值突破1.47萬億港元。

不過,拉長時間維度來看,小米集團此番交出的成績並不算驚豔。按近三年業績增長來看,小米集團在收入和凈利潤上的年複合增速僅有3.68%和7.31%若剔除汽車業務,集團營收三年僅增長了1.46%。

01

汽車單輛虧損額收窄

小米集團2024年財報,造車業務仍是最大的看點。

2024年全年,智慧電動汽車收入321億元,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毛利率為18.5%,經調整凈虧損為62億元。

截至2024年終,小米汽車共交付13.69萬輛小米SU7系列汽車,智慧電動汽車的平均銷售價格為每輛23.45萬元。

簡單計算可知,每賣一台小米汽車,仍產生平均虧損4.53萬元。

雖然賣一輛虧一輛,但小米汽車的虧損情有可原。目前,小米汽車仍然處於早期階段,自建工廠、自研核心技術等前期重投入,均需要長線發展才可能回本,短期的虧損亦符合汽車行業規律。

實際上,隨著交付量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小米汽車的單輛虧損額正逐漸收窄。

從單季度情況來看,2024年第二至第四季度分別交付2.73萬輛、3.98萬輛和6.97萬輛小米SU7系列車型;三個季度虧損持續縮窄,分別為凈虧損18億元、15億元和7億元,平均單車虧損也從6.6萬元銳降至1萬元左右。

報告期內,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毛利率也從14.7%大幅提升至20.4%。

雷軍在微博透露,3月18日,小米汽車完成了第20萬輛交付,隨著產能爬坡,2025全年交付目標提升至35萬台,比2024年的交付量翻了一番還要多。

按照2024年第四季度單車23.45萬元的售價來計算,小米汽車業務2025年能夠帶來超820億元的收入。

而單車虧損降低和大幅調高銷售目標,讓外界開始思考:小米汽車什麼時候能夠實現盈利?市場猜測,不出意外的話,小米智慧汽車業務在今年下半年就可以扭虧為盈。

02

手機高端化顧此失彼

儘管小米汽車銷售火熱,但其為集團貢獻的收入還不足10%,真正撐起小米集團業績大頭的還是“老本行”智慧手機業務。

2024年,小米智慧手機業務實現收入191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1.8%。

手機業務的大漲受益於“量價齊升”。

銷量方面,2024年,小米智慧型手機全年在全球出貨量為1.69億台,同比增長15.7%。

Canalys數據顯示,2024年小米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為13.8%,連續18個季度穩居全球前三,並成為2024年全球前三廠商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品牌。

價格方面,小米集團持續推動高端化戰略,在產品銷售單價(ASP)上表現突出。2024年,小米智能手機ASP為1138.2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2%。

2024年,是小米提出“高端化戰略”的第四年,也是提出“全面對標蘋果”的第二年,戰略成效顯著。期內,小米手機4000元-5000元價位段的市佔率同比提升0.2個百分點至24.3%,排名國內第一;5000元-6000元價位段的市佔率達到9.7%,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

而小米的高端化目標不止於此。

對於未來五年的高端化戰略,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4000元—6000元手機只是高端產品的入門,未來6000元—8000元、8000元—10000元以及10000元以上的超高端產品,小米也要去做。

然而,尷尬的是,由於高端化對應的硬體升級,核心零部件成本的增長導致收入的增長並不能高效地轉化為利潤小米手機2024年的毛利率反而同比下滑1.97個百分點至12.65%。

l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方面,小米實現了爆髮式增長,在2024年首次突破千億元規模,全年收入達1041億元,同比增長30%,毛利率達到20.3%,同比提升3.9個百分點。

智慧大家電如空調、冰箱與洗衣機出貨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空調產品出貨量超680萬台,同比增速超過50%;冰箱產品出貨量超270萬台,同比增速超過30%;洗衣機產品出貨量超190萬台,同比增速超過45%。

平板電腦、穿戴設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2.1%和44.1%,多點開花

互聯網業務的收入和毛利率也創歷史新高,2024年收入達341億元,同比增長13.3%,毛利率為76.6%,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

其中廣告業務收入247億元,同比增長20.5%。受益於全球化佈局深化推進,小米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30%至110億元,在整體互聯網服務收入中的佔比增至32.2%。

03

研發加碼AI生態

財報數據亮眼,但在這份“史上最強年報”背後,小米也並非沒有隱憂。

一方面,小米SU7的爆火,除了雷軍個人魅力的加持外,去年下半年,新勢力友商大多還在緩衝階段讓小米SU7能夠趁機突圍。

另一方面,小米IoT和手機業務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國補”政策刺激隨著消費需求得到釋放,後續的出貨量應該會有所回落。

“人車家生態”這條賽道上,小米暫時是唯一的選手,但接下來“人車家生態”能否為生活帶來實質性的改變,還要看小米汽車、終端硬體在消費市場的份額。

未來,小米要繼續保持當下的品牌勢能,還需找到新的故事,AI便是十分重要的變數。目前,各大智慧硬體廠商和汽車廠商都在加速AI佈局,小米亦宣佈將大幅加碼AI研發,以全面推進其新十年戰略目標。

2024年,小米集團研發支出達241億元,同比增長25.9%,主要投向汽車與AI領域,研發人員增至2.1萬人。

盧偉冰透露,2025年研發預算將增至300億元,其中至少會有四分之一投向AI領域,計劃用2-3年時間通過AI重構澎湃OS,打造真正的AI操作系統。

目前,小米已在智慧座艙、智能駕駛、多模態大模型等領域佈局,最新MiLM2模型已應用於客服、車載系統等場景,小米集團的變革正在加速。

3月25日,小米集團公告,計劃配售8億股股份,籌資約425億港元,將用於業務擴張、研發投資及其他一般用途。

賺錢的邏輯
賺錢的邏輯
2025-03-26 08:05:07
人本管理是什麼?
人本管理是什麼?
2025-03-26 08:20:10
做好管理的十條規律
做好管理的十條規律
2025-03-26 08:40:22
健忘的汽車設計
健忘的汽車設計
2025-03-26 08:53:09
人生進步五部曲
人生進步五部曲
2025-03-26 0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