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提前5年內退,不上班拿基本工資,你願意嗎?
更新于:2025-03-26 09:29:21

  內退,是指企業內部提前退休。一般指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員工,提前退出工作崗位休養。企業經營到一定程度,效益下降,經營虧損,為了減少一部分人工成本的壓力,經本人提出申請,企業同意後可提前5年辦理退休,俗稱內退。

可辦理提前內退的單位,一般是國企、央企以及部分大型上市公司,這些企業市場規模龐大,人員數量多,當遇到經營不善時,為了優化人力結構,往往需要解聘一部分人來降低人力成本,若是直接辭退會引起不小的負面影響,不管是對企業還是對員工都是不利因素。因此,就出現了“內退”,對未達到退休年齡離退休不足5年而又在企業成本優化中的員工,享受提前退休政策,有些地方甚至會出臺“5+1”,即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6年的員工也可以享受提前退休政策。

  內退到正式退休的5年或6年間,員工不用再去上班,處於下崗狀態,但是員工與企業的關係並未解除,而且內退期間待遇依然是企業發放,不過薪資當然不會和正式上班一樣的待遇,大都只拿基本工資,企業繼續繳納社保,直至達到正式退休年齡。

  內退政策的出現,給企業減負帶來了一定的益處。有些企業是當地的老牌企業,體量大,人員多,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許多人賴以生存的家園,很多人奉獻了一輩子的青春在這裡,但是當企業經營遇到問題,需要降低成本時,只能選擇先讓一部分人內退,拿基本工資,達到正式退休年齡后再轉到社保部拿退休工資。這樣一來,降低了企業的人工成本,又不大量辭退員工,對企業來講是有利的。再者,有些企業或許僅僅是為了人工優化,如企業轉型升級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時,讓即將退休的員工內退,再吸收年輕的新鮮血液,促使人員結構趨於年輕化,不僅完善了人員結構,而且不至於造成企業動蕩,影響企業社會評價。

  當然,內退政策不僅僅是對企業有利的,對員工也是有一定好處的。第一,免去了被企業直接辭退的風險,企業需要降本或者優化人員結構,這一部分人首當其衝是企業考慮的重點,當然不是歧視年紀大的員工,只是從實際出發,年輕人更有衝勁,為了避免被辭退,內退政策的出現就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第二,企業經營不善,盈利困難,如果沒有內退,員工工資隨之降低,工作積極性減退,情緒陷入消極的惡性循環中,對企業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讓部分員工內退,減輕了企業壓力,也增加了其他員工的信心。第三,即將退休的員工為企業奮鬥了一輩子,此時對工作的專注度減少,讓其提前內退,雖然待遇不比上班,但是也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水準,甚至有些單位內退以後也能有兩三千的工資,社保沒有斷繳,不用再上班,這當然是一個利好。第四,內退以後,趁著年紀不大身體健康,還可以出去旅旅遊,帶帶孫子,或者做一些想做的事情。當然,如果還想上班的話也未嘗不可,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可以在崗位上繼續發揮自己的價值。因此,內退政策的出現,對員工對企業都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