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一到冬天,胃裡像是放了個小火爐,燒得慌,還總時不時抽疼兩下?如果有,那就得提個醒了——這是胃潰瘍的“老朋友”冬天來串門了。
可你有沒有想過,胃潰瘍本來是個慢性病,怎麼可能悄悄地升級,甚至威脅到生命呢?
冬天是胃潰瘍的高發季節,這一點做醫生的都知道,記得以前在醫院裡,有不少患者一到冬天就扎堆來看病,大多是胃痛、反酸這些常規問題,可問題就在於,不少人總覺得忍一忍就過去了,連藥都懶得吃,更別提注意飲食了。
胃潰瘍雖不是什麼天大的病,但要是拖著不管,還真有可能惹出天大的事。冬季,胃潰瘍患者的癥狀往往會加重,這和溫度降低、血管收縮、胃酸分泌增加都有關係。
胃痛可能只是表面的現象,更重要的是,胃潰瘍的變化往往悄無聲息,等到身體真正開始給你亮“紅燈”時,可能已經不單是普通的胃病了。
胃病這個東西說難治也不難治,說不嚴重也可能很嚴重,關鍵在於你是不是懂得留意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
如果你以為胃疼只是胃疼,錯過了關鍵時刻的干預,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再說了,吃頓好飯沒啥負擔,這難道不比抱著肚子疼強?
體重驟減
咱們先說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信號——體重突然下降,很多人覺得,胃疼歸胃疼,體重減輕是另外一回事,但實際上,這倆往往是有聯繫的。
尤其是那些胃潰瘍患者,如果短期內體重下降得明顯,千萬別當成什麼“吃得少瘦得快”的正常現象。這種減肥可不是健康的信號,而是身體的警報鈴。
之前我遇到過一個計程車司機,因為作息不規律,胃潰瘍成了他的“老朋友”,他常常一邊忍著胃痛一邊開車,想著下班了吃點胃藥就好了。
直到某一天,他發現褲腰鬆了好多,本以為是自己少吃飯導致的,沒太在意。可問題是,他根本沒減少吃飯的次數,飯量也差不多,卻在短短兩個月里輕了十多斤。
這種情況讓我立刻警覺,果斷安排了檢查,結果發現,胃潰瘍已經開始癌變。
要注意,這種體重下降和節食、運動減肥完全不同,節食是因為吃得少,運動是消耗多,而病理性體重下降是沒法控制的,不管你怎麼努力補充營養,都彌補不了身體的損失。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沒有刻意減肥的情況下,體重明顯減輕了,而且伴有胃部不適,那可得趕緊去醫院查一查了。
頑固噯氣
再來說一個容易被誤解的信號——頑固性的噯氣。很多人覺得噯氣是小事,無非就是胃裡有點氣排不出去,但實際上,如果噯氣變得頻繁且頑固,尤其是胃潰瘍患者,這可不是好兆頭。
這種噯氣,可能是胃在給你發暗號,提示癌變的可能性。
我印象中,有一位退休的廚師,平時對自己的胃特別自信,覺得自己吃遍了山珍海味,胃潰瘍不過是小毛病。
他一直習慣性地噯氣,有時候一天能打好幾十個嗝,也沒放在心上,直到後來,他發現噯氣伴隨著明顯的胃痛和反酸,才覺得不對勁。檢查後發現,胃潰瘍已經惡化,癌變的可能性非常高。
為啥頑固噯氣這麼危險?這和胃的結構和功能有關,當胃潰瘍癌變時,胃的蠕動和排空功能可能受影響,食物在胃裡滯留時間變長,發酵產生更多氣體。
加上癌變可能導致胃內壓力增高,氣體更容易往上跑,就表現為頑固性的噯氣,而且,癌變會改變胃液的分泌,進一步刺激胃部,形成惡性循環。
不明原因的貧血
還有一個特別隱蔽卻危險的信號——貧血,很多胃潰瘍患者根本不會把貧血和自己的胃病聯繫起來,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尤其是當胃潰瘍開始癌變時,貧血往往是身體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
以前有一位工地的管理人員,天天加班熬夜,胃病一直沒好徹底。他的癥狀並不算嚴重,就是偶爾胃疼,但最近一段時間,他覺得特別疲倦,上樓梯都氣喘吁吁,臉色還越來越蒼白。
去醫院檢查,發現貧血非常嚴重,而根本原因是胃潰瘍癌變引起的“隱形失血”。
胃潰瘍如果發展成癌症,可能會引起貧血,這是因為胃潰瘍癌變後,可能會傷到胃壁里的血管,造成小量的但持續不斷的出血。
這種出血不會像急性胃出血那樣讓你一下子吐血或便血,而是慢性、隱蔽的,常常通過大便帶走。
所以,患者可能根本察覺不到,但長時間的失血會導致貧血,再加上癌變的潰瘍可能影響鐵的吸收,進一步加重貧血的程度。
如果你覺得體重減輕、噯氣頻繁、不明原因的貧血和普通胃病沒關係,那就大錯特錯了。
胃潰瘍的癌變從來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它是一個緩慢卻隱蔽的過程,而這些信號,就是你抓住病情的最後機會。
別再以為只是普通腹痛,別再覺得忍一忍就能過去,健康的身體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資本。
要記住,胃病不是小事,更不是普通的事,任何異常的變化都值得你認真對待,也許你覺得現在去醫院麻煩,但相比癌變后的治療,這點麻煩簡直不值一提。
再說了,胃痛可以治,健康可以守住,但錯過了信號,誰也沒辦法幫你。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胃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