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體重管理成為許多人關注的焦點。今年,“體重管理年”行動持續推進。“國家喊你來減重”“國家不同意你變胖”等話題熱度持續攀升,各種減肥方法層出不窮。其中,果蔬汁減肥法因其“天然、健康”的標籤,迅速成為熱門選擇。
羽衣甘藍、西芹、黃瓜……
最近幾年蔬菜從菜市場走進了飲品店
各家紛紛上新果蔬飲品
主打養生、健康和瘦身的理念
原本口感苦澀的羽衣甘藍
也成了飲品店的新寵
果蔬汁的營養價值到底如何?
靠果蔬汁減重靠譜嗎?
那“0糖0卡0脂”飲品可以選嗎?
怎麼喝,才更健康?
↓↓↓
果蔬汁更健康嗎?
1
果蔬汁營養價值≠果蔬營養價值
吃適量的果蔬對健康是有多方面益處的,中國膳食指南建議我們“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然而,喝果蔬汁並未展現出與直接食用果蔬相同的健康益處。
2024年,一篇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對100%水果和蔬菜汁與健康的關係進行了分析,包括人體測量參數、身體成分、血壓和血管功能、血脂、血糖穩態、炎症和氧化應激標誌物、認知功能、運動表現、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和細菌感染等。最終的結果認為,100%水果和蔬菜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非常有限,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總體來說,吃果蔬很健康,但喝果蔬汁並不會更健康。
2
果蔬汁製作過程中存在營養損失
在製作過程中,果蔬汁會損失部分營養素,如膳食纖維、維生素C、多酚類抗氧化物質等。
榨汁時,水溶性營養成分多數到了汁里,而不溶性膳食纖維會留在渣中。數據顯示,100克胡蘿蔔含纖維2.8克,而榨成汁后僅剩0.8克,若過濾掉渣滓,將損失大量膳食纖維。
而多抗氧化物質對氧氣比較敏感,在榨汁的過程中會被充分地釋放出來並被氧化;打漿時高速旋轉產生氣泡,加速維生素C與氧氣接觸,可能導致高達80%以上的維生素C損失。
果蔬汁減肥靠譜嗎?
1
果蔬汁降低飽腹感 或過量飲食
果蔬汁的熱量取決於所選水果和蔬菜的種類。高糖水果,如芒果、葡萄等榨汁后熱量較高;相比而言,低糖蔬菜,如黃瓜、芹菜、羽衣甘藍等熱量較低。
果蔬汁為液體,無需咀嚼,在胃中排空速度快。並且榨汁過程中膳食纖維受損,飽腹感降低,因此喝果蔬汁后難以緩解饑餓,也無法維持血糖穩定。很多人可能因此過量飲用果蔬汁,或吃更多其他東西來解決饑餓問題。
2
蔬菜汁中可能添加了更多糖分
與果汁相比,蔬菜汁的味道通常都不是那麼好。為了“好喝”,飲品店可能會加入糖等調味成分,或者味道更甜的水果,從而增加了糖分的攝入量。
市面上很多奶茶店、鮮榨果蔬汁店裡銷售的果蔬汁中的糖含量通常在8%~10%,和果汁、甜飲料已經差別不大了,這對健康並無太大益處。
因此,喝太多純果汁、蔬菜汁一樣可能會引起血糖快速上升,對於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來說並不算太健康。
“0糖0卡0脂”飲品可選嗎?
除了果蔬汁,很多人會在體重控制期間選擇“0糖0卡0脂”飲品來減少熱量攝入,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1
“0糖”不代表完全不含糖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每100毫升飲料含糖量低於或等於0.5克,就可以稱為0糖或是無糖;
每100毫升飲料能量低於或等於17千焦(熱量大約為4千卡),就可以標註是0卡或是0熱量;
每100毫升飲料脂肪含量小於或等於0.5克就可以稱為0脂。
2
有些“0糖”飲料是假0糖
從飲料生產角度來說,單獨加蔗糖調味帶來的甜味在口感上不夠豐富和怡人,而同時加入其他“糖”,則會令飲料更加可口。此外,用一些果葡糖漿的甜度是蔗糖的1.5~2倍左右,想達到同樣的甜度,用量會比蔗糖少很多,且穩定性也比蔗糖高。這類飲料常標榜“0蔗糖”,實際上仍然含糖。
果葡糖漿是果糖含量很高,同時也含有一定比例葡萄糖的糖漿,通常從玉米澱粉中提取。本質上果葡糖漿和蔗糖的成分很相似,蔗糖對健康的危害,比如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齲齒的風險等,果葡糖漿都有。
3
添加代糖的飲品也不能長期飲用
有些“0糖”飲料並沒有加入糖,但喝起來也是甜甜的,是因為飲料里使用了代糖(也叫作甜味劑)來替代蔗糖、白糖等。
不少營養專家表示,甜味劑會擾亂食慾調節機制和味覺,長期食用高甜度的甜味劑,會讓人對高度甜味保持依賴性,有可能吃進更多的糖。這樣,不僅不利於減重,也不利於身體健康,所以長期飲用無糖飲料不可取。部分無糖飲料中還含有咖啡因,過度飲用容易上癮。
中式“養生水”
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
超市中的綠豆水、紅豆薏米水、陳皮水、桂圓水等中式“養生水”你都喝過嗎?
這些飲品中確實添加了中藥裡“葯食同源”的食材,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養生水”也是飲料,不是保健品更不是藥品,不具備治療作用。
不過,比起含糖飲料和碳酸飲料,這些“養生水”里的食材確實更健康一些。
怎麼喝更健康?
建議有控制血糖、體重需求的朋友,還是要注意果蔬汁飲品的攝入量,或直接選擇茶水、檸檬水、溫開水等不含糖飲品。
1
選擇天然、健康飲品
推薦大家養成喝淡茶、溫開水、檸檬水、花茶的習慣。這些天然飲品不含糖,還含有少量茶多酚、維生素C等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
人的口味是可以被養成的,對於甜飲料重度愛好者,如果一開始不習慣戒斷甜飲料,可以從甜飲料加溫開水稀釋開始,逐步過渡到上述健康飲品。
2
學會看配料表:識別“隱形糖”
挑選飲料時花半分鐘看看配料表,若其中有蔗糖、白砂糖、果葡糖漿、玉米糖漿、麥芽糖漿等,就要謹慎選擇。對標註有“0蔗糖”“無糖”字樣的飲品,也要注意查看。
3
學會看營養成分表:估算添加糖攝入量
對於飲料而言,營養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一般代表著添加糖含量。觀察100毫升饮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可以推算出喝下該飲料的添加糖實際攝入量。而後,我們可以和每日添加糖的攝入量25克進行比較,確定是否選擇此飲料。
4
學習自製健康飲品
自製飲品可以更好控制含糖量。如果自己在家做果蔬汁,首選新鮮當令蔬果,控制水果比例,多搭配蔬菜,以防糖分過高。盡量不過濾,保留果蔬纖維。還可以加入薄荷葉、鮮檸檬片、綠茶等輔助調味,讓口味更豐富的同時,也減少了對甜味的依賴。此外,榨汁后要儘快喝完,小心細菌的滋生。
央視新聞綜合生活圈、健康中國、科普中國等
來源:新聞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