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種分析思維模型之:MBTI 模型
更新于:2025-03-26 09:32:58

MBTI 助識性格,但勿被其限,綜合其他測評更客觀,傾聽內心尋動力。本文將大家認識 MBTI 模型,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不同的人性格差異很大?

為什麼不同的人擅長不同的工作?

為什麼不同的人會對不同的事物感興趣?

下面介紹 100 種分析思維模型的第 68 種:MBTI 模型,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洞察自己和理解他人,進而擁有更大的人生自由度。

一、為什麼學習 MBTI 模型?

通過學習 MBTI 模型,你可以獲得以下好處:

① 洞察自己

你能夠更加深入地洞察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能夠更好地「揚長避短」。

② 理解他人

你能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為和反應,從而減少誤解和衝突。

③ 明智決策

MBTI 模型還能説明你在個人成長、職業規劃等方面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總之,學習 MBTI 模型,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察己識人」,洞察人性深層的規律,揭示一個人底層的思考、感知和行為模式。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你都可以運用 MBTI 模型,實現更好地理解彼此,提升人際關係,進而更好地進行溝通和合作。

二、什麼是 MBTI 模型?

MBTI 是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的首字母縮寫,即:邁爾斯 - 布裡格斯性格分類指標,來源於美國一對母女的名字:凱薩琳 · 庫克 · 布裡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1875-1968)和伊莎貝爾 · 布裡格斯 · 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1897-1980)。

她們在榮格心理類型學說的基礎上,設計出一套鑒別不同性格類型的測評量表,用來對人的性格特徵進行分類,包括 4 個維度,每個維度分成 2 種偏好:

② 認知方式:直覺(N)| 實感(S)

③ 決策方式:思考(T)| 情感(F)

④ 生活方式:計劃(J)| 靈活(P)

在能量來源方面,有些人偏好向內求(Introvert),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內心的想法上,享受一個獨處時舒服自在的感覺;而另外有些人則偏好向外求(Extrovert),把注意力集中在外面的人和事上,喜歡跟不同的人溝通交流。

比如,辛苦工作一天之後,內向的人喜歡一個人回家好好休息,而外向的人則更喜歡找朋友一起聊聊天。

在認知方式方面,有些人偏好相信抽象的直覺(Intuition),善於從巨集觀層面把握事物的整體情況,更關注未來的發展和機會,喜歡仰望星空,追求夢想,探索新的可能性。

而另外有些人則偏好相信實感(Sensing),喜歡通過五官去感受現實世界的事物,比如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傾向於關注實際情境中的細節和現實中的可行性,偏好用已知的方法和經驗來做事,讓人感覺比較腳踏實地。

比如,看到一支筆,直覺型的人會聯想到知識、權利、工具等,而實感型的人則會描述它的顏色、長短、粗細等。

在決策方式方面,有些人偏好依靠思考(Thinking),注重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熱衷於分析事物背後的原因,決策時會盡量保持客觀、公正的立場。

另外有些人則偏好依靠情感(Feeling),懂得換位思考,會考慮別人的感受,熱衷於欣賞和支援他人,決策時盡量保持有同情心的立場。

比如,當好朋友失戀的時候,思考型的人會幫好朋友分析下一步該怎麼辦,而情感型的人則會選擇共情和陪伴。

在生活方式方面,有些人偏好提前做好計劃(Judgment),把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感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另外有些人則偏好隨時靈活調整(Perceiving),讓生活過得順其自然,享受隨機應變的狀態。

比如,在旅行之前,計劃型的人喜歡提前安排好具體的行程,包括要看哪些景點等,而靈活型的人則喜歡走到哪裡算哪裡。

把不同的偏好組合在一起,就能得出 16 種性格類型,我綜合相關資料和個人的理解,給它們命名如下。

其中的數位是每種性格類型佔比,再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群中不同性格的稀有情況,按照佔比從高到低進行排序如下: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主要是體現在認知方式上,其中 N 型人則傾向於用抽象的、概念的方式獲取資訊,而 S 型人傾向於用實在的、可見的方式獲取資訊。

在 N 型人中,決策方式的區分度更大一些。在 S 型人中,生活方式的區分度更大一些。所以,我們把 16 種性格類型分成 4 個大類:① 理性類(NT)、② 夢想類(NF)、③ 護衛類(SJ)、④ 技藝類(SP)。

① 理性類(NT)的人傾向於客觀、理性地評估資訊,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常常能夠看到同一問題的多個不同方面,習慣從整體上全面地、概括地把握事物,並通過邏輯分析的方式來構思解決方案。

② 夢想類(NF)的人傾向於主觀、感性地評估資訊,他們能夠理解別人的情感,善於安慰、鼓勵、激勵別人,比較關注事物的意義,擅長描繪夢想和願景。

③ 護衛類(SJ)的人傾向於把信息組織得井然有序,他們既現實又有明確的目標,按計劃去做正確的事,往往比較堅定、可靠、可信,,善於分析、總結、判斷。

④ 技藝類(SP)的人傾向於不斷收集更多資訊,他們往往富有冒險精神,擅長隨機應變,喜歡面對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下面簡要總結每種性格類型的特徵。

① 理性類(NT)

INTJ 科學家型:能獨立自主地完成任務目標。

INTP 思想家型:聰穎機智地解決複雜的問題。

ENTJ 指揮官型:喜歡一切盡在掌握的掌控感。

ENTP 發明家型: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② 夢想類(NF)

INFJ 提倡者型:提出並實施自己獨到的見解。

INFP 追夢人型:積極為夢想事業而努力奮鬥。

ENFJ 教育家型:樂於組織大家共同完成事情。

ENFP 探索者型:敢於主動嘗試開闢新的道路。

③ 護衛類(SJ)

ISTJ 監察員型:從容不迫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ISFJ 守衛者型:耐心地履行自己責任和義務。

ESTJ 總經理型:意志堅定地處理好各種事務。

ESFJ 執政官型:熱情周到地服務和説明他人。

④ 技藝類(SP)

ISTP 手藝人型:喜歡使用工具把事情處理好。

ISFP 藝術家型:用作品展示豐富的內心世界。

ESTP 企業家型:處理問題時能做到隨機應變。

ESFP 表演者型:充滿熱情地為他人增加樂趣。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種性格類型都有自身的優勢和潛能,也都有自身的劣勢和不足。沒有哪一種性格類型「更好」,只有哪一種性格類型更能反映最真實的自己,而不是別人所期待的你。

MBTI 模型的作用,不是用來給自己或他人簡單地貼標籤,而是給我們點亮一盞燈,幫助我們看清自己的位置,同時照亮前行的道路。

判斷一個人偏好的關鍵,不是看 MBTI 測評的結果,也不是看外在的行為表現,而是看內在的心理感受。

三、怎麼運用 MBTI 模型?

性格不是靠測出來的,而是通過學習和運用 MBTI 模型,對照其中 4 個維度和 16 種類型,用捫心自問的方式,去判斷自己的性格偏好。

在運用 MBTI 模型的時候,人們難免會受到「巴納姆效應」的影響,也就是喜歡用一些籠統、模糊、空泛的語言來描述性格特徵,但這種描述往往並不嚴謹,既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

面對新的職業選擇或發展機會時,MBTI 模型可以説明你思考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分析職業與性格類型的適合程度,但不要被性格類型限制了你的選擇和想像力,以免錯失職業發展的好機會,因為每種職業都有性格各異的成功人士。

雖然每個人內心的偏好是相對穩定的,但個人能力和興趣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培養的。我們應該運用假設思維,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找到自己擅長、熱愛並且有價值的事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在運用 MBTI 模型的時候,要注意它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重複測試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靠性,效度是指測試結果的有效性,反映與真實情況的吻合程度。

對某些人來說,MBTI 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較差。不同時間測試的結果可能不一樣,與自己心中想像的結果可能也不一樣。

對我來說,MBTI 測試的結果是比較穩定的。最近半年,我在不同時間測過 3 次,每次結果都是 INTJ 科學家型,這與我心中想像的結果也是一致的。

為了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你自己,你可以綜合運用其他測評工具,比如,霍蘭德職業測評、蓋洛普優勢測評、九型人格測試、職業錨測試、DISC 測試等,以便得到更加可信和有效的測評結果。

一個人的性格通常是比較穩定的,但一個人的能力是可以持續提升的。「你想做」和「你能做」屬於兩個不同的維度,有時候你能做的事,未必就是你想做的事。比如,你能程式設計,但是不想做程式師,如果你為了生存,不得不去做一個程式師,心裡可能會覺得很不舒服。

你不妨運用 MBTI 等工具,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探索自己內心深處最想做的事情,這將是你的動力源泉。

最後的話

雖然 MBTI 模型缺乏科學的理論依據,但它確實可以作為認識自己和理解他人的一種方式。

每一種性格類型都有自己的優勢,關鍵是找到自己的天賦,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這正是「賦能」的意義所在。

在你具備天賦的領域,不斷地進行刻意練習,就能逐漸建立專業能力的「護城河」,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千萬不要給自己設限,避免掉入自我優勢定位的陷阱。比如,內向者容易低估自己,外向者難以積累優勢。

沒有必要跟自己的短板較勁,也沒有必要被短板嚇跑,因為很多能力都是可以通過訓練獲得提升。比如,寫作能力、演講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等。

向內看,看清真實的自己。

向外看,看清真實的世界。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找到那些確定性的因素和規律,把自己的能力與世界的需求結合起來,就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實現更好的發展。

公眾號:林驥,《數據化分析》作者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

定製品類SKU的管理
定製品類SKU的管理
2025-03-26 1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