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之間進行更加緊密且高效地融合,不僅為各行各業的競爭力提升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也為新質生產力構築了強勁的內生動力。特別是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蓬勃發展,如同給各行業的發展裝上了強勁的“智能引擎”,加速向數位化、智慧化方向邁進。
雲計算作為銜接各類數位資源與豐富應用場景的關鍵橋樑,提供了穩定且強大的算力支援。隨著“人工智慧 + ”趨勢的深入發展,無疑對雲計算的性能、服務品質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浪潮雲三次躍升
在 3 月 19 日舉辦的 2025 浪潮雲戰略發佈會上,浪潮雲積極踐行國家戰略,乘勢奮進,錨定新質生產力走出了一條高品質發展路徑,發佈分散式智慧雲戰略。
“這次戰略發佈對我們來說是一次重要的躍升,”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總工程師,浪潮雲董事長肖雪表示,“在推進‘人工智慧 + ’行動的過程中,大模型的廣泛應用、新質生產力的提升、算力資源的合理佈局、數據基礎設施的完善、數據資源的深度開發以及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無縫對接,是浪潮雲在面向未來佈局時的一個導向性基礎考慮。”
如今的數據處理流程以及 AI 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都是週期性反覆運算的過程,這就涉及到服務態的互換,即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有序、安全、合規實現數據核心供給。
與此同時,在人工智慧的應用中,業界的關注點越發聚焦於智慧體的實際落地。如何應對這些應用場景中的難點與痛點,並將其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已成為當下的主要挑戰。具體而言,一是構建動態防禦體系,實現內生安全 ; 二是隨著各類模型、應用及智慧體的不斷湧現,通過技術平權推動普惠。
肖雪指出,面對“人工智慧 + ”戰略“新”潮澎湃的同時,浪潮雲清晰地明確了自身定位,那就是“智慧系統的全場景運營商”。浪潮雲深入理解組織內不同角色的價值,以及功能與組織間的一致性關係。在此基礎上,浪潮雲更期望構建一種將智慧、數據、雲服務和安全融為一體的結構化解決方案,實現開箱即用,直接面向人工智慧領域。同時,浪潮雲觀察到,當智慧體以多種方式湧現時,單一方向已無法滿足需求,更需要建立一個全棧的生態價值鏈。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驅動價值鏈與產業鏈的協同與融合,打通行業落地的“最後一公里”。
浪潮雲自 2011 年涉足雲計算領域以來,積極回應國家戰略,致力於通過技術創新和智慧化應用,全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從“政務雲系統集成商”到“分散式雲服務提供者”,再到“智慧系統的全場景運營商”的“三次躍升”。
2024 年,浪潮雲發佈全新 Slogan ——“有雲處皆智慧”,進一步明確了“智慧系統的全場景運營商”的定位,致力於為使用者提供大模型和智慧化雲服務,並通過全運營模式,為使用者提供從建設到維護再到運營的一站式服務,引領行業邁向智慧化發展新高度。
展望未來,肖雪表示,浪潮雲將繼續深化“ 3+1 ”部署方案的應用,涵蓋線上公有雲、線下私有雲及專屬雲三個主要板塊,力求為使用者提供開箱即用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遵循可信賴、可落地、可持續的“ 3C ”原則,攜手更多合作夥伴共同構建一個全方位的生態系統,以實現技術普惠和價值最大化。預計在未來半年內完成現有分散式雲節點的升級,今年內落地分散式智慧雲節點超過 1000 個,成為智慧系統的全場景運營商。
聚焦可信賴、可落地、可持續
新質生產力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能,強調科技創新的驅動力,並致力於突破傳統發展路徑,重塑產業競爭格局。在“分散式智慧雲”戰略的引領下,浪潮雲正積極探索戰略目標的實現路徑。
浪潮雲總經理顏亮指出,大模型作為數位世界的引擎,將廣泛影響各行各業,如同工業社會的蒸汽機、內燃機一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然而,組織用戶在邁向智慧化落地的過程中,面臨著安全性、系統性、持續性等挑戰。
基於此,浪潮雲打造具備 3C 特性的“分散式智慧雲”,即可信賴 ( Credible ) 、可落地 ( Concrete ) 、可持續 ( Continuous ) 。具體來看:
第一,可信賴,確保可信賴性是無可避免的,因為系統處理的是明文數據,無法進行加密。可信賴包含三個要素:一是合法合規,隨著數據吸納的增多,這一點將變得更加重要。浪潮雲的模型、智慧體、演算法三個主體均已通過備案,在國內,目前僅有浪潮雲完成了三主體備案的清晰流程。
二是安全承載。模型安全不僅涉及模型本身,還包括模型所在的安全域以及數據與模型場景的匹配問題。不同級別的雲應支撐數據存儲和模型部署,且承載物必須安全,否則無法實現整體安全。浪潮雲在此方面的優勢在於,其前期服務了大量政府使用者,使浪潮雲形成了一個分等級、分區域、分數據、分域的安全基座,為模型和新的模型數據提供了堅實支撐。
三是技術保障。新技術帶來了變化和風險,而 99% 的使用者可能並未意識到這些風險。因為新技術棧與過去的技術截然不同,它是一種數據驅動的實驗科學。值得一提的是,在賽迪的評測排名中,浪潮海若大模型名列前茅。
第二,可落地,追求的並非僅僅是算力的部署,而是價值的實現。使用者對大模型的認知尚處於初級階段,尤其是用戶側。當大模型出現時,大家往往認為它無所不能。然而,即便是 AGI ( 通用人工智慧 ) 時代,也不可能無所不能。首先,使用者在落地時期望過高,認為模型應無所不知,這是不現實的。其次,數據基礎設施不成熟,數據無法使用或利用效率低下,如何將原油般的數據提煉成模型可用的智能數據材料,是決定人工智慧勝負的關鍵能力。最後,對組織挑戰的預估不充分,不能將模型僅視為工具,它更像人腦,需要從意識、模型到行動的全方位匹配。
針對這些問題,浪潮雲提出大模型 ( 智慧體 ) 落地三部曲,通過場景匹配、數據匹配、組織匹配,精準鎖定高價值場景,實現數據可信供給及煉化,機器智慧人格化,並聯合生態夥伴共建智能化生態,點燃未來“新引擎”。
第三,可持續,確保戰略能夠長期穩健地推進。浪潮雲構建了專門的數智人大學和數智人醫院。數智人大學負責生產高水平的數智智慧體,而數智人則負責智慧體的維護和優化。
“浪潮雲希望與更多合作夥伴攜手,共同製造出更多的智慧體,推動行業發展。”顏亮說道。
雲、數、智、安的深度融合
在當今時代,人工智慧技術的持續創新正有力地推動著組織智能的升級。浪潮雲積極順應這一趨勢,通過構建智慧系統的全場景運營產品技術體系,成功攻克了客戶在智慧化落地進程中的“最後一公里”難題。
浪潮雲海若科技總經理尹萍稱,在行業具體場景開展大模型應用時,業務廠商和大模型廠商共同開發智慧體及大模型應用,這與互聯網早期業務信息化階段相似。隨著獨立系統開發或獨立智慧體的開發落地,數據壁壘、模型壁壘和算力壁壘等問題逐漸顯現。解決之道在於實現從單一智慧向系統智慧的躍遷,這包含三個層面:算力上,借助混合異構計算和動態彈性伸縮,實現算力的多元異構化 ; 深化可信數據流通和數據共享開放,在可信的前提下挖掘數據價值並加以應用 ; 實現多模型間的協同,通過雲、數、智三層融合,破除智慧體從單一智慧向群體智慧或系統智慧轉變的障礙。同時,安全至關重要,它貫穿於整個系統、平臺、數據、模型以及智慧體的協同和運行保障中。
浪潮雲最新發佈的分散式智慧雲戰略,以智數雲安 3+1 一體化服務產品體系為使用者提供人工智慧行業落地的最後一公里解決方案,為用戶在行業場景落地提供最全面、最全棧的技術服務體系。
在“雲”方面,實現了從單一智慧向系統智慧的轉變。浪潮雲提出可運營私有雲概念,這是因為在人工智慧落地過程中,客戶雖關注業務價值和大模型應用,但算力問題常被忽視,可運營私有雲旨在解決這一難題。今年,浪潮雲打破了原有的公有雲和私有雲傳統價值體系,將服務再一次延伸,把服務態做了全面升級。在前期過程中,在極嚴苛數據負載下,整個計算性能在全球獲得了第一,並且也在大規模容器集群性能評估,也完成了雙卓越躍升,最終形成了雲邊協同、彈性擴展、多元異構、異質計算、混合精度和訓推無憂的可運營私有雲和整個分散式智慧雲雲平台結構和能力。
在“數”方面,數據是生產資料。在數據生產資料的輸入過程中,其品質、有序價值以及挖掘難度都是未知的。可信數據空間的提出,旨在通過數據工程將無序數據和無價值數據轉化為有價值的數據集,並實現數據的共用、開放和授權運營。整個可信數據空間從數據工程建立到可信數據流通再到高質量數據集的構成,是分散式智慧雲數據平臺的搭建過程。在此過程中,浪潮雲承擔了相應的核心能力,聯合國家資訊中心發佈了數據空間關鍵技術研究報告,得到認可。
另外,在數據採集、分析和計算能力上,浪潮雲取得了兩個全球第一,並刷新了兩個世界榜單。最終,在業內沉澱了 20 多個標準規範,實現了加密數據的安全傳輸和安全可控。隱私計算保證了數據的可信流通和多元數據的融合治理,滿足了 50 家工具治理需求。
在“智”方面,大模型人工智慧 + 是人工智慧行業落地的終極形態。浪潮雲基於大模型工廠、智慧體平臺,靈活構建軟硬體智慧體,重塑智慧應用新形態。大模型工廠負責生產模型,而智慧體平台則負責模型的開放和運營。浪潮雲的大模型工廠會根據原有模型建立演算法、模型和行業模型架構,並進行精調以生成行業模型。
並且,浪潮雲還與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推出了開源和閉源兩類模型,形成了海若大模型的模型庫。智慧體平臺則將智慧體的操作系統和具身智慧的機器人訓練平臺進行整合,通過智慧體平台進行模型開發,面向軟體智慧體和硬體智慧體構建最終的行業軟硬智慧體應用。去年,浪潮雲已經沉積了 100 多個軟體智慧體數位員工和行業智慧體的應用場景。
此外,浪潮雲還有分散式智慧雲執行方法論,將產品和服務落地分為研、產、交、服四個階段。研階段整合概念驗證中心和學術類合作夥伴資源,進行成果孵化加速、技術驗證及可行性風險評估 ; 產階段通過大模型工廠和智慧體中試基地,從數據、模型和智慧體三層進行產業化開發和研製 ; 交階段利用全國 100 多個雲中心和生態合作夥伴,將服務能力和科技成果布局全國,實現規模化落地 ; 服階段通過全國三個 OpsCenter 形成運營運維的反覆運算、持續開發以及安全保障的最終服務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為加速分散式智慧雲戰略落地,會議期間,浪潮雲聯合百度智慧雲、宇樹、雲深處、億聯、Rokid 等生態夥伴共同發佈海若一體機、AI 安全巡檢、水利巡檢、應急管理及智慧會議終端等海若智慧體產品,並聯合 12 家海若智慧體生態夥伴代表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旨在通過生態夥伴的聚合力量,共同推動分散式智慧雲發展和應用。
寫在最後: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激發數位經濟創新活力,需要持續推進“人工智慧 + ”行動,培育壯大智能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從這一清晰的政策導向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政策扶持的有力引導以及市場需求的強勁驅動之下,“人工智慧 + ”正逐步崛起為推動產業智能化變革的核心關鍵力量。其影響力不僅體現在對傳統產業的數位化重塑上,更在於催生出一系列全新的智慧產業業態,全方位地改變著經濟發展的格局與走向。
浪潮雲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時代發展的脈搏,緊緊跟隨時代的步伐,以高度的使命感積極回應並深度踐行國家戰略,率先推出分散式智慧雲戰略,為行業的智慧化發展繪製出清晰的藍圖。同時,浪潮雲不斷深耕技術領域,構建起強大的技術實力體系。在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板塊,浪潮雲取得了眾多突破性成果,以實際行動為萬千行業邁向數智時代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