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表層,揭示本質,一起來重新認知“互聯網產品”(下)
更新于:2025-03-26 11:04:11

書接上回,我們在重新認知“互聯網產品”的上篇中,重點就“產品是企業與用戶進行價值交易的媒介”中的“價值交易”屬性進行了討論。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開始研究,什麼是“互聯網產品”了。

互聯網,是將各個終端通過網路連接在一起的系統。

上篇連結:超越表面,揭示本質,一起來重新認知“互聯網產品”(上)

結合關於“產品”的研究,我們就可以將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互聯網產品”就可以被理解為:

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的,企業與用戶進行價值交易的媒介。

產品可能是有形的商品——這是你可以觸摸到的物理產品,例如一個手機或一輛汽車;或者它可能是無形的服務——這些是你無法觸碰但可以享受的,例如教育培訓或醫療護理服務。那麼,互聯網技術,又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呢?

在有些人的認知中,互聯網可能會被視為一種獨立存在的虛擬世界。但實際上,互聯網無法脫離實體行業而單獨存在,它們之間的聯繫密切而又複雜。作為“交易媒介”的產品,在結合互聯網系統之後,其最核心的價值就是:通過連接資訊,降低交易成本(其中又以消除信息交換成本為主)。無論是工商業的交易,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聯網都極大地提高了效率,並降低了成本。

因此,我們會看到,互聯網產品多種多樣,幾乎涵蓋全部行業。以下就是一些最主要的互聯網與行業結合的例子:

網路遊戲:相對於實體世界中的遊戲和娛樂業,互聯網提供了各種在線遊戲,讓人們在空閒時間中找到娛樂和放鬆。

協同工具:許多實體工具在互聯網上有了數位化的版本。如,文件處理軟體就是傳統紙質檔處理的轉換,圖片編輯工具相當於傳統的畫板等。

社交網路:雖然無法完全替代面對面的交流,但社交網路確實提供了一種新的通信方式。通過這些互聯網平臺,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和朋友家人保持聯繫。

在線影音:類似於電影院、音樂廳和電視台,在互聯網上,我們有大量的影音平臺提供各種電影、電視劇、音樂等在線觀看和分享。

在線閱讀:對比於圖書館和書店,互聯網提供了海量的在線讀物。我們可以在網上閱讀電子書,研究報告,或者獲取最新的新聞資訊。

電商購物:實體的商店和購物中心在互聯網上有了對應的電商平臺,如淘寶、亞馬遜等,人們可以在線上快捷方便地購買各類商品。

互聯網金融服務:這種互聯網產品對應實體世界中的各類金融機構,如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它們提供各類貸款、投資、保險等服務。

在線教育:對應現實世界中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獲取各類教育資源、進行在線學習等。

旅行與交通:這對應現實世界中的航空公司、火車站、公交公司、旅行社等,它們提供各類車票預訂、線路查詢等服務。

健康與醫療:這對應現實世界中的醫院、藥店等醫療機構,提供在線掛號、藥品購買、醫療諮詢等服務。

可以看到,在上述乃至於更多行業當中,互聯網都扮演著“通過連接資訊,降低交易成本”的角色。互聯網在過去和當下,都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將來也同樣如此。

總結我們前面的認知,互聯網產品是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的,企業與用戶進行價值交易的媒介。這是我認為能夠揭示互聯網產品本質的定義。何以說這是揭示本質的定義呢?我們來往下展開:

基於“價值交易”,可以進一步推匯出我們常見的“用戶價值 – 商業價值 – 成本”的產品三要素。因此,產品經理需要關注“行業生態”、“市場機會”、“商業模式”,這也是產品經理日常的眾多“平衡”工作的核心。

為了促使交易完成,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用戶行為”,即使用者是如何選擇一款產品。又因為互聯網“先用后買”的特性,因此,產品經理需要關注使用者需求、功能設計、產品體驗等等方面。

接續“互聯網”的“資訊技術”、“持續反覆運算”、“數據方便收集”特性,因此,產品經理需要關注技術實現、專案管理、關注數據分析等等方面的。

當然,以上只是簡單地嘗試揭開大幕的一角。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產品的一系列關於用戶體驗、產品設計、商業模式等等內容,都可以在“互聯網產品”這個概念的本質里找到源頭。當然,這真正展開來講的話,都可以形成一系列的文章了。這就得留到後續的內容了。

越是往上走,越是要學會看透事物本質,這是我們不斷成長的過程。希望前面關於“產品”、關於“互聯網產品”的本質討論,對於每一位正在行業打拚的產品經理,對於每一位有志加入互聯網成為產品經理的朋友,都能夠有所啟發吧。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