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思維中的隱喻思維
更新于:2025-03-26 08:55:10

本文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 邢玉瑞 陝西中醫藥大學

隱喻是人類語言與思維的一種普遍現象,語言學家喬治·萊考夫和馬克·約翰遜合著的《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構建了一種較為完整的隱喻認知理論,隱喻在思維中的作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人類認知世界的強有力的工具,由此隱喻思維得到了廣泛研究,也引起中醫學人的深入探索。隱喻思維、類比推理、象思維、模型化推理也是中醫思維研究的熱點,有必要對相關概念及其關係予以辨析。

什麼是隱喻?從認知科學的角度而言,萊考夫等認為:“隱喻的本質就是通過另一種事物來理解和體驗當前的事物。”通常是藉助如溫度、空間、動作等具體的、有形的、簡單的、比較熟悉的、結構相對清晰的始源域概念(在認知語言學中,喻體叫作“始源域”,本體叫作“目標域”),來表達和理解如心理感受、社會關係、道德等抽象的、無形的、複雜的、不熟悉的、缺乏內部結構的目標域概念。簡言之,隱喻是我們建構、理解抽象概念、進行抽象思維的主要途徑。從結構上說,隱喻是將始源域的框架映射到目標域之上。隱喻思維,就是人腦運用隱喻方法,通過已知的某一事物的屬性來理解和認知另一事物相似屬性的資訊加工過程。人類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由於對某些事物缺乏清晰的類別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語言,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體意象來表達新事物、新經驗。兩類事物之間的聯繫是通過類比和聯想,發現它們的感性現象之間的某種相似性而建立起來的。這種通過類比和聯想進行的相似性替換過程,就是隱喻思維的基本過程。

隱喻思維與類比思維都以比較為基礎,二者相互依賴,緊密聯繫。一般來說,隱喻思維要藉助於類比進行思維物件相似性特徵的推導,同時,有時較為複雜的類比思維活動又滲透著隱喻。類比的始源域相當於隱喻喻體,目標域相當於隱喻本體,類比過程則相當於隱喻映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類比是以隱喻思維為基礎的。

隱喻與模型化推理密切相關,模型本質上就是隱喻,模型的建立是以經驗為基礎的,特別是科學家的知識背景。通過模型來研究客觀物件,其實就是隱喻映射的過程,其中模型是喻體,客觀對像是本體;而且模型和原型的關係都可以用隱喻陳述來表達。各種不同類型的科學模型,無論其複雜程度多麼高,最終都可以還原為其所說明物件的隱喻。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認為模型對隱喻起著更為關鍵的作用,它是隱喻初始形成的條件,而且與隱喻相互影響,促使新的模型和隱喻出現。隱喻的產生藉助了模型的引導作用,而模型又反過來藉助隱喻得到了擴展。可見,模型與隱喻之間有著雙向的互動作用,相對而言,隱喻作為一種語言現象更為普遍,雖然模型一定隱含著隱喻,但隱喻並不一定都構成模型。

象思維本質上是就其思維工具的自然物象與人工意象而言的,而思維的工具之象,類似於科學方法論中的模型,包括自然模型與人工模型。象思維與模型化推理的機制都需要藉助聯想、想像、類比等,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因此,象思維又可稱為模型化推理。由此可見,隱喻與象思維的關係,猶如隱喻與模型的關係,有雙向互動作用,而隱喻更為基礎。

總之,隱喻與類比、模型化推理、象思維概念之間相互交織、共用共存、同中有異。其中類比以隱喻思維為基礎,象思維與模型化推理又離不開類比;模型化推理與隱喻之間有著雙向互動作用,象思維之“象”本質上類似於科學方法論中的模型,其中隱喻更為基礎,它構成了模型和象思維潛在的思維基礎。

獎勵的是未來的你
獎勵的是未來的你
2025-03-26 06:02:29
最美課堂在路上
最美課堂在路上
2025-03-26 06:04:16
學生教我識春菜
學生教我識春菜
2025-03-26 06:05:22
為“睡眠帳戶”充值
為“睡眠帳戶”充值
2025-03-26 06:06:26
人勤春早 採收忙
人勤春早 採收忙
2025-03-26 0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