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補鈣效果不比牛奶差的食物,每天吃一點,遠離骨質疏鬆
更新于:2025-03-26 08:45:02

一次不經意的跌倒,就可能導致老年人發生骨折,嚴重者甚至臥床不起,生活品質急劇下降。而導致這些骨折的背後,“沉默的殺手”——骨質疏鬆症往往是罪魁禍首。這種疾病正悄然侵蝕著越來越多中老年人的健康。

我國是世界上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多的國家之一。據估計,我國骨質疏鬆症患者約有9000萬,約佔總人口的7%。

45歲以上女性和50歲以上中老年人群中,骨質疏鬆症的標準化患病率超過三分之一(33.49%),其中女性患病率顯著高於男性(女性為38.05%,男性為20.73%),幾乎是男性的兩倍。

60歲以上老年人群中,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更高,且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研究顯示,60-69歲老年人患病率為32.2%,70-79歲為41.9%,≥80歲則高達51.8%。

雖然患病率高,但公眾對骨質疏鬆症的知曉率和診斷率非常低,分別為7.4%和6.4%。這意味著絕大多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有哪些癥狀表現?

骨質疏鬆症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在早期階段,它通常沒有任何明顯的癥狀,容易被人們忽視。許多人都是在發生骨折后才意識到自己患有骨質疏鬆。然而,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

1、全身性骨痛

骨質疏鬆導致骨密度下降,骨骼的微結構發生改變,可能引發廣泛性骨痛,特別是在負重部位。

癥狀表現:背部、腰部或髖部等部位的酸痛和不適。長時間站立或活動后疼痛加重,休息後有所緩解。

原因:隨著骨質流失,骨小梁(骨骼的支撐結構)逐漸減少,導致骨骼對負重的耐受性降低,從而引發疼痛。

2、身高變矮

骨質疏鬆會導致椎體骨折或椎體壓縮變形,使患者的身高逐漸縮短。

癥狀表現:患者可能會發現衣服變得更長,或家人注意到身高明顯降低。每年身高縮短 1-2釐米 或累計減少 3釐米以上 是警示信號。

原因:隨著椎骨的骨密度下降,椎體容易受壓縮,導致身高下降。

3、駝背

駝背是骨質疏鬆晚期的典型表現,但早期也可能出現輕微的體態改變。

癥狀表現:背部逐漸彎曲,出現輕微的駝背現象。站立時背部不能完全挺直,出現不適感。

原因:由於椎體骨質流失,脊柱變形,導致姿勢逐漸改變。

4、輕微外力即感骨骼不適

骨質疏鬆的早期,骨骼的強度和韌性下降,受輕微外力時可能出現骨骼不適甚至微小骨折。

癥狀表現:摔倒后容易出現局部骨痛,甚至骨折。搬重物、長時間行走後,關節和骨骼有酸痛感。

原因:骨密度下降導致骨骼脆性增加,即使輕微的衝擊或運動也可能對骨骼造成損傷。

5、牙齒鬆動

骨質疏鬆不僅影響長骨和脊椎,還可能影響牙槽骨的骨密度,導致牙齒健康問題。

癥狀表現:牙齒逐漸鬆動,甚至脫落。牙齦健康問題加劇,伴隨牙痛或牙周炎。

原因:牙槽骨中的骨質減少,使牙齒失去穩固支撐。

6、肌肉無力與易疲勞

骨質疏鬆早期可能伴隨肌肉無力,特別是在腰背部和下肢部位。

癥狀表現:經常感到肌肉無力、站立不穩或容易疲勞。背部肌肉酸痛,活動時感到無力。

原因:骨密度下降後,骨骼對肌肉的支撐能力減弱,肌肉需要額外發力,長時間工作后容易疲勞。

7、夜間腿抽筋

夜間腿抽筋是骨質疏鬆的常見信號,尤其在中老年人中表現明顯。

癥狀表現:睡眠中突然出現小腿肌肉抽搐,伴隨疼痛感。抽筋時間較短,但頻繁發作。

原因:骨質疏鬆可能伴隨鈣、鎂等礦物質流失,導致肌肉神經異常興奮,從而引發抽筋。

中老年人補鈣要多吃哪些食物?

提到補鈣,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牛奶。然而,儘管牛奶確實是補鈣的“明星食品”,但由於乳糖不耐受、口味偏好等原因,許多人無法通過牛奶攝入足夠的鈣。那麼,除了牛奶,還有哪些食物可以有效補鈣呢?

1. 豆製品:便宜又高效的鈣源

代表食物:每100克北豆腐含鈣約 138毫克,南豆腐含鈣約 116毫克,豆腐乾的鈣含量更高,約為 500毫克。

額外好處:豆製品富含植物蛋白和異黃酮,有助於骨骼健康,還能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2. 深綠色葉菜:天然植物補鈣劑

深綠色蔬菜中的鈣含量驚人,例如西蘭花、油菜、小白菜和芥藍等。不僅如此,這些蔬菜中的維生素K也能促進鈣的利用和骨骼健康。

代表食物:

小白菜(100克)含鈣約 150毫克;芥藍(100克)含鈣約 250毫克;西蘭花(100克)含鈣約 47毫克。食用建議:深綠色蔬菜中的草酸含量相對較低,鈣的吸收率較高,是乳糖不耐受人群的理想補鈣選擇。

3. 海鮮:補鈣的同時增強免疫力

代表食物:

蝦皮(100克)含鈣約 991毫克;沙丁魚罐頭(100克)含鈣約 382毫克;小銀魚(100克)含鈣約 800毫克。額外好處:海鮮還富含維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同時促進心腦血管健康。

食用注意:蝦皮鈣含量高,但鹽分較多,應適量食用。

4. 堅果和種子:健康零食中的鈣寶藏

堅果和種子如杏仁、芝麻、核桃等含有豐富的鈣,是健康零食中的佳品。

代表食物:

杏仁(100克)含鈣約 240毫克;白芝麻(100克)含鈣約 975毫克;核桃(100克)含鈣約 98毫克。額外好處:堅果和種子還富含健康脂肪、鎂和維生素E,有助於保護骨骼和心臟。

食用建議:堅果熱量較高,每天適量食用(約30克)即可。

5. 豆類和穀物:高鈣高纖的雙重優勢

豆類(如黑豆、鷹嘴豆)和穀物(如燕麥、藜麥)也含有一定量的鈣,同時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腸道健康。

代表食物:

黑豆(100克)含鈣約 191毫克;鷹嘴豆(100克)含鈣約 105毫克;燕麥片(100克)含鈣約 55毫克。額外好處:豆類和穀物中的鎂和鋅對骨骼健康也有重要作用,可以輔助鈣的吸收和利用。

除了從補鈣入手,還應該怎麼做?

1. 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幫助身體更好地吸收鈣,並促進骨骼礦化。

推薦攝入量: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國際單位(IU),65歲及以上人群每日維生素D攝入量為600-800國際單位(IU)。

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D可以降低老年人跌倒和骨折的風險。一項薈萃分析顯示,補充維生素D可使髖部骨折風險降低18%,其他非椎體骨折風險降低20%。

2. 適量運動,進行負重和抗阻運動:

運動刺激骨骼生長: 適量運動,尤其是負重運動(例如步行、慢跑、爬樓梯等)和抗阻運動(例如舉重、彈力帶訓練等),可以刺激骨骼細胞的活性,增加骨密度,增強骨骼強度。

改善平衡能力,預防跌倒: 運動還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和協調性,從而降低跌倒的風險,預防骨折。

運動方式和強度: 中老年人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強度,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煙: 吸煙會影響骨骼健康,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吸煙者骨折的風險比不吸煙者高出30-40%。

限制飲酒: 過量飲酒會影響鈣的吸收和骨骼代謝,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避免過量飲用咖啡因: 過量咖啡因攝入可能會影響鈣的吸收。

需要強調的是:骨質疏鬆早期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因此,中老年人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對於及早發現骨質疏鬆非常重要。

校對 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