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害死自己爸爸的!”
李梅爸爸已經走了一個月了,可李梅還是不能原諒自己。
李梅爸爸此前確診了肺癌,醫生的建議是接受化療。李梅爸爸擔心化療會把抵抗力也給化沒了,對此非常排斥。然而李梅卻選擇相信醫生,極力勸說。
最後李梅爸爸接受了化療,但或許是抵抗力真的沒了。李梅爸爸越來越瘦,最後甚至因為無法繼續化療,導致癌症擴散去世,只留下悔恨的李梅。
化療到底是好是壞?
其實不單是李梅,很多人都對此充滿困惑。
一、 81%的醫生患癌後會拒絕化療?化療還能做嗎?
臨床上,很多病人拒絕化療,認為化療只會讓癌症擴散,這是真的嗎?
很多人之所以對化療會讓癌症擴散這一說法深信不疑,可能是源於美國的一項研究。
這項研究刊登在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中。研究人員發現,20名乳腺癌患者在使用兩種常規化療葯后,癌細胞會擴散到其他部位。而患有乳腺癌的實驗小鼠在化療后,體內和肺迴圈細胞的癌細胞數目均顯示增加。研究人員據此認為,化療或會促進癌細胞擴散甚至誘發更具攻擊性腫瘤。
對於此項研究結論,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醫師袁鳳蘭進行了闢謠:首先,該研究僅針對乳腺癌而並非全部癌症,因而結果也存在局限性。其次,研究物件只有20位患者,結果不具備說服性。最後,老鼠研究屬於動物實驗,而未經臨床試驗所得的結論一般不可作為結論依據。
讓化療備受冷遇的還有一個說法,也就是所謂的“81%的醫生都拒絕化療”。
這個說法源自於美國一篇調研文章:1986年,研究人員對加拿大麥吉爾癌症中心共79位腫瘤醫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及生病是否願意化療時,有64位醫生表示不願意,這就帶出“81%的醫生都拒絕化療”的這一說法。
該調查進行時正是順鉑化療剛興起之時。順鉑化療是肺癌試驗藥物,由於化療數據不足,療效不明和明顯副作用,醫生擔心化療會過度治療和毒副作用給患者帶來痛苦,所以普遍對化療的使用存在爭議。
其實,化療主要通過細胞毒類藥物損傷癌細胞DNA複製功能,聯合免疫治療,加速癌細胞壞死,讓癌細胞釋放可被免疫系統識別的抗原,從而針對性殺滅癌細胞。化療也能降低腫瘤負荷,搭配其他治療手段,能説明患者獲得更好療效和更長控制時間。總的來說,化療其實是利大於弊的。
二、 醫生坦言:這4種癌症無需化療
李燕前段時間確診了癌症,也做了手術切除,術后醫生告知她,因為是早期腫瘤,所以不用化療,只要定期複查就行。
很多人聽到這話可能鬆了一口氣,李燕很擔心。她想,雖然已經做手術了,但是不化療會不會復發轉移?為什麼醫生不建議自己化療呢?
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主任醫師李忠解釋,早期腫瘤並未累及淋巴或遠處轉移,也沒有復發的危險因素。而且大部分早期癌症患者身體較好,無明顯不適,盲目放化療在殺死癌細胞時也會誤傷正常細胞,反而會破壞免疫力,降低免疫系統對癌細胞的監測能力。
實際上,除了早期腫瘤,還有這3種情況也無需化療。
1.中晚期癌症
中晚期癌症腫瘤病灶較大或已轉移,手術或放化療均無法徹底清除癌細胞,此時可通過中藥治療緩解癥狀並延長存留期。
2.化療低敏感性癌症
化療葯對化療低敏感性的癌症起不到任何作用,根本無法殺死這類癌症的癌細胞,若執意化療,反而會傷害正常細胞。
3.臟器出現功能問題
癌症能不能做化療,醫生除了考慮癌症情況,也需要評估身體其它臟器的功能。比如合併嚴重心肺疾病時,往往無法承受化療的副作用,而合併肝腎功能不全時,化療葯也會加重肝腎負擔,甚至導致肝腎衰竭。
三、癌症一半都是治死的?治好都是誤診?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去美國治療癌症嗎?
一項市場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每年遠赴美國就醫患者人數約3000人,當中有70%為癌症腫瘤患者。
有部分癌症患者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是因為他們質疑國內癌症的治療水準,他們認為有一半的癌症都是治死的,至於治好的那也都是誤診。
他們的這種想法也影響了很多人,導致不少無法接受外國治療的患者,乾脆也放棄了國內的治療,選擇“躺平”。
姚集鎮衛生院在文中解釋,目前的醫療技術並不能完全治癒很多中晚期癌症,但這並不代表積極治療沒有意義。如果患者不接受治療,反而還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1.持續性感染
不接受治療會導致癌細胞在體內不斷繁殖,會讓患者免疫力不斷降低,也就更容易感染。
2.不斷擴散
癌細胞的繁殖速度很快,不及時治療干預就會在體內繁殖擴散,繼而引發一系列異常癥狀。
3.異常疼痛
癌症不做治療而任其持續發展,癌細胞會不斷壓迫神經、骨骼和臟器,導致全身異常疼痛癥狀,且疼痛感會隨病情發展不斷加重。
4.死亡加快
癌症到後期可引起營養不良等惡病質問題,患者免疫力低下可能誘發多器官衰竭,從而加快死亡速度。 近些年癌症的發病率不斷升高,癌症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放化療以及免疫治療、靶向治療等,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病情等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治療方案,因而並非所有癌症患者都要放化療。大家也不要將化療妖魔化,作為患者更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科學和規範治療才是康復的關鍵。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