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很多人誤以為是咽炎!這4個癥狀,提前發現一個就很好
更新于:2025-03-26 06:33:01

劉先生今年59歲,有多年吸煙史的他一直有患有慢性咽炎,經常會覺得喉嚨不舒服。大約從一個月前開始,他發現自己的喉嚨時不時會不舒服,有種如鯁在喉的感覺。但他沒有太當回事,以為是咽炎發作了,買點了潤喉片偶爾吃點。

一個多月過去了,劉先生咽喉處的不適並沒有得到緩解,甚至越發嚴重,喉嚨出現疼痛的感覺。去醫院檢查后,他竟被確診為食道癌,且病程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這個結果讓劉先生難以接受,不過是咽炎犯了而已,怎麼會是癌症呢?

一、全球近一半的食管癌在中國,主要元兇或有4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食管癌新發病例32.4萬、死亡病例30.1萬,分別佔世界範圍的53.7%、53.35%,全球食管癌一半在我國。因食管癌在我國的發病率極高,民間又有食管癌是一種特色的“中國癌”的說法。

食管癌在我國的發病,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太行山脈附近區域(河南、河北、山東泰安、山東濟寧、山東菏澤)、安徽、福建閩南以及廣東汕頭等地,均屬於食管癌高發地區,其中又以河南地區的患者死亡率最高。

上個世紀60年代的河南林縣,食管癌的發病率居世界之首,就連當地的雞食管癌率都比其他地方高,當時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關注。

根據1974-1976年,一項涉及全國8億人的調查顯示,全中國的食管癌發病率不足林縣的1/6,雖然隨著現代醫學的介入,河南林縣乃至全國的食管癌發病率有下降的趨勢,但食管癌在我國依然是重災區。

食管癌和進食的關係非常密切,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醫學中心首席專家熊建萍教授表示,我國食管癌的發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而且多表現為食道上、中段鱗狀上皮惡變,這與一些生活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

食管癌在我國高發,或與4個吃飯的壞習慣息息相關:

愛吃醃制食物:醃制食物內含有大量的硝酸鹽、亞硝酸鹽,長期大量攝入會導致身體患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愛吃重油重辣:長期攝入這些食物容易導致食管上皮損傷,繼而引起上皮細胞變性、出現黏膜炎症,時間長了容易促進食管癌變。

愛吃燙食:人的食管所能耐受的最高溫度為40~50℃左右,攝入溫度>65℃的食物會導致食管黏膜燙傷,繼而容易誘發炎症發生。食管黏膜反覆燙傷、修復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細胞發生惡變,增加癌症發生風險。

煙酒不離手:飲酒時容易導致食管黏膜損傷,反覆不斷地損傷、修復,容易促進癌變;而吸煙時產生的煙霧會附著在口腔、咽喉處,也會損傷食道黏膜。

二、食管癌出現時,不少人誤以為是咽炎

臨床上很多確診食管癌的患者,一經發現就是中晚期,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而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僅有15~20%

食管癌發生時,不少人還誤以為只是咽炎,喉嚨一旦出現四種癥狀,千萬別忽視。

食物梗噎感

該癥狀是食管癌最為常見的早期癥狀之一,在進食第一口時癥狀明顯,之後即可消失,癥狀出現的頻率在幾天到幾個月不等,很容易被忽視。也有部分患者會誤認為是咽炎、食管炎,以至於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隨著時間發展,癥狀出現的間隔會越來越短。

食管內異物感

約有20%的患者會有明顯的食管異物感出現,在進食時有吐不出、咽不下的感覺,異物感出現的位置與病變的一致。

吞咽困難

超9成的患者是出現該癥狀後去醫院檢查的,吞咽困難的癥狀會隨著病程發展越來越嚴重,發展到後期時連喝水都變得困難,全過程僅需3-6個月時間。

吞咽疼痛

在吞咽時會出現明顯的疼痛感,晚期患者可表現為持續性胸骨、背部疼痛,疼痛性質為鈍痛、隱痛,還可能伴有燒灼感。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李卓毅提醒,除了以上癥狀,部分患者在早期還會出現聲音嘶啞、咳嗽等癥狀,但這些癥狀也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其他的病症。

三、做好3點,或能保食管周全

想要預防食管癌發生,需要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去進行該病,這幾點很重要。

1、戒煙戒酒

煙酒都是促進食管癌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想要預防食管癌發生戒煙限酒十分有必要,一些煙癮、酒癮嚴重的人,可去專業的戒斷門診尋求説明。

2、飲食均衡

日常要注意保證飲食攝入均衡,可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粗糧、全穀物,適量食用肉類。減少攝入醃制、熏烤以及太辣的食物,飲食盡量保持多樣化,每周至少攝入25種食物。

3、高危人群定期檢查

建議年齡>40歲、家族內有食管癌病史、來自於食管癌高發地區、有上消化道不適癥狀以及攝入大量醃制食物的人群,要儘早進行食管鏡檢查。

食管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很高,該病離你我都很近,日常要注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盡可能預防疾病發生。

參考資料:

[1]《全球食管癌病例我國佔近半,這些高危因素千萬留意》. 健康時報 2022-08-25

[2]《全球近一半的食管癌在中國,中國人到底吃錯了什麼?》. 四川省腫瘤醫院 2023-03-15

[3]《一文瞭解食管癌》.梅斯腫瘤新前沿 2021-11-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