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小知識
更新于:2025-03-26 01:45:36

本文轉自:宣城日報

●人的睡眠結構

正常睡眠過程包含兩個不同的時期,分別為:“快速眼動睡眠(REM期)”和“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期)”。非快速眼動睡眠期又分為1期(N1)、2期(N2)、3期(N3)。其中,非快速眼動睡眠期的1期和2期睡眠,被稱為淺睡眠。而非快速眼動睡眠期的3期睡眠,被稱為“深睡眠”。至於快速眼動睡眠期,多會有夢境體驗,因此常被稱為“做夢睡眠”。

人們的正常睡眠往往是先進入1期和2期淺睡眠,而後再慢慢進入3期深睡眠。3期深睡眠結束后再回到2期睡眠,然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這個完整的過程被稱之為“睡眠週期”,一個睡眠週期大約持續90分鐘,整夜睡眠大約有4-5個睡眠週期。

睡眠的生理作用與穩定、完整的睡眠結構有關,因此任何形式的睡眠障礙,只要影響睡眠結構,均可能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

●睡眠障礙和失眠

睡眠障礙指各種原因引起的睡眠覺醒的節律紊亂,導致睡眠質量異常,睡眠中行為異常所造成的臨床綜合征。

失眠是一種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失眠症是一種常見多發病,臨床醫學實踐中,失眠症是指超過3周的睡眠障礙,專指表現為睡眠不足,如入睡困難、早醒等,使患者感覺到嚴重睡眠不足、疲勞、頭昏、精神不振。

●“睡眠誤區”知多少

“睡前喝酒助眠”:酒精可以讓人產生困意從而幫助入睡。有些失眠患者會通過飲酒助眠。飲酒後雖然入睡變快,但深睡眠會減少,而且容易早醒。同時,飲酒以後的睡眠多是非快速眼動睡眠的2期睡眠,也就是“淺睡眠”,不容易讓人解乏。如果經常飲酒助眠,會導致酒精依賴,從而加重失眠。

“週末補覺能抵消熬夜傷害”:經常熬夜會破壞睡眠生物節律,容易造成失眠,而當熬夜過後產生的白天精力、體力不足,試圖通過補覺來彌補夜間缺失的睡眠也是不可取的。一旦補覺或者白天睡眠時間過長,很可能會導致當天晚上入睡困難,使睡眠進入惡性循環,也打破了正常的睡眠節律。

“打呼嚕=睡得香”:很多人認為,“呼嚕震天響,叫都叫不醒”意味著睡眠品質好,其實打呼嚕並不是睡得香的標誌。打呼嚕在醫學上稱為打鼾,提示上氣道存在狹窄,打鼾嚴重者往往會發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導致睡眠頻繁中斷,深睡眠時間顯著減少。因此,出現打呼嚕癥狀時,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運動累倒=一夜好眠”:“失眠不怕!睡前做做運動,把自己累倒了就睡得好了。”這種說法不靠譜!

運動確實可以促進睡眠,但睡前進行激烈運動,比如跑步,會啟動交感神經系統,讓人覺得興奮而不利於睡眠。有睡眠障礙、容易失眠的人更不適合睡前運動。建議在睡前三四個小時內不做劇烈運動,也盡量不要做令自己容易興奮或者緊張的事。

(記者 丁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