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今晚報
閨蜜“高息回報”利誘 夫妻先後“入套”
兩年內27次借貸250余萬
出手闊綽,家庭條件優渥,“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混得如此“成功”又知根知底,張女士心想跟著這麼有能力的閨蜜賺錢准沒錯。結果,令張女士萬萬沒想到的是,原以為的發家致富路,不過是閨蜜精心謀劃的騙局,自己多年的信任與付出,最終收穫的卻是負債累累。
家住紅橋區的張女士跟丈夫李先生都有著穩定的工作。張女士有一個同事王某,平時出手也很大方,言語間經常提及自己很有賺錢的門路。久而久之,張女士跟王某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閨蜜。
一日,王某對張女士說,自己在外與他人合夥經營著一家小公司,還挺掙錢的,她目前手上有一個投資專案,利息非常高,現在正是買入的好時機。張女士本著對王某的信任,當即給王某轉了4萬元,王某承諾每月給付張女士2200元利息,存滿一年後額外再給18000元年息。此後,王某連續6個月都支付了利息,偶爾利息少了也被王某以理財利息有波動為由搪塞了過去。
礙於情面 閨蜜言聽計從
在高額利息面前,張女士覺得跟著王某投資真是對了。這時王某提出,眼下有一個新的投資專案,讓張女士再追加投資20萬元,一年的利息能有36000元。張女士表示沒有這麼多現金。王某則豪氣說道,差多少她給補上,等一年到期再還給她就行。張女士聽了非常感動,陸續將錢轉給王某。轉眼間到了該結息的日子,張女士卻沒有收到期待已久的利息,而是被王某告知,公司出現了周轉困難,急需張女士加大投資説明公司渡過難關。王某表示,可以用張女士的名義辦理銀行貸款,每月的還款和利息都由她來承擔。礙於情面,想到自己的投資和已經收到的1萬多元利息,便答應了王某的請求,前往銀行辦理了17萬元的貸款交給了王某,王某則是當場轉給張女士12000元用於償還利息。沒想到此後數月,張女士不僅沒有拿到之前承諾的利息,更是被王某以同樣的理由,去銀行辦理了10餘次貸款,貸款金額近百萬元。
貸無可貸 圈住閨蜜丈夫
在張女士貸無可貸后,王某又將目標鎖定了張女士的丈夫李先生,王某對張女士稱,公司會計卷錢跑了,賬面資金也被凍結了,但是公司的業務還在,只要公司帳戶解封,立即連本帶息加上好處費一起還給他們夫妻。李先生心想反正貸款和利息也不用自己來還,不過是幫王某走下手續。
就這樣在王某的要求下,夫妻倆在不到兩年時間里,共辦理27次貸款,借給王某250余萬元。王某為了躲債,乾脆不再上班,甚至刪除了張女士的聯繫方式。
事情敗露 騙錢打賞男主播
經查,王某不僅日常消費大手大腳,更是沉迷於在直播平臺給男主播“刷禮物”,兩年內竟打賞200余萬元,高額的消費支出遠遠超出了王某的實際經濟能力,致使其負債累累。
為維持自己精心營造的“富二代”身份,王某便將“算盤”打到了張女士身上。靠著精心樹立的人設和步步為營的謀劃,謊稱投資能夠獲取高額回報,多次騙取張女士夫婦錢款共計250余萬元,后將犯罪所得用於償還其個人貸款、網路直播消費等。最終,王某編織的謊言在法律面前無所遁形,該案件經紅橋區檢察院提起公訴,王某因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四個月,並處罰金二十二萬元。
記者 常健 通訊員 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