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抽“遊煙”的有43人
更新于:2025-03-26 01:53:29

本文轉自:新聞晨報

武康路嚴控室外二手煙?記者實地探訪卻發現……

兩個小時,抽“遊煙”的有43人

“只能是勸一下,你也沒有權力管人家。”

“唯一的遺憾就是路上抽煙的人多了點。”

週三的下午,上海網紅打卡點武康大樓外的人流量屬於非高峰時期。新聞晨報記者蹲點兩個小時,發現人群裡抽“遊煙”的約為43個。據武康路上的市容協管人員表示,自己每天的工作就是來來回回撿煙頭,每撿滿一紙袋就倒進垃圾箱,一天不知要重複多少次。

2024年9月1日,上海地方標準、同時也是國內首個室外吸煙點標準規範《室外吸煙點設置與管理要求》正式開始實施;12月,市愛衛辦聯合九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室外二手煙控制、推進無煙健康環境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然而,這些措施的收效依然有限。今年1月初,“韓流”席捲申城,著名的老外視頻博主“歪果仁研究協會”在上海街頭採訪韓國遊客:首爾和上海最大的區別在哪裡?結果來自韓國的男性女性不約而同地表示,上海馬路上抽煙的人很多,比首爾多得多。眾所周知,韓國對於室外二手煙管控極為嚴格,煙民們必須在官方劃定的吸煙點吸煙。

上海目前正在進一步嚴格管控室外二手煙,今年3月中旬起,包括武康路、豫園商城、新天地、外灘、南京路步行街、陸家嘴商圈、今潮8弄、蟠龍天地等八個中外遊客集中的網紅地標場所將成為重點推進區域,率先對遊煙說NO。

市容協管人員:我們沒有權力制止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導,徐匯區將通過布設電子屏宣傳、藝術化控煙標識和特色台卡,結合規範設置的室外吸煙點,將健康理念深度融入歷史街區文化場景。同時,他們還將組織控煙志願者現場巡查,以柔性勸導結合滅煙袋發放等方式加強現場管理。

在我們蹲點的時間內,並未看見有志願者上前阻攔吸遊煙者。此後我們在武康路上隨機採訪了一名市容協管人員,他表示自己確實聽說過這條路上要禁遊煙,但並沒有遇到過所謂的“志願者”,也沒有看見過類似的禁煙標識,因此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實行,反正自己也沒看出有什麼變化。”

“這地方遊客特別多,他們抽煙的煙頭都亂扔,我們天天不停地撿。”問他是不是現在仍然有很多煙頭,他回答說“有啊,怎麼會沒有?”比起之前呢?這名協管人員表示,“差不多吧。”

據我們在武康路上進行的不完全觀察,並沒有在顯眼的地方看到特意劃出的吸煙區,以及宣導不抽遊煙的告示。這名市容協管人員也說,自己每天在這一帶管理市容,並沒有注意到哪裡多了吸煙點。

作為市容協管人員,該不該管行人抽遊煙的行為?照理是該管,但難處在於,有什麼資格去管?“只要上班,就是在撿。一天下來,不知要倒幾回垃圾箱。”而且不僅馬路上的行人抽遊煙,路過的汽車司機搖下車窗扔出一個煙頭後揚長而過,他只能默默撿走煙頭。

“手機上不是都發佈了嘛,說這個地方要禁煙。我們也不能抽,你要是上班時間抽,被抓到就要罰200塊錢。”他說,“但是因為沒有明文規定,我們看到他們抽也不能說什麼,頂多只能對他們說煙頭別給我亂扔,因為我們沒有權力制止啊。只能是勸一下,你也沒有權力管人家。”

泰國遊客:上海唯一的遺憾

“因為暫時還沒有出台法律法規,所以現在只能依靠大家的自覺性。”武康路上的“野生”攝影師眼鏡哥對我們說。他是去年開始來這裡“營業”的,曾經在東方衛視做攝像,辭職以後成為一名劇組攝影師,閑暇時就來這裡靠給遊客拍照賺點外快。

在“通知”裡寫道,“對室外排隊等候區等八類重點場所明確規範要求深化本市‘控煙行動三部曲’,即‘室內全面禁煙、室外不吸遊煙、吸煙請看標識’。”而在這八類室外區域吸煙者,都應由工作人員或者志願者進行勸阻。

“眼鏡哥”一語明盤:“因為沒有上升到罰款的層面,所以大家普遍不會在意。”但是他也表示,“說實話,我在這裡一年了,看到(抽遊煙)的比較少,基本上都是站在垃圾桶旁邊抽。現在因為沒有寫進法規,所以控制不了所有人,但環境是大家的,要靠大家自覺去維護。”

泰國遊客James和他的家人近期在上海旅遊,這個下午他們特意來武康大樓打卡。James告訴我們,“有很多人,我看到很多人在這裏抽煙,氣味很大。”他建議在附近設置一個專門的區域,“人們在所有的時間段里都可以集中在那裡抽煙。”他說,自己並沒有注意到這個作為上海數一數二的網紅街區,附近設有類似的吸煙點。因此,很多人只能在垃圾桶邊抽。

“總體上我很喜歡上海,這裡有很多建築的造型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看上去極富曲線感。這裡的人們很友善,天氣也很不錯。”他說,唯一的遺憾就是路上抽煙的人多了點。就在他說這句話的同時,不遠處的一對男女正在人群中旁若無人地吞雲吐霧。對此,一部分人的反應是漠然,另一部分則是選擇皺皺眉走開。

正如“野生”攝影師眼鏡哥說的,環境需要靠大家共同保護,這種保護里除了自覺遵守不逾矩外,也應該有一種主動站出來制止不文明行為的擔當。

眼鏡哥想到自己有一次和朋友們去首爾,他的朋友當時站在一家當天沒有停業的商店門口抽煙。結果從旁邊的幾家店裡同時衝出幾個人,大聲嚷嚷著“No Smoking”把他們趕走了。

有時,與其依靠法律法規的客觀強制性,不如發揮自身的主動性。社會的健康運行,需要依賴每個人的共治精神。

晨報記者 沈坤彧 見習記者 丁夢婕

濰坊歷史名人
濰坊歷史名人
2025-03-26 02:15:43
大回暖進行中
大回暖進行中
2025-03-26 02:25:51